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基层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2021-03-06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务人员远程

吕 鹏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各行各业迅速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路线,也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作为我国医学人才三阶段培养模式(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中重要一环的继续教育为医学终身教育提供了保障。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大基层和偏远地区扶持力度,同时强调建立健康教育培训云平台。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适宜技术推广”行动,提供医学在线课程和医学教育,特别强调了针对基层医疗人员和贫困地区的远程医学教育的必要性[1]。“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保障下,“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基层医务人员作为我国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力量,针对他们的继续医学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国内外“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的实施方法各异,其所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还未有一套完整高效可复制的模式。因此,本文概述“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完善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实施“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为解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概念术语

1.1 基层医务人员

基层医务人员主要指在基层医疗机构,即一级医院及以下等级的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注册护士等[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3]。

1.2 “互联网+”

“互联网+”一般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是将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运用到传统行业中,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创新性信息化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的变革,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活力。“互联网+”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建设,将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相结合,从而改变其他行业的产业结构,达到传统行业革新的目的[4]。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建设。

1.3 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不同国家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定义有所差别。我国对其的定义是依据卫生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指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其特点是一种非学历的成人教育,教学内容是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满足工作的需要。

2 国内外“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应用现状

2.1 国外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研究进展

远程医学教育在不同国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新冠肺炎爆发后进一步加快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如远程继续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偏远地区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方式,其他地区也在新冠肺炎病毒流行的过程中将医学教育转为线上授课,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同时设置了网络学习模块和小组教学部分以提高教学效果[5]。与此同时,虚拟继续医学教育在疫情期间的防护措施教学、治疗方案教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6]。Donald M.Hilty等人在综述中指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在过去10年的精神病学继续医学教育中逐渐完善,形成较为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其中包括社交媒体的运用、移动健康管理、电子诊断记录以及继续教育考核方式的改革等[7]。另外,国外远程医学教育的方式更丰富,C.KnipferF等人调查了一场全球互联网直播手术实时网络研讨的参与程度和教育质量,通过学生教育质量评估问卷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该种方法成为知识传播无障碍的促进方式,为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机会[8]。总之,国外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开展形式多样。在以视频会议为基础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科增加虚拟模拟教学、直播手术教学、特色学习模块等多种方式,同时借助Twitter等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和知识更新。(2)规范的考核方式。基于互联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考试方式,保证教学质量。(3)权威的认证体系。通过立法使继续医学教育在不与文凭有关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9]。

2.2 国内“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研究进展

我国提出的“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发展创新方向,为基层医学教育提供了变革新途径。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不同类型的“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研究。202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建立了护理专业网络课程平台,采用网络社交媒体微信、QQ等作为交流平台,将“互联网+中医教育”应用到护理专业继续教育中[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的李晓檬等[11]分析了3年参加耳鼻咽喉科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基层医务人员,发现2020年上半年参加线上培训的人数超过了前3年线下培训人数,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人数明显增加。由此可见,“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方式。但是,陈智勇[12]对远程临床医学继续教育平台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2.2%的学生是在碰到问题后通过平台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视频的利用率高于文字内容,但大部分知识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也没有统一的考核和学习激励机制,主动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不仅是将线下教学方式转移到线上,还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特征创新基层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如将翻转课堂、虚拟仿真技术等运用到网络课程建设中。张璐等[13]认为需要结合地区医学教育发展优势弥补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不足,形成技术优势地区协同发展,建立多部门系统的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因此,我国“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还在初期探索阶段,虽然没有规范化的统一网络平台,但仍在探索适合基层医务人员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及方法,积极建立多地区协同培养,设立全面的考核及监督机制,培养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的基层医务人员,满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民健康”战略目标。

3 我国“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挑战与发展

3.1 建立规范化的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台

基层继续医学教育涉及不同专科,其中全科医生是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坚力量,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可以进一步解决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要求逐年提高,“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灵活性、便捷性、高效性,可使基层医务人员在获取新知识、新理论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高效利用医学前沿信息,实现医学资源共享[14-15]。但由于目前没有统一且规范化管理的继续教育平台,使得教学资源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教育资源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因此,只有建立规范化的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台,才能使基层医务人员突破“工学冲突”的矛盾,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可靠的医学知识。

3.2 创新“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不仅是将线上和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更重要的是结合医学实践性特点,整合医疗教育资源,避免单一讲授式教学,强调实践性和互动性,创新教学方法,如虚拟现实技术、远程问诊指导、直播手术教学、翻转课堂等。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推动“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逐渐成为新技术背景下的常态模式。

3.3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监管机制

目前,由于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缺乏统一监管标准,互联网平台众多,信息复杂难辨,出现了一些不具有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资质的机构开设医学教育网络课程。因此,加强监管是“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能稳步发展的前提。“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监管主要包括网络平台认证、授课资质、课程设置标准、理论及实践考核方式、教师资质、学员管理方案等,从而保证其教育培训的认可度。监管机制既是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机构的管理机制,也是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监督机制。

4 结语

“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是新技术趋导下的新模式,具有重要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会成为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虽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网络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构建监管机制进行应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仍有很大的发展完善空间,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务人员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远程诈骗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