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和建议

2021-03-05刘万忠胡昌局郑可助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丘陵温州市农机化

陈 达,刘万忠,胡昌局,郑可助,吴 銮

(1 温州市农机化发展中心,325005;2 文成县农业农村局,325300;3 泰顺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325500;4 苍南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325800;5 永嘉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325100:浙江温州)

温州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尤其是泰顺、文成、永嘉三县以丘陵山区地形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机化积极渗透到主导产业生产中,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农机化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温州市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国家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同时,基层农机部门通过强化宣传,利用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实地演示、建立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农民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等方式,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推广农机产品,尤其是小巧轻型的适合山区小田块和单家独户使用的机具,温州市丘陵山区农机化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主要做法如下。

1.1 出台扶持政策,助推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

2005—2008 年,温州市在农机化发展项目中专门为欠发达地区小型农机具推广立项,支持丘陵山区的小型农机发展,4 年财政扶持资金共达124.5 万元。其后,又以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扶持果、蔬、茶、药等产业发展。各县(市、区)也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扶持力度。瑞安、乐清、永嘉、苍南、平阳、瓯海、龙湾出台了农机首台套引进补贴政策支持最新式农机推广应用,补贴率达到购机总额的70%~80%。2008 年以来,泰顺县政府每年都对购买小型耕作机的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给予每台500 元补贴。2016 年,永嘉县对购置小型割晒机按农机购置金额33%予以补助,对购置小型田园管理机、高性能植保机械每台补助500元,2021 年对单轨运输机的补贴比例提高到70%。瑞安