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第二外语教学中经典文学模块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1-03-08王凯信息工程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文化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爱国主义情怀

王凯 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2

一、前 言

从2017年开始,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的两季节目引发了全民对经典阅读的关注热潮。在高校第二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语言知识模块的设置,也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力量不可小觑,特别是表达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的战争主题文学作品。

二、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精神要义剖析

以笔者承担的第二外语(俄语)课程中的经典文学模块为例。俄罗斯文学对我国人民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许多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也在中国流传甚广。而俄罗斯文学史上源源不断地涌现过大量战争文学作品,从最早期的壮士歌等民间口头创作,到俄罗斯战争文学史的开篇之作《伊戈尔远征记》,到《上尉的女儿》《战争与和平》,再到二战时期涌现的大量经典作品,俄罗斯文学史形成了关注战争、书写战争的传统。这里我们挑选三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最鼎盛的二战时期的不同流派典型性作品来分析:战争初期“局部性”倾向作品代表《俄罗斯性格》、战后“第二次浪潮”作品代表《一个人的遭遇》、以描述真实战场情景而闻名的“战壕真实派”作品代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俄罗斯性格》这部短篇小说诞生于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讲述了坦克手德里莫夫的故事。在一次战役中,德里莫夫面部被严重烧伤,从一个帅气的青年变成了面部狰狞的人。以他的身体状况来考虑,本应不再继续战斗,但他强烈请求继续留在作战部队。德里莫夫被批准回到原来的部队,同时也获得探亲机会。回到家乡的德里莫夫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想告诉母亲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又怕母亲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受到惊吓,所以他假装自己的战友来给母亲捎信,用讲述别人经历的口吻给母亲讲自己的事,还趁机见了自己的未婚妻。但当他发现自己烧伤的面容给亲人和未婚妻带来惊吓的事实后,促使他心灰意冷地当即决定离开。可是,就在他归队两周后,收到了母亲来的一封信。在信中,母亲认定他就是自己的儿子,并在不久后就和他的未婚妻一起到部队探望他,接纳他。因为人的心灵美,他收获了母爱和爱情。本文情节生动感人,思想内涵深邃丰厚,正是通过男主人公德里莫夫的个人缩影,来彰显了战争背景下每一个“战斗者”的伟大,展示他们百折不挠和英勇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将苏维埃人保卫祖国的战斗精神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融为一体,从侧面体现了战争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情结。

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人的命运》写了一个不能再过普通的平凡人的经历:主人公索科洛夫本来生活幸福,但在战争爆发后就离开家乡加入战斗,却不幸成了俘虏,在集中营里经历了非人的折磨。当他历经艰辛,回到祖国,却发现在自己黑暗时刻支撑信念的家人全部死去。战争结束后,孤身一人的他并没有放弃爱和希望,收养了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万尼亚,继续充满善意、努力地活着。作品中,作者充满戏剧性地描写了索科洛夫和集中营警卫队长米勒的一番“对决”。面对死亡的威胁,索科洛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严厉拒绝为敌人的所谓胜利而喝酒,却愿为自己以身殉国而干杯。这个场景既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情怀,又彰显了一个普通人的崇高品格。

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了卫国战争期间,瓦斯柯夫准尉率领五名“菜鸟”女兵小分队在林中和16个武装到牙齿的德军空降兵遭遇的故事。在与敌人的周旋中,五名姑娘全部牺牲,有的甚至死地悄无声息。准尉孤身奋战,勇敢地与敌人周旋,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部“战壕真实派”作品写出了女兵相比较男性略显柔弱但在战场上同样鼓起勇气顽强战斗的精神。小说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当被准尉派去请求救援的女兵丽莎发现自己身陷沼泽时,她又害怕又绝望,直至无声地牺牲在了泥潭里,水面上只留下她探路的木棍。作者通过女性的视角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也道出了广大俄罗斯人民面对敌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俄罗斯性格》《一个人的遭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三部经典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俄罗斯战争文学作品中崇尚的精神要义包括:

第一,爱国主义情怀。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经历了侵略、战争和分裂之后,俄罗斯人民对和平十分渴望。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爱国主义思想早已深入广大民众的心中,并成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体现在文字上,就诞生了大量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战争文学作品。

第二,英雄主义情怀。受战争环境的影响,俄罗斯民族是个崇尚英雄、英勇顽强的民族。纵观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其中超过半数的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历史被文字记载,所以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就出现了数目庞大的战争文学作品。战争文学作品里会讴歌英雄,歌颂英雄主义情怀。

三、俄罗斯经典文学模块的功能分析

从俄罗斯战争文学作品中对战争生活的描写,可以看出作家对待战争的态度、情感、心理。基于爱国主义情怀与英雄主义情怀是俄罗斯战争文学作品的精神要义,俄罗斯战争文学模块的功能培育具体体现在:

第一,可充分利用这些经典战争文学作品对在校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阅读俄罗斯经典战争文学,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背景及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得学生“沉浸式”地深入体会作品内涵,从而深刻理解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的由来及表现,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可充分利用这些经典战争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通过阅读俄罗斯经典战争文学作品,学生不但可以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也可以以辨证、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其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未来全面人格的塑造及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可充分利用这些经典战争文学作品提升学生外语学习中的“关键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跨越文化交流的隔阂,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国语言的同时也要学习外国文化,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接纳理解对方,从而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对于俄语学习者来说,通过多读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的方式,促进自己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才能够逐步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俄罗斯经典文学模块的策略研究

第一,加强引导,提倡经典文学阅读的实用性

阅读经典俄罗斯战争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提升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修养的过程。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重视经典文学的阅读,从思想上意识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战争文学作品的必要性,且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地开展经典阅读。不仅泛读,还要精读,反复读。遇到对自己有启发、有感触的点还可做相关的读书笔记。

第二,群策群力,推广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移动阅读

随着社会及技术的发展,大众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更倾向于使用手机、Ipad、Kindle电子书等移动设备阅读,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也顺应时代潮流,设立了电子借阅机。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本校图书馆实现数字资源电子化功能,在资料库中增加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下设不同主题),学生们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下载阅读。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部门在学校公众号上定期发布推荐书目,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第三,聚焦重视,增开外国经典文学选修课

在高校里,除了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还可由相关专业的老师增开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鉴赏等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在大量的阅读赏析后,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文学对比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思考及研究。学生在聆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后,了解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进一步深刻理解作者的内在情感。如在笔者工作的学校,根据学生未来任职的品格塑造需求,已开设《外国战争文学》课程,讲述俄罗斯、英美、日本、法国、朝韩经典战争文学作品。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爱国主义情怀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赣鄱情怀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爱国主义教育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五老”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