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研究

2021-03-08吴敏婕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文化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性学生党员

吴敏婕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0

一、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价值作用

(一)有利于践行党的宗旨要求

纵观党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一切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并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不变的宗旨,也是党的灵魂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职学校需要高举党的大旗,加强内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通过培养党员的思想意识、素质能力,尤其是刚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党员,才是高职学校党性建设的立足点。在高职院校中,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对提升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和发展党员服务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将志愿服务与党的宗旨相结合,构建出新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党员在学习与工作中快速成长。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从某种层面上看,高职学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于其自身的教育使命,它需要向社会输入更多的技能型、素质型人才,并使这些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环境,积极投身国家的经济建设。那么培养高素质人才,必然离不开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依据国家的政策方针,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党性培养。一方面,高职学校需要立于国家的角度看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热情和觉悟,加入党组织大家庭。通过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意识,不断鼓励学生为学校、社会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高职学校需要培育更多新时代的党员人才。通过发挥这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党性修养

一个合格的党员,不是理论知识有多强悍,而是更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找寻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学习和工作经验,不断坚持党的精神和践行党的宗旨,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加强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促进学生党员在接受教育、管理中快速成长。通过在学校环境中,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道德觉悟和党性修养,从而在深入志愿服务内涵的同时,充分实现自身作为党员应有的价值。

二、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一)政治导向性

在高职学校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工作中,体现出了明显的政治导向性。通过将党的政治思想,传播在学校党员教程中,使每个学生党员都能坚持党的宗旨和精神,构建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政治导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党支部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通过丰富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带动下,认真落实党的服务要求。第二,党支部依托党的日常活动,规范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传达党的最新精神,使学生党员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社会发展变化中保持党性,努力实践党的宗旨。第三,党支部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教育,给予学生党员更多的行动机会。通过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不断训练学生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党员党性的快速成长。

(二)培育正向性

在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党章要求等方面,开展细致性的课程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对党思想的认同,提高学生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党性行为,高职党组织加强对其思想意识的培养,并从实践行动中考量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实际党性教育中,体现出培育党员的正向性。首先,党支部注重高职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以及接受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利用更多的正能量,激发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党员在学习中付出,在付出中学习。其次,党支部加强了对学生党员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通过对学生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最后,党支部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考查。依托完善的考查机制,掌握每个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从而制定更加优质的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

(三)志愿服务性

高职学校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是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这使得高职党组织工作带有明显的志愿服务性。对于学生党员来讲,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发展,是践行个人价值和提升思想觉悟的好机会。首先,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能够保持纯洁的思想意识,以及代表党的先进性。通过领悟党的宗旨和党的精神,积极挖掘和寻找机会,从服务活动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其次,学生党员在经过志愿服务活动历练后,可以提升党性修养,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通过响应国家的号召,贯彻党的思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自身的党性行为从量到质的蜕变。最后,志愿服务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有助于提升高职学校的教育里。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模仿作用,让他们做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排头兵,促进全校师生素质和能力的共同发展。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策略

(一)转变教育模式,培养党员服务理念

在高职学校党性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党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服务理念,是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服务型党支部的基础。为提升学生党员综合能力,高职党支部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首先,党支部应加强对党性知识的教育力度,及时发放党务、党政、党性、实事等学习资料,促进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总结自我和提升自我。例如,要求护理专业的党员学生,主动践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深入社区,为社区局面测量血压、血糖等,逐步提升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其党性思想觉悟。其次,党支部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党性知识学习平台。依托微信、QQ等社交软件,加强对学生党性教育。通过提倡献爱心行动,鼓励学生做好人好事,逐步促动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药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依托自身专业知识,制作一些驱蚊、安眠的香包。为了传递爱心,提高服务价值,可以将这些香包捐赠给灾区,或者一些贫困家庭。

(二)完善和规范相关制度,激励志愿服务

保证志愿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离不开完善的党性规章制度。为提升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党支部需要加大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力度。通过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志愿服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帮助学生党员实现个人价值。首先,党支部需要在制度中增添一些激励性元素。通过奖励做好人、做好事,以及惩治不作为、胡作为,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公平性,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节操。例如,鼓励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深入社区工作。通过开展幼儿推拿、耳穴等服务,不断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给予对表现好的学生颁发个人荣誉奖章,给予表现不好的学生思政批评,促进学生党员思想的健康发展。其次,党支部针对优秀的典型事例,给予最大限度的宣传。通过突出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服务性等特性,不断为壮大党员队伍做思想基础。例如,学校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教育类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感悟献爱心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写观后感等,不断让党性在学生心中扎根。

(三)加强党性教育,深化志愿服务技能

党性教育是落实志愿服务活动的根基,也是培训教育中的必备功课。为深化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技能,党支部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学生党员生活素质、专业文化、党性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力度。首先,党支部应积极组织各项培训活动,不断号召学生党员参与学习,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党支部需要注重对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培训,帮助学生党员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并使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排头兵。最后,党支部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教育体系。通过保证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促进学生党员提升服务能力和素质,从而构建良好的党风校园环境。

(四)开放服务思想,提升创新服务水平

开放服务思想,是提高学生党员服务能力的前提。通过高举“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服务意识旗帜,促进学生党员保持服务、付出、奉献的决心和耐心。为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党支部体系,需要利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教育发展。首先,党支部需要统计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以及明确服务目标,从而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认证和验收。例如,在开展社区健康体检活动时,应对报名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统计,然后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做好健康宣传,以及加强对社区的婴幼儿的体检。通过考核和验收学生本次志愿服务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服务思想。其次,党支部需要结合高职学校的发展新情况,在提升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的同时,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通过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和潜能,促进学生党员提升自身能力。例如,党支部需要开放服务思想,促进学生党员以保持党的服务性为荣。通过培养热爱工作、生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走向职业岗位后,不放过任何一次付出、奉献的机会。

(五)推动合作基地建设,增加志愿服务渠道

从志愿服务效果上看,推动合作基地建设,是培养党性人才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党员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高职学校与其他社会团体的合作,拓宽服务项目和提高参与人数,能够收到更好的志愿服务效果。这不仅走出志愿服务形式化的误区,充分实现了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一方面,社会团体走入高职校园,加强与学生党员的联系。通过宣传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能够端正学生党员的服务态度,提高学生党员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在了解其他社会团体的先进性后,能够开拓服务思维,提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展示自身风貌,弘扬党性精神。

结 语

总之,为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高度,需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通过加强党性教育和专业文化教育,不断促动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服务理想和个人价值。通过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服务型党支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优化培训机制,加强党性教育,促进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提升服务技能,才能从根本上养成终身服务意识,以及贯彻党的宗旨和党的精神,从而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性学生党员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