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2021-03-07安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的类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其科学性与先进性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应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以劳动实践为根本,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为本的价值观念,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基本需求,投身社会实践,构建社会和谐关系,推动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高校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

“立德”与“树人”的理念早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便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渊源,始终代表着中国人对于育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功,其次有立言,虽旧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数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自此,其深刻的价值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言私德。这一重要论断为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1]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主体,要想科学把握其价值内涵,探寻高校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首先要明晰立德树人中关于“人”的本质理解。只有抓住了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解读

(一)人的类本质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提出了人是类存在物的概念,马克思从历史观的角度,将人的“类本质”、“类特性”归结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所谓“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他建成了”。[2]其意在说明,动物只是按照他那个种的尺度为求生而建设,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为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生产,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这便是人和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就是劳动,劳动即人的本质[3]。人通过劳动来认识并利用大自然,生产可以满足其多种需求的生活资料,进而通过劳动达到对自身的改造。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说明人不是固定的、抽象的,而是变化的、发展的。尽管人来源于自然界,但随着人类需求不断满足、潜能不断发挥、能力不断发展,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渐渐衍生出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社会生活关系等,这些关系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应和体现着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自然且直观的解读,肯定了社会关系在人的本质理解中的关键地位。

(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到:“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尽管人生活在相互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但需要却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因和根据,也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两性关系、分工、交往)得以建立的根本内驱力。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人的种种需要得到实现和满足,人生而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人的生命活动以需求为出发点的,从一系列生产实践中,在人的需求的满足中推动人的本质的发展和完善。起初人只为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要(吃、穿、住、行等),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从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上升为享受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高层次的精神层面,进而不断实现其作为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得知,立德树人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理念,从满足学生最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大力保障学生多样化需要满足的同时,引导其实现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立德树人工作的意义

(一)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局面,是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品质”,意在人的一切品质都取决于人自身,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内涵。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即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要始终落实好以生为本的科学教育思想。因此,“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以生为本是对立德树人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科学指导。

(二)对实现立德树人总体目标,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意味着真正成为自觉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成为独立的人,[6]它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會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高校落实立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对于高校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倡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不能重智轻德,或者只会动脑筋,只知书本,不辨菽麦。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实现和谐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高尚的道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有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不断引导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成为一名具有完整价值的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发光发热。

(三)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德性修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人生活在社会里,处在以生产关系为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家庭的、朋友的、同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人的德性养成提供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环境。当今大学生是伴随网络信息化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他们离开学校前,便与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信息的复杂和多变以网络为载体,对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思想都尚待成熟稳定,知识水平、生活方式、个性特点等的差异往往也会导致摩擦与冲突,这都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校园关系的和谐发展为他们的健康人格养成的关键。毕业离校后,他们更是以完整的社会人的身份正式参与社会生活,品德修养几分,也直接决定着他们对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贡献程度有几分,他们是引领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是体现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代言人。因此,高校大力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就要坚持不懈的培育和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价值共识,以及以实现“中国梦”为主的信仰信念,将集“大德”“公德”“私德”为一体的核心德性元素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扣好他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避免其精神上的严重缺钙”。

四、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以劳动实践为根本,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为本的价值观念

人的本质来源于劳动,通过劳动,人们满足自身和社会的各种需要,人的潜能和本质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外化,外化为劳动产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可以说,人类文明成果都靠辛勤劳动所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讲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始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修养,让学生深刻领悟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珍惜韶华,不负使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断提高复杂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机会[7],为实现民族复兴积攒实干力量。然而,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劳动观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大多数认为劳动只是为了赚钱,为了满足自身的享受需求。第二,劳动态度消极,表现在大学生以网络为重,轻视劳动,怕苦,怕累,毕业择业时也以轻松、悠闲为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第三,劳动习惯差。[8]等一系列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而科学的劳动观和劳动素养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观,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二)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基本需求

生产实践,起因于人的需要。自古以来,人类都是在需要的驱使下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从开始只为维护生命所需的生存需要向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发展需要,再到为提高人类幸福指数的享受需要。人类历史长河的种种成果无不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因此满足人的各项合理化需要成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和内在出发点所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全体学生自入校到毕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立足点,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需要、生活需要、创新需要、发展需要等,在努力促进广大学生多样性需求顺利、健康发展的同时,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五级心理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关注,辅导员、班主任实行定期谈话制,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深层次了解其内心需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和疏解;对于家庭突发变故或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帮扶力度,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耐心解困,尽力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无后顾之忧;此外,学生除完成基本的课业任务以外,也有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如创新实践需求,升学深造需求,就业需求,技能提升需求,兴趣拓展需求等,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根据学生智力层次划分比赛等级,加大奖励力度,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提升创新思维。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考研、出国深造、技能等级考试需求的帮扶力度,深入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辅导;完善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优化,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让更多有兴趣爱好的同学能够对号入座,进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三)投身社会实践构建社会和谐关系

尽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是校园,但作为国家公民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是当下及未来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因此,高校在完成学校基本教育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主动融入社会的意识,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出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支愿帮扶、下乡调研、热点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学会自我和谐建设,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管理,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帮助引导和教育,促使他们学会与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为日后正式踏入社会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大学生也要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充当好“润滑剂”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营造风清气朗的舆论生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力量。最后,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要始终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高校应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珍爱野生动物、拒食野味,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始终是做人的工作,核心是人,只有抓住人的本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定义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中“以生为本”的思想相辅相成,其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阐述和研究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职称和现实价值,也为具体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才能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实践中做到精准发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牟文谦.立德树人中的“人”之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3).

[2]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8,519,317.

[4]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514.

[6]张汉云.“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2).

[7]周淑芳.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刍议[J].现代职业教育,2021(31).

[8]王小芳.浅谈当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有效途径[J].现代交际,2018(16).

[9]钱云.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研究[J].黑河学刊,2019(05).

作者简介:安璇(1992.10.21),女,汉族,甘肃天水,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