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3-06晶,王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金课医学院校医学

孙 晶,王 奇

(1.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2.锦州医科大学体育教研部,辽宁 锦州 121001)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很多高校教学质量发展中的短板和瓶颈问题。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金课”一词。“金课”不仅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模式上有所改革和创新,更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追求[1-2]。对于医学院校而言,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培养卓越的医学人才,是建设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中之重。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变轨超车”的关键时期,医学院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直接影响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在深刻分析医学院校“金课”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高水平“金课”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1 “金课”的概念及特点

“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含金量的课程,是指课程有深度、难度和挑战度[3]。“金课”的课程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师需根据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金课”的教学方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讨论式、翻转课堂式及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都将积极引入“金课”建设中来。“金课”建设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所有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均围绕这一目的开展和进行。有学者将大学“金课”的关键特征概括为教学的“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精度以及温度”7个维度[4]。目前普遍将“金课”的标准归纳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所谓高阶性指的是本科课程的设置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锻炼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备高级思维,可独立解决复杂问题。高阶性的要求正好契合了医学专业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医学专业教学的目标之一正是要使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教授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3个方面。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因此,“金课”创新性的要求对医学课程的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学生自习就能够完全掌握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适当的讲解才能获得更加充实的知识[5]。用“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去衡量医学专业课程的建设,将对医学专业教学带来重大变革,更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2 医学院校“金课”建设的现状

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肩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责任。如今的高等医学教育进入重要的改革发展阶段,建设一流医学课程,即医学专业的“金课”,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石[6]。目前,“金课”建设在很多医学院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基于医学岗位胜任力培养的“金课”建设在部分医学院校中广泛展开[7-9],还有学者对“金课”背景下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10]。虽然部分课程的“金课”建设初见成效,但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主动性、学生参与互动不积极、相关激励制度措施不健全和硬件配套设施投入不齐备等诸多问题[5,11],从而制约了有水平、有质量、有创新的“金课”的建设与开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有利于课程建设的良性环境和条件,加快“金课”的建设和发展,对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 医学院校“金课”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3.1 教师对“金课”的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

“金课”建设的提出虽然已有几年时间,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很多医学院校教师对“金课”的概念一知半解,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金课“是什么,更谈不上建设“金课”。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现有的三尺讲台、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形成习惯和依赖,很难再接受新鲜事物,认为“金课”建设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对建设“金课”的态度比较消极。另外,“金课”的建设需要教师掌握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并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很多教师尤其是临床教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医学院校的教师往往具有“双肩挑”的特点,既是大夫,又是教师,平时工作既要治病救人,又要教书育人,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很难有太多时间去钻研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基于以上种种主观上的不利因素,若医学院校不能对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教师建设“金课”将更加缺乏主动性。

3.2 医学院校相关技术设备匮乏

“金课”建设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支持[12]。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需要有教室和投影仪等硬件设备,“金课”的建设对医学院校的教学设备和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课”的建设需要隔音效果较好的录课教室、配套的视频制作剪辑、网站建设、高速的校园网络及适合分组讨论的教室环境。由于资金和人员有限,目前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很难满足上述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并且医学院校在学生培养和课程建设中比较倾向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践教学投入较多,但在网络建设、相关技术人员和设备投入方面相对欠缺。很多院校缺少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为教师在“金课”建设中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如何克服困难,引进网络技术人才,购买相关设备,并对教师进行相关技能的系统培训,成为制约医学院校“金课”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高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依靠有限资源投入,可以建设少量“金课”,却难以建设大批“金课”,无法满足更多教师课程建设的需求。

