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疫情拐点谈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

2021-03-06杨风菊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拐点新冠思政

李 辉,杨风菊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各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抽象难懂,部分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引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感觉高等数学知识有趣、有用、会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加强教学设计,挖掘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使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本文以高等数学中“函数拐点”为例谈谈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元素。

1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高职院校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自我完善的经验比较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还不太准确,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处于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通过课程中部分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延伸及应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传递正能量。因此,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教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高数数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案例

2.1 课程导入

上课之初,先导入新课:2020年2月初,“疫情拐点”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上,疫情拐点到底是什么?函数拐点和疫情拐点有什么关系?疫情拐点就只会出现一次吗?疫情拐点到来后就意味着疫情要结束了吗?然后看钟南山院士2020年2月7日在广州接受媒体采访的一段视频。钟院士在视频中提到疫情拐点,2020年2月7日正是病毒肆虐的时期,人们期盼疫情拐点早点到来。什么是疫情拐点?能否用数学知识判定新冠肺炎疫情拐点呢?疫情拐点与函数拐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

2.2 学习函数拐点的知识,与疫情拐点进行对照学习

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一年学生,学生已会求函数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会利用一阶导数的符号及一阶导数的图像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函数拐点是一个数学术语,是指曲线的凸凹分界点,拐点在日常生活中借指事物发展的“转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认为,疑似感染数下降、发病数下降是疫情拐点出现的标志。疫情拐点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拐点的出现,将会给卫生政策制定、疫情控制方案乃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都带来影响。函数拐点的定义与疫情拐点定义看起来没有任何相同点,两者的结合点到底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归纳:一阶导数图像上由增到减或由减到增的分界点就是函数的拐点。对照全国每日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图引导学生分析:新冠疫情的“拐点”就是每日新增病例数由增到减的分界点。

2.3 从数学角度分析如何加强疫情防控

学生知道了每天新增病例数决定了疫情拐点,那么应该如何做到减少每日新增病例数呢?让学生发言,谈谈应如何加强个人防护,自己是如何做的?同时也让学生谈谈为什么2020年春季学期要居家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教师总结学生回答:(1)被感染者早发现、早隔离;(2)加强接触者追踪、检疫隔离;(3)佩戴口罩、勤洗手;(4)尽量避免人群接触、规律作息。

2.4 函数拐点出现的次数与疫情拐点出现的次数

函数的拐点有多少个呢?有的函数有无数个拐点,例如正弦函数。同样,疫情拐点也不止一个。疫情拐点到来不等于疫情结束,疫情可能会反弹,所以疫情防控有“拐点”但无“终点”,要继续加强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坚信国家力量。拐点并不代表胜利在望,需要理性看待。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1月31日就曾提示,遏制疫情蔓延是场“持久战”,不能在拐点出现后放松。目前全球疫情形势非常严峻,作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要疫情没有从地球上消失,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严防疫情反弹。

2.5 用函数拐点知识分析国外疫情

让学生根据意大利、西班牙疫情图,分析其疫情拐点,课前已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全球疫情现状,把我国疫情控制情况与国外疫情控制情况进行对照,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谈到“我们国家能够比较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疫情拐点迅速到来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坚定信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下实现的,体现了让我们自豪的中国力量”;“有的国家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数在20万人以上,死亡人数50多万,与中国相比,谁对疫情防控更有效,谁更对人民的生命负责,立竿见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爱国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口头,本节课通过事实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中国政府为人民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润物细无声,达到教育目标。

2.6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提升职业素养

作为医学类高职学院,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17位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中指出:“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军地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亲切勉励学生以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榜样,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殷切希望学生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医学生提出的希望,希望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7 宣传疫情期间奔赴武汉战“疫”一线的优秀校友

疫情期间,我院有42名校友作为最美逆行者,奔赴湖北抗疫一线,这些校友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中杨晓丽是泰山护理职业学院优秀学生,在同学眼中,她是最优秀的师姐;在同事眼中,她是最放心的战友。在校期间刻苦学习,认真上好每一节专业课,练好每一项实操技能,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科。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得到这个消息后,她毅然放弃了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的机会,成为山东省第二批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的一名成员,圆满完成抗疫任务。这些优秀校友的事迹在学院团委微信上进行了专题报道,推荐给学生自己课后去学习、观看。

2.8 学生发言谈本节课学习体会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发言谈本节课学习体会。王荣同学谈到“高等数数可以解决我们医学专业中的问题,感觉高等数学有用、有趣”;崔辰辰同学谈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本节课我们通过从数学角度分析疫情拐点,可以更好地培养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生活问题的能力”;张晓娇同学谈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及时控制了新冠疫情,体现了让我们自豪的中国力量”;刘祥昊同学谈到“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到了数学有趣有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用高等数学知识可以判断疫情拐点,高等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会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知识”;李慧同学谈到“疫情期间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优秀校友是我学习的榜样,疫情让自己更加坚定了从事护理职业的决心,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当祖国需要时,冲在前面”;李建国同学谈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2月21日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医学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殷切希望,我要努力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9 课后拓展作业

通过学院团委微信学习我院疫情期间奔赴武汉战“疫”一线的优秀校友的事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月21日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同时通过网络搜索进一步了解国际疫情现状,根据部分国际疫情图分析其拐点。

2.10 教师总结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及时控制,拐点的到来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下实现的,体现了让我们自豪的中国力量。抗击疫情像一场大考,中国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本堂课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分析疫情拐点,又对学生进行了疫情防控知识教育。教学过程用类比教学法,函数拐点与疫情拐点类比,学会用数学知识判定疫情拐点。用高等数学知识可以分析疫情拐点,进一步说明数学对学习专业知识是有帮助的[1],希望学生学好高等数学,为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服务。

3 高等数学课堂落实课程思政应注意的问题

3.1 思政教育不能流于形式

在高等数学课堂中落实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并渗透思政要素。但是,不能刻意地把每堂课都向思政的方向生搬硬套,那就会让思政教育流于形式,也偏离了教育的目标。

3.2 教师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

落实课程思政,关键是一种意识,即长期坚持的意识,数学教师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原则,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和重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将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入数学理论知识中,发挥高等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要结合数学课程特点,因势利导,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讲故事、课堂讨论、总结汇报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3 教师要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持之以恒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岗位责任感,强化教师理想信念,努力提升数学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认识到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等,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科学自信,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2]。总之,课程思政教育要有长期的规划,要有系统的落实方案。任何事情,不管是计划阶段还是具体实施阶段,都要持之以恒,有检查有监督,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和可传承性,方便长期坚持及可持续发展。

课程思政是整个教育系统、整个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并推行的一项任务,不但要横向铺开,还要纵向延伸。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思政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在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拐点新冠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冠疫苗怎么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秦国的“拐点”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中国充电桩行业:拐点已至,何去何从?
恢复高考:时代的拐点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