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的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2021-03-08姚作舟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文化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内涵革命

姚作舟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一、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的内涵、价值

(一)红色旅游的时代内涵

红色旅游资源有其独特而深远的内涵,这一内涵体现在诸多方面:第一,鲜明的民族性。红色旅游资源是近代中华民族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特性;第二,深厚的人民性。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必然决定指导实践意识主体的人民性,红色旅游资源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资源形态。第三,传承历史教育、开创时代精神。它所彰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主旋律,也是红色旅游资源所体现出来的历史发展的时代脉络。

(二)红色旅游的当代价值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民族性、人民性、先进性等内涵与主题鲜明、类型诸多等特征,展现了现代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通过对红色遗址、革命纪念地等的参观与学习,将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传承下去。把目前正处于快速消失期的红色文化遗存挖掘、保护和有效利用起来,对于保障我国的红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富有战略意义[1]。

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见证。红色旅游资源是保证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蕴含着国民教育的巨大正能量。红色旅游资源中所凝聚的各种精神财富,对全体人民进行时代精神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效用。

二、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

(一)开发利用率低:产品开发单一、内涵挖掘不足

大多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经济水平都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缓,产业结构不够丰富,缺乏资金来投人红色旅游的发展,因此导致恶性循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欠缺发展的基本硬件。基础设施跟不上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项目达不到游客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粗放型发展:对红色资源的滥用、破坏和闲置

首先是滥用当地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准确地把握红色文化本身的内涵,对待红色文化绝对不是抱有一种玩耍历史的错误态度,应当对红色文化良性解读、剖析,这不是要求将红色资源奉为神明,而是应当通过对历史的审视让我们缅怀过去的艰苦日子、更好更坚定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

其次是破坏这一资源。我国革命老区大多都处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能力较弱。为了尽快吸引游客,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大多地区在对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缺乏规划,急功近利,不顾环境的重负,大肆兴建土木,重复建设,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以及革命遗址的原有面貌。另一方面,由于革命老区地处偏僻,很多红色资源又散落在民间,当地的群众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观念比较落后,对于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革命纪念地遗址、旧址的保护意识不够。

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期待:

(一)以红色旅游战略为基础,点面结合

各地的红色旅游不是孤立的点,而是整个红色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打造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必然要和各省、各区域的总体规划相互成就,借助于区域红色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将自身独具特色的点融入宏观布局中。

(二)红色产业与自然景观旅游相结合,互相成就

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具有多种旅游资源的衬托。因此,可以实现以红色为引领,带动多种旅游产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即合理调配历史、生态、民俗、乡村、城市旅游资源。黔东南区拥有风景宜人的自然风光,自然风光与红色产业的有效结合,不仅实现了因地制宜,将当地旅游产业的吸引点优势互补,使得游客可以在绿色的自然景观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在游览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面貌。黔东南州拥有很多红色旅游城市缺乏的自然景观,这是大自然给予当地的恩赐。

(三)从“文物展览”向“文化体验”、“精神传承”

红色旅游正由传统的“文物展览”向“文化体验”、“精神传承”转化。在实现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率先创新和变革,发扬本地特有的红色资源,使得其更加彰显时代精神、与游客有共鸣、具备市场号召力,这其中可以通过科技力量的支持和文化产业的创新来丰富展陈内容、深化文化感召、改变讲解模式,从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变革中实现红色旅游文化传承的意义。

四、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红色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观念,实现产业创新。

(一)加强政府基础服务地位,规范红色旅游市场

国家一直注重红色资源的地位与价值,并有限地发挥了它们瞻仰与教育的作用,一批批重要的革命纪念地、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得到了有规划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主导是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特色经验。随着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革命老区都在深挖红色旅游的内涵,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然而,各级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从本州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出发,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科学切实的统筹规划,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避免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和盲目,减少投资风险,保持自己的特色,创建独特的红色旅游品牌。其次,由于红色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一件物品都是活生生的历史,它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的,因此国家政府在相关项目的审批上需要严格审慎对待,必要的时候及时进行专家和社会听证,对于有损保护红色资源的项目必须停止或者进行整改。为了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聚集的效应,游客作为旅游项目的体验者可以更多地融入和参与这些红色文化,并收获教育的意义,但是,旅游项目也不能背离这一红色文化教育的初心,在建设红色旅游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遵守红色旅游市场的基本规律,开展健康的红色旅游项目,同时,应当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保证红色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准确定位,兼顾红色旅游营销的文化内核与展示形式

首先,红色文化大都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这一固定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红色旅游的深层内涵是要了解历史,领略蕴含于红色文物中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操。为此,必须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导游专业知识、历史知识、讲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讲解员和导游的素质。应当重视对宣传资料的编纂,不仅要讲述鲜活感人抑或惊险可泣的抗战故事,更要体现出这些故事中的革命精神内涵。

其次,借助现代科技和网络媒介发展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多媒体设施来再现光影中的历史情境等,动态化的展陈方式活跃了红色资源的传播力度,在实在的内容和艺术性的外壳等方面实现创新。红色旅游的特质不仅在于休闲旅游,更是思想感召,其能否富有情绪并给人深刻的教育意义,如通过放映电影、录像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利用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使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感染力。同时,红色旅游地区旅游管理部门还应当建立或者完善红色旅游网络展示数据库,利用受众广泛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博客微视频等营销渠道来有针对性地推广黔东南的红色旅游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使得旅游者产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实现有效的营销。

最后,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实现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改良古板的说教方式,尽可能增加一些体验性、参与性的项目,使红色旅游贴近人们的生活。且尽量在保持红色旅游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与本州的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全方位地满足人民的需求,以此来扩大游客的目标群众,提升游客在红色景区的消费水平,从而,促进景区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内涵革命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活出精致内涵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挖掘习题的内涵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