3.3 学生参与“金课”建设态度不积极

教和学是教学的两个方面,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更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面对陌生的“金课”建设中的种种要求,医学院校学生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首先,大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课程内容繁多,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形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不愿配合教师在“金课”讲授中的各种分组讨论、汇报等教学活动,认为是更大的负担。其次,相较于一些需借助网络授课的“金课”,医学院校学生更认可具有真实教学模型或能锻炼临床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课堂,当采用网络授课时,很多学生打开手机或电脑,但并没有真正听课,即使教师对授课进行了精心准备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甚至存在雇人刷课等现象。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发达,学生课外娱乐方式增多,面临种种诱惑,很难在没有教师监控的情况下将学生拉到“金课”学习上来。最后,“金课”建设中提出要对学生实施“两性一度”的标准,这对于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医学院校学生来说,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很多医学院校学生对大学生活还存在着错误理解与认知,认为大学一直以来都是“严进宽出”,不愿付出过多精力和时间去学习专业课程。

4 医学院校应对“金课”建设的对策探讨

4.1 强化“金课”建设的主流认知

虽然教育部已经出台相关文件鼓励“金课”建设,但医学院校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医学课程讲授模式和方法,对“金课”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认为“金课”无法取代传统教学,缺少对“金课”建设的主流认知。医学院校应加强对“金课”建设的宣传,首先从思想层面让教师认识到国家对“金课”的重视程度和“金课”对未来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对于“金课”建设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紧跟“金课”建设的步伐,更新教学理念,重新设计课程[13]。学校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讲座、课程沙龙等,广泛宣传“金课”建设的基本常识,使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明确“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加强课程建设中的沟通和交流,掌握“金课”建设的方法。另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金课”的优点,掌握“金课”学习的方法,从教与学的两端加强对“金课”建设的主流认知。

4.2 激发教师建设“金课”的主动性

教师对“金课”建设的积极性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和措施。有些医学院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为了职称晋升和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到了投入少、回报快的科研工作中。因此,医学院校应创建有利于“金课”建设的良好环境氛围,同时加大对“金课”建设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将“金课”建设与职称晋升和绩效奖励结合起来,提高广大教师对“金课”建设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另外,对“金课”开展比较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树立榜样,对其他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从而让更多教师投入“金课”的开展和建设中,激发全校教师进行“金课”建设的内生动力,打造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金课”建设中教师缺乏主动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课”建设耗时耗力,医学院校教师往往具有教师和大夫双重角色,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此项工作。对此学校应积极出台对策,如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辅助完成视频录制的准备、制作剪辑和上传等工作,做好技术上的保障,另外高校还应尽量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将教师从表格填写等各种琐碎教务工作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于“金课”建设中。

4.3 切实保障“金课”建设所需软硬件条件

医学院校应立足学校顶层设计,设立“金课”建设专项资金,逐步推进“金课”的发展。首先,医学院校应按照“金课”建设的要求,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金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要求,构建出将个性化、多元化和研究性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其次,医学院校应搭建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金课”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应充分体现“金课”的特征,操作简单方便,资源丰富,可以完全满足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观看和互动、课后复习答疑和交流、教学效果评价等,无论是教师端还是学生端都能快速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部分院校也可利用智慧树和雨课堂等比较成熟的课程平台,方便本校学生对一些精品课程资源的学习。最后,医学院校应以“金课”建设为抓手,建设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室,升级学校网络等公共资源,引入智慧教学工具,从而进一步推动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教育创新进课堂[14]。

4.4 建立准确有效的评价体系

“金课”的建设还需具备准确有效的评价体系。“金课”评价的根本标准是能否达到“两性一度”,但具体如何对医学专业课程进行评估,仍面临着数据收集不准确等诸多困难。医学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着诸多差异,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着更高要求,在建立相应验收标准时需充分考虑此特点。目前普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同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金课”的评价还应该建立适合的学生评价机制,通过网络评学等方式使学生能真实地反映对课程的意见,使教与学相互融合和促进,有利于后期教师对课程进行针对性改革。当然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作为“金课”评价的唯一手段,课程网站建设评比、同行评价、课程平台的点击量等均可作为“金课”建设水平的参考。

医学院校的课程建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金课”建设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潮流与趋势。医学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以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克服“金课”建设中的各种困难[15-16],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质保量地开展“金课”建设,为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金课医学院校医学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医学的进步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