APP下载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渗透

2021-03-08张超然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文化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神政治传统

张超然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4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政治理论知识、哲学辩证思想和社会政治事态等方向,为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无论是经济体系、政治构成、生活与哲学还是物质观价值观,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济体系、政治关系脱胎于传统文化演变与世界文化融合,生活和哲学理论是无数先辈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总结,物质观、价值观是传统文化对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教育,是精神理念的不断巩固和对外来文化的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尊重,也是未来学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当前政治教学形势与传统文化

(一)目前政治教学形势

时局如风云,诡谲难辨的国际政治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流入、新兴产业颠覆传统认知、网络教育的不断兴起,这些都是对当前青少年思想和政治教学的巨大冲击。面对这些文化环境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政治教学的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秉持中华传统理念,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入当前政治教学,将是一条比较清晰的捷径。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漫长的历史累积,其无比丰硕的底蕴,是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保证,是对广大学子精神文化的有效保护。通过传统文化引导,进行政治教学的深入研究,循序渐进,不仅巩固了文化变革带来的冲击,更能发扬传统文化在政治教学中的长处。

(二)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思想文化极为关键。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各家学术百花齐放,暗合当今政治学术。其中孔孟儒家讲究“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注重教育教化,以品德树立国家之根本;道家老子遵循“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深合泱泱大国胸襟,对礼仪文化教条有着深远影响;孙子兵家主张“慎战”,以兵法战术为基础理论,联系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如此先进卓越的思想放在当今社会,也是无可争议的经典理论。由此可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力的沉淀,对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品德树立和精神观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广覆盖性和多元化发展,丰富的趣味性文化知识,可以在教学中引发学生足够的学习热忱,通过文化引导,深入探究政治课程,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当代教学模式。迈入21世纪中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政治文化巩固和传统文化发展的摇篮。

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源自传统文化,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以优渥的文化著称。传统文化涵盖了大量的知识传承,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传统的习惯,亦或精神理念的思考,都与当前国家社会价值体系观念一脉相承。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当前人才对社会适应性的战略性转变,以传承为魂,文化为骨,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将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的传统文化,塑造成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将文化传承作为当前政治教学的精神理念,发扬和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爱国理念情怀,是高中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目的。

(二)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对政治学习

诗词歌赋不仅优雅动听,经典之作通常还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乐唱之作观景、咏志,抒发爱国情怀,引起学生共鸣。工巧技艺精湛,传达的却是精益求精和坚韧不拔的为人品质。传统文化教育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传承而来的民俗习惯,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都有足够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对政治文化学习的思考,有利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学生毕竟是孩子,需要疏通和引导,老师将兴趣与知识结合,输送到学生的学业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媒介,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渴望。

(三)深层理解政治与传统文化融合对社会各个阶级的深远影响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集大成之作的一本经验之谈,通过传统文化深层次理解政治,对社会各个阶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民族的精神实质由政治教育引发,从民众角度来看,以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利于民族融合,实现稳固的社会主体基石。从传统文化中引申的政治领导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骨干。传统文化对从商和经济学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基础,无论未来学生的就业是什么方向,均能有所借鉴。

三、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政治教育必经之路

(一)政治学历程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政治学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先有中国精神,再有中国思想,后有中国政治。早在商周时期,神权的政治思想统治社会。西周后期学者提出的政治理论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得以延续,诸子百家争鸣,以仁治国,以德治学的儒家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文化,而这一思想直接横贯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随着国家历史发展,政治学不断完善,与传统文化也是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系统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将传统历史文化发扬光大,融入到教育体系,是每一位教书育人者的责任和使命。

(二)政治课与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

政治课教学以德育教育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料将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输送给学生,是政治课的主要授课方式。在学科文化间隔逐渐缩小的今天,传统文化成为了学科之间的纽带,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自古流传来的利益道德,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标杆。以传统文化渗入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全面性给加强学生道德思想建设保驾护航,同时,经过政治教学的传输,一些逐渐遗失的传统文化也将在这一过程中逆袭,逐渐绽放应有的光芒。

(三)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环境与学生对课业的接受程度密不可分,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改革与创新成了现代教学授课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构建新式知识课堂,将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学氛围当中,以多样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课业的学习感受,以史借鉴,在巩固正确道德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引经据典,将现实生活案例代入课堂之中,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传统文化知识源自中华历史的传承,即便再繁复的知识点,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发展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增中国人自信。唐代贞观年间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又有北周庾信的《徵调曲》中记载:“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精神所在,也是具有中国特色主义社会鲜明色彩的底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根本。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面对世界文化的输入冲击下,巩固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和理念规范,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是我国政治经济体系的必经之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政治教学中,会让每一位中华学子感受到这个文明古国的伟大凝聚力!

四、结 语

政治学科是树立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根本学科,是文化成长的基石,政治学的思想教育引导决定了学生未来的精神文化涵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是引导学生理解共鸣的关键。将传统文化渗入政治教学,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的动手能力,将文化教学和思想政治融为一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猜你喜欢

精神政治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