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伊犁河谷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入侵现状和防治措施

2021-03-05苏海英姜培燕夏雪梅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豚草新源县伊犁河谷

苏海英,姜培燕,张 勇,夏雪梅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乌鲁木齐 830049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乌鲁木齐 830099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是全球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向日葵族豚草属,近200年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已扩散到80多个国家,均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入侵至我国,目前在东北、华南、华北等地广泛分布,属于我国公布的首批/第二批16/19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列,是入侵生态学研究热点和防控难点。本文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豚草、三裂叶豚草发生面积、危害情况、防治措施等内容作一阐述,为各级农业部门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新疆伊犁河谷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入侵现状

2010年豚草疫情开始入侵新疆伊犁河谷,在新源县则克台镇特列克特草场首次发现,主要分布于伊犁钢厂、亚麻厂及218国道之间,由于这些工厂与辽宁、北京等豚草疫情分布区存在长期、频繁的贸易往来,推测其种子可能通过货物运输的方式传入到新源县。豚草和三裂叶豚草2013年于新源县成功建立种群,2014年开始大面积爆发,2015-2017年迅速扩散,2016年传入察布查尔县孙扎齐镇雀尔盘村,2017年传入尼勒克县木斯乡。2020年通过调查监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侵害面积在新源县达10.93万666.7m2(三裂叶豚草0.75万666.7m2、豚草10.18万666.7m2),主要于则克台镇、吐尔根乡、坎苏乡等新源县9个乡镇(场)分布比较集中。

2 新疆伊犁河谷豚草和三裂叶豚草防治措施

2.1 开展普查,摸清疫情

开展豚草疫情专项普查,通过在农区、牧区、草场及沿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彻底查清疫情发生分布范围,准确掌握发生面积和危害情况。重点对主要农区和国家重点产粮基地等外来入侵生物高风险区设置区域监控和预警,查清疫情发生分布范围,形成分布调查点位图,掌握准确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

2.2 多措并举,群防群治

对已确定有豚草疫情发生的区域,按照“依法、科学、坚决、稳妥”的处置原则,制定科学防控方案,将防除任务逐级分解,调动县乡村三级力量,对疫情发生较严重的农区采用机械、人工打药等方式进行化学防除,并动员农牧民于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豚草未开花前进行人工反复刈割、连根拔除晒干后集中处理等方式对房前屋后、农田周边进行集中防除,同时使用专用药剂(迈士通)开展两次化学防治,杜绝种子产生,确保面积不扩大。

2.3 严密监测,防止扩散

对实施统一防控后的发生区域,设立监测点,每年定期调查长势及扩散蔓延情况。通过定点调查和区域监控,对本辖区豚草疫情进行严密监测,根据苗情、发生程度等及时组织人员开展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死灰复燃。并在未发生区靠近发生区边界的农区、牧区和草场以及农牧(场)交错区设置一定的监测点,形成监测网,防止疫情向外缘扩散。

2.4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编制豚草防控宣传手册,分发到各乡镇,特别是已详细掌握豚草知识的乡镇主管农业领导和技术员,村防惠聚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向广大农牧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防治氛围。通过召开培训会,现场识别、发放宣传单、防控明白卡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农牧民对外来入侵生物的识别度,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治意识。

3 新疆伊犁河谷豚草和三裂叶豚草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分布区域广,防治难度大

由于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水源地周边及山坡、荒地、林地等分布区域广,具有再生能力极强,生育期参差不齐、交错重叠、繁殖量大等生长特点。同一块豚草发生地需经过连续多年彻底铲除,才能逐渐降低其发生和危害,防治难度大。

3.2 防除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虽然近几年自治区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和救灾资金支持

新源县豚草防治工作,但防治成本高(30元/666.7m2左右),一定程度上难以大规模防治。从近几年开展的豚草疫情防治成效看,豚草疫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持续投入防治资金和科学防治,探索其传播扩散机制和适宜当地的综合防控技术,加大防治规模,有效遏制其传播危害。

3.3 豚草防除仍有死角,联防联动有待加强

豚草疫情发生在农田、草场、林带、水渠边、居民区、路边、荒地等生境,分布范围广,涉及农牧业、人畜健康、旅游、贸易等诸多领域。目前,林草、环保、交通、水利、景区管委会、兵团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不够,技术规程不统一,通力合作共同开展联防联动有待加强。

4 新疆伊犁河谷豚草和三裂叶豚草防治对策和建议

4.1 建立豚草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已入侵伊犁河谷多年,在多年生长过程中已在土壤中已蕴藏了大量种子,形成了庞大种子库,一旦条件具备,种子就会萌发,导致疫情扩散甚至爆发。这是一项长期的生态工程,必须建立豚草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持续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监测并及时灭除,特别是尼勒克县发生面积较大,至今未安排过防治经费,建议今后给于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采取持续有效的防控措施,逐步降低豚草疫情危害,确保伊犁河谷生态安全。

4.2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借助冬季大培训、科技之冬、农牧民夜校等平台,采取“集中宣传培训、现场教学、进村入户、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加大豚草、三裂叶豚草防治力度,让农牧民充分意识到其潜在危害,提高防控意识,掌握防控技术,积极引导农牧民自觉参与疫情防控。

4.3 制定豚草疫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根据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发生规律,联合相关科研单位,明确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综合技术要求,坚持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治原则,制定协调联动机制,使各县市,各行业能够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防治,减少不必要的推诿扯皮事件发生。

4.4 开展实时监测,建立综合防控示范区

对豚草疫情开展实时监测,掌握其发生情况和发展动态。建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示范区,以化学防控和物理防控为重点,同时汇同相关科研单位试验示范生态防控与生物替代技术,充分运用现有科学成果,探索防除新技术,形成一套经济高效的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豚草新源县伊犁河谷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防控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
外来入侵物种豚草研究进展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映像畜牧业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
杏花绽放的四月天
新疆伊犁河谷发现外来杂草
——三裂叶豚草和豚草
豚草的生物防除现状与展望
2009年下半年绘画大赛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