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不同生长期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2021-03-05盛永景王于仲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病虫草害纹枯病悬浮剂

盛永景,杜 星,王于仲

(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人民政府,274100,山东菏泽)

小麦不同生长期病虫草害防治重点不同,科学合理采取防治措施,对确保小麦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小麦秋播至苗期

小麦秋播至苗期病虫草害主要有根茎部病害、地下害虫、灰飞虱、麦蜘蛛、蚜虫、杂草等。秋播秋苗期要以提高种苗质量为重点,以农业防治和绿色防控为基础,着力扩大包衣拌种和统防统治覆盖面,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切实压低病、虫、杂草越冬基数,遏制小麦茎基腐病等根茎部病害侵染蔓延,减轻翌年防控压力,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1.1 落实农业措施

(1)科学选用良种。加强种子检疫,严禁选用未经检疫或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子,因地制宜推广抗耐病性、丰产性状好的品种。

(2)加强健身栽培,培育壮苗。因地制宜采取深耕、深松或旋耕,耕翻或旋耕要做好耙耢镇压,推广秸秆精细化和腐熟化还田,实行足墒、精量、适期播种,平衡施肥,科学浇水,适时划锄除草等,提高小麦抗逆能力。

1.2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密度大的地块,播种期可用农药处理土壤,667 m2用0.08%噻虫嗪颗粒剂40~50 kg 或3%辛硫磷颗粒剂3~4 kg 拌细沙土20~30 kg,结合底肥撒垡头,然后耕耙入土中。

1.3 药剂处理种子

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科学选用种衣剂或拌种剂,推广杀虫、杀菌混合药剂包衣或拌种。防治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根茎部病害,100 kg 种子可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300 mL 或32%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0 mL 包衣或拌种,或27.2%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300 mL 等拌种,兼治蚜虫、地下害虫等。

1.4 科学施药防治

未使用药剂处理种子的麦田,注意查治灰飞虱、蚜虫、地下害虫等苗期害虫,预防小麦丛矮病等。防治蚜虫,667 m2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 mL 或10%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0~15 mL,兑水30 kg 喷雾防治,同时注意防治田边杂草上蚜虫;防治地下害虫,667 m2可用0.08%噻虫嗪颗粒剂或0.3%辛硫磷颗粒剂40~50 kg,撒施后划锄覆土。注意加强药剂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1.5 适时化学除草

冬前化学除草效果好于早春,要在小麦3 叶后且最低气温在5 ℃以上时广泛组织实施。防除阔叶杂草,以猪殃殃、麦家公等为优势杂草的地块,667 m2可用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4~6 g 或200 g/L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 mL,兑水30 kg 茎叶喷雾;以麦蒿、荠菜、藜等为优势杂草的地块,667 m2可用50 g/L 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6 mL 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2~2 g,兑水30 kg 茎叶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以野燕麦、看麦娘等为优势杂草的地块,667 m2可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30 g 或69 g/L 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40~50 mL,兑水30 kg 茎叶喷雾;防除雀麦,667 m2可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2~4 g,兑水30 kg 茎叶喷雾;防除节节麦,667 m2可用30 g/L 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35 mL,兑水30 kg 茎叶喷雾。

2 返青拔节期

抓住返青拔节关键节点,在病虫草害初发阶段进行有效防控,是确保病虫草害不大规模流行扩散的重要举措。防控重点是小麦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同时注意混合施药兼治小麦纹枯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警惕条锈病发生流行,切实做好小麦全生育期赤霉病监测防控工作,及时开展春季化学除草。

2.1 加强健身栽培

结合春季麦田管理,应用栽培措施辅助防控病虫草害。适期实施镇压划锄、科学浇水、合理追肥等健身栽培技术,改善墒情,提高作物抗逆能力,促苗早发,控制旺长,培育壮苗,尤其是大水浇水可显著减轻麦蜘蛛危害,降温前浇水可防止早春冻害。

2.2 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抓住小麦返青至拔节前这一防治适期,根据田间杂草种类科学选择除草剂,气温稳定在6 ℃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拔节后不宜进行化学除草,以免对作物造成药害。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667 m2可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2 g,或6%双氟·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3~15 g,或200 g/L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 mL,兑水30 kg 茎叶喷雾防治;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667 m2可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5 g,或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5~35 mL,或69 g/L 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50~60 mL,兑水30 kg 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除草剂使用需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药剂需二次稀释充分混匀后喷施,施药器械使用前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跑、冒、滴、漏,使用后彻底清洗,以免发生药害。

2.3 推广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

小麦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具体防控措施应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高效杀虫剂、杀菌剂,通过一次施药达到兼治多种病虫目的,省工省时。防治纹枯病、全蚀病,667 m2可用300 g/L 苯甲·丙环唑乳油20~30 mL,或16%井冈霉素可溶粉剂40~50 g,或430 g/L 戊唑醇悬浮剂15~25 mL,兑水30 kg 喷雾防治。防治麦蚜、麦蜘蛛,667 m2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 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 g,或5%阿维菌素悬浮剂5~10 mL,兑水30 kg 喷雾防治。防治地下害虫,667 m2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4 kg 沟施,或480 g/L 毒死蜱乳油50~60 mL,兑水30 kg 喷施茎基部。防治小麦茎基腐等根部病害,667 m2可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70 mL,或325 g/L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 mL,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兑水30 kg 喷施小麦根茎基部。

3 小麦生长中后期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多发时期,此期间做好病虫害防治对小麦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山东省菏泽市小麦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及蚜虫等。

3.1 加强肥水管理

通过肥水管理,增强小麦自身抗性。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制能力。

3.2 搞好统防统治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混合、集中危害盛期,单一防治往往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且防效差;因此,大力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即在防病治虫基础上加上芸苔素内酯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混合喷施,做到一次喷雾实现防病、治虫、抗干热风的目的,省工省时,提高防效。同时,有条件的病虫专业防治组织可利用大型防治机械如植保无人机等开展统防统治,充分发挥其在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快速、高效的优点,以达到一喷多防和节本增效的目的。

3.3 采取针对性防治技术

对于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及锈病,667 m2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或43%戊唑醇悬浮剂50 g,或20%三唑酮50~60 mL,或25%丙环唑乳油20~30 mL,兑水50 kg 喷雾。对于小麦赤霉病,667 m2可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100~150 g,或45%咪酰胺微乳剂10 g,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 g,在小麦齐穗至初花期喷雾防治,间隔7~10 d 再喷一次,确保防治效果。当小麦穗蚜达到防治指标(500 头/穗)时,667 m2可用50%氟啶虫胺腈(可立施)水分散粒剂2~3 g,或20%吡虫啉乳油50 g,或5%啶虫脒乳油20~30 g,兑水30~50 kg 喷雾。

猜你喜欢

病虫草害纹枯病悬浮剂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北方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