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章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21-03-07胡丽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价值问题

摘要:大学章程作为高校治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制度设计,是高校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和行为准则,我国大学章程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包含了大学章程的内外关系、权力分配、文本解读、问题剖析等方方面面,大体可以分为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研究和问题研究等,但也存在一些研究不足。

关键词:大学章程;章程研究;价值;问题

我国现代大学的章程建设源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教育去行政化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现实要求,大学章程的研究起源于大学章程的建设进程,因而研究起步较晚、学界关注较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1999年出版的《学校章程》一书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学校章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的著作,之后大学章程研究遂进入学者研究视野,仅有零星学术成果。到2011年《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颁行后,大学陆续出台章程,相关研究也呈井喷式发展,大学章程成为高教研究新热点不过二十余年。关于大学章程的研究按照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研究和问题研究。

一、大学章程的内涵研究

大学章程的内涵研究指的是从大学章程的定位、性质等对大学章程的概念进行界定,回答大学章程“是什么”的问题。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大学章程的看法因视角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性,但都普遍认可大学章程是学校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总纲领性规范文本,如马陆亭[1]认为高校作为法人需要明晰办学的外部和内部两种关系,前者依据法律明确,后者主要依靠章程确定,这是大学在法律框架下行使自治权利的自我规范;还有学者则基于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角度提出大学章程的制定实质是将个体的学术自由团体化的过程,从而实现大学内部组织化的秩序规范。以大学章程的内涵为对象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多集中在其法律属性及性质上,主要形成了契约说、自治法说、行政法说、多重性质说等说法,契约说强调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办学者和举办者之间协商的契约,自治法说突出大学章程在学校内部具有自治效力,行政法说从审核流程上认为大学章程属于行政许可范畴,等等,也有学者提到,虽然大学章程尚未纳入现有法律层级内,却已然是具有实效的良性“软法”。尽管学界说法不一但都强调大学章程的法律属性、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宪章。

二、大学章程的内容研究

大学章程的内容研究主要指的是以大学章程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回答大学章程“有什么”的问题。事实上,《高等教育法》第28条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大学章程的必备要件,一般应包括大学发展历程、内外部关系、管理体制、权力关系等内容,因此也有部分学者指出我国大学章程的文本在结构与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现象。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知,大学章程的内容研究主要聚焦在结构、语序、关系等方面,如赵士谦[2]认为大学章程实则是对大学权力关系的规约,体现的是大学运行体系中如何恰当地重塑和配置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和权限,从制度层面为大学实际运行提供保障。也有学者提出大学章程文本的制定应遵循比例原则,实现从“管理”向“控权”的转变,要着重体现权利义务的明确性、对等性等。还有部分学者则提出大学章程的内容要从大学、政府、社会、内部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和大学内部运行机制两方面的具体规定体现大学自治的核心思想。

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区分,内容研究还可以包括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主要是学者将中国和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章程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或者选取国内某几所同类型高校按照选定的维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域内外大学章程文本的一些共同特征或一般规律,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奠定较好的基础,如刘灿灿的《中美大学章程的比较研究》、刘丽霞的《基于治理理论的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章程比较研究》,等等。还有一些研究则选取既定范围内的大学章程进行文本分析或案例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对策等,从而形成结构化的实证研究,如赵蓉等人以某大学章程建设为例探讨了如何构建大学共同治理体系,侯佳以交通大学大纲和复旦大学章程为样本对中国近代大学章程文本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等等。

三、大学章程的价值研究

大学章程的价值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章程的功能、作用、价值、使命等主题,回答大学章程“做什么”的问题。关于大学章程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颇具代表性的是张继明的《学术本位视域中的大学章程研究》[3],该书明确提出了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属性,大学章程建设的价值导向就是学术本位,并详细解读了部分大学章程文本和调研部分高校章程建设情况。

