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滨区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接续产业振兴的思考与实践

2021-03-05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汉滨区贫困村园区

程 刚

(安康市汉滨区农业农村局农村经营工作站,725000,陕西安康)

发展产业是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是秦巴山区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国家扶贫重点县区,辖24个镇4 个办事处,总人口102 万,全区有231 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45 个。全区有90%的贫困人口需要依靠产业就业脱贫。面对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见效慢、产品市场竞争力弱、贫困户利益联结不完善等难题,如何将贫困村、贫困户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通过组织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品牌化销售,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激活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集生产、管理、加工、销售、品牌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1 破解产业扶贫难题

近年来,汉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以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多种特色产业为补充,通过在贫困村发展长短结合的主导特色产业、培育提升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推进三产融合等措施,促进了农业产业从“单干到抱团、田间到车间、输血到造血”的重大转变。

1.1 精准布局、选准产业

汉滨区围绕生猪、茶叶、魔芋、核桃、蔬菜等主导产业,按照“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思路,打造了“一条沟、一条河、一道梁、一面坡”的“四个一”产业布局,实行了“统一管理、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个一”发展模式,形成了“北山魔芋南山茶,东烟稻鱼西边辣,特色产业全覆盖,畜禽蔬菜遍开花”的发展格局。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辣椒、甘蔗、烤烟、养蜂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群众易接受的短平快产业和小众产业,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1.2 强化扶持、培育主体

“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一环,应当切实从产业链打造的视角,为乡村扶贫产业创造更丰富价值,提升乡村岗位容量。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起帮扶合作机制,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加入产业发展,使贫困地区劳动力得到全面激活,以增强全产业链的整体收益和价值。”[1]汉滨区坚持把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放在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落实贴息贷款、土地流转补助、劳务务工补助、厂房建设补助,冷链、烘干产地初加工项目,园区奖补等扶持政策,全力扶持经营主体带贫益贫。制定了《加快“十百千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施方案》《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汉滨区“一村一主体”培育方案》《汉滨区产业促增收带贫益贫长效管理办法机制》等政策文件,不断激发在外创业人士、在家能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1.3 搞好服务、防范风险

“如何在乡村通过激发内部(内部自生力量)和引入外部(外源嵌入力量)力量相结合,积聚发展人气,已成为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汉滨区组建了10支产业技术服务队,组织产业发展指导员深入231 个贫困村,对全区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实现了每个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都掌握有1~2 门产业技术的巨大转变。积极与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增强产业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农业保险从起初的水稻、玉米、油菜三个险种,增加到目前的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食用菌、能繁母猪、育肥猪、仔猪、设施蔬菜(含棚体)、魔芋大灾等多个险种。

1.4 创新模式、稳定联结

汉滨区持续深化“支部+X+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创新了“现代农业园区党支部+贫困村党支部+经营主体+贫困户”“阳晨模式”“忠诚模式”“牛蹄模式”“电商服务+贫困户”等多种精准脱贫模式。将投入到企业的产业发展资金以股权形式量化到村集体,采取“自主经营、联村发展、股份合作”的多种模式,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路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产业发展、集体增利、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

1.5 三产融合、提升品牌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目前已普遍接受的产业发展理念,并已成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抓手。”[2]汉滨区坚持围绕龙头抓产业,培育阳晨牧业、忠诚蔬菜、香菇小镇、悠源魔芋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 家。2019 年,汉滨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有力推动全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品牌是质量的表征,质量是品牌的基础。”[2]全区注册农产品商标176 个,其中“汪大运”“悠源”“康硒谷”“汉水韵”等14 个品牌已成为全省全市著名、知名品牌。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9 个,其中绿色食品13 个,汉滨绿茶、汉滨香菇等9 个农产品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瀛湖枇杷”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有效提升了汉滨优质富硒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精准施策增收增效

2.1 围绕龙头抓产业

以阳晨生猪产业联盟为龙头,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以悠源魔芋、康安魔芋为龙头,大力发展富硒魔芋产业;以“陕茶一号”为品牌,大力发展富硒茶产业;以瀛天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富硒核桃产业;以天瑞塬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以香菇小镇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富硒食用菌产业;以亚菲拉甘蔗酿酒厂为龙头,打造汉滨新兴产业亮点;以益禾辣椒烘干厂、盛华辣椒酱加工厂、冯大姐辣椒酱加工厂为龙头,发展以辣椒为主的露地富硒蔬菜。

2.2 提升园区增效益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着力推进农业园区从产业单一向功能种类多样的转变,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质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产业标准化在园区、基地规模化在园区、农业设施化在园区、产品品牌化在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引领全区农业产业不断向标准化、绿色化、功能化发展。

2.3 延伸链条促增收

汉滨区在传统农业产业已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下,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重庆、成都、遵义等地企业成功签订了农产品销售协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早阳镇通过“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同步发展辣椒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发展南瓜、冬瓜、甘蔗、榨菜等产业,通过中国农科院改良,广西的甘蔗、重庆的榨菜均在汉滨区试种成功,并达到了一定规模。建成了益禾辣椒烘干厂、亚菲拉酿酒厂、钰丰茶叶、大运豆制品、汉水韵茶叶、瀛天核桃、盛华辣椒酱、济波泉南瓜粉等农产品加工厂42 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盛华辣椒酱、香菇酱加工厂和谷雨辣椒酱加工厂落户五里工业集中区,进一步延伸了辣椒产业链条。

3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实施,乡村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提档增效期。全面总结了解产业扶贫的经验,对于精准把握未来乡村产业建设和发展走向、功能定位、价值逻辑及思维方式,以及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稳步实施是一种宝贵源泉。经过5 年来的产业扶贫,如今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条件已然具备,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及多元的政策导向,能使乡村建设得到全方位的支撑,为产业发展与资源融合提供关键契合。为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的宏观大政,要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大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具体化,从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契合”出发,全面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不断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真正实现乡村产业的腾飞。

猜你喜欢

汉滨区贫困村园区
“党建引领”不是空口号——汉滨区“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调查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浇水要浇在根子上——汉滨区提升扶贫资金效益
攻坚致胜的根本在于“人”——汉滨区以党建促脱贫的调查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