学界围绕大学章程的价值功能展开了许多探讨。如有学者从现代大学建设上提出,大学章程的出现为大学探索自主独立办学增加了法理依据,章程的制定和实施是大学独立法人地位得到实质性落实的一大飞跃;而从章程对社会的有用程度上来看,有学者指出,高校大學章程的作用是指章程对有关社会主体的有用性,是主客观的统一,也是学校章程性质和功能的体现;还有学者从大学章程的使命上指出,大学章程建设就是做好大学内部规章制度和教育法律法规的桥梁,协调好大学内外部关系,为大学治理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的学者则从大学的内部运行上指出,大学章程建设的本质是通过创新大学治理机制,厘清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大学内部治理机制规范有序运行,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大学章程在有效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调整与变革中发挥重要功能,故此也形成了一些关于二者关系的专题研究,部分学者以大学章程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进行了系统阐述,如徐蕾[4]认为,大学章程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需要从全局的维度、整体的维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维度去研究大学治理,充分利用系统治理的整体性、层次性、综合性的优势,共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四、大学章程的问题研究

大学章程的问题研究即围绕大学章程制定和运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从而回答大学章程“缺什么”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聚焦大学章程“怎么做”的问题。大学章程存在的问题大体可以分为科学性不强、可执行性不好两类,其中前者侧重大学章程的建设,包括在大学章程制定建设的过程中“母法”地位不够凸显、制定程序不够完善、内部权力关系不够明确等问题,许多学者都认为,我国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在目前的教育法律体系中不明确,缺少明确的法律渊源,法律效力得不到保证[5];后者侧重大学章程的运行,包括在大学章程实际运行中权威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执行效果较差等问题,如欧阳光华[6]在讨论大学章程建设困境时提到,我国的大学章程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存在重制定、轻执行和监督的问题,而且内容的表述多为宏大叙事,对大学治理机制和程序等必要事项缺乏明确的界定,致使其执行力不强。

基于大学章程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学者们从治理结构、权责关系、科学合理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完善大学章程的建议,如尚春美[7]等人从章程制定存在的问题出发,立足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从落实机制、学术治理、民主权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郭书剑[8]等人提出应从增强大学章程实用性、健全大学章程程序规则、激发大学章程情感意义、建立大学章程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对章程制定和实施过程进行改进,以还原大学章程之真实价值,发挥其真正效力。

五、结语

二十多年对于大学章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延伸拓展,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内容全面化,研究方法多元化,涉及从文本分析到教育、管理、法律等多个学科层面,对大学章程的内外关系、权力分配、文本解读、问题剖析都更为深广,大学章程与现代大学制度、治理体系建设关系非常密切,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大学章程研究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之前关于大学章程的研究定性居多,定量和统计性的研究偏少。这可能与大学章程的制定数量较少有关系。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高校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都需要在章程中予以呼应,许多地方高校纷纷开始谋划大学章程修订,大学章程的文本资料已经足够充分,这无疑为开展新的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其次,从研究范式来看,大学章程的理论研究较多但理论创新不足,多是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系统性研究不够,存在不适应问题。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物,相关本土化研究尤其是从中国国家制度文化背景出发、运用符合中国特色的系统思维进一步探讨大学章程制度设计的内在逻辑,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再次,从研究深度来看,对大学章程的研究多是些大学章程本身的研究,而对大学章程在我国未能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障碍、如何克服以及今后我国大学章程的发展趋势的研究文章也是比较少的,同时,也缺少从大学章程视角探讨地方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对于章程研究中的细分支流如民办高校的章程研究也较少。

参考文献:

[1]马陆亭.高校章程制定工作全面启动后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3):1-7.

[2]赵士谦.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权力关系配置与重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8(4):101-106.

[3]张继明.学术本位视域中的大学章程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

[4]徐蕾.系统治理:现代大学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J].复旦教育论坛,2016(02):23-29.

[5]陳立鹏,杨阳.大学章程法律地位的厘清与实施机制探讨——基于软法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02):25-29.

[6]欧阳光华.论新阶段我国大学章程建设困境[J].现代大学教育,2019(3):90-97.

[7]尚春美,张胤.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基于在宁8所高校大学章程的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增):163-166.

[8]郭书剑,王建华.大学章程的象征意义及其改进——象征性治理的视角[J].高等理科教育,2016(03):38-44+102.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系统治理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章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KT202106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丽(1987—8月),女,湖南益阳人,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思政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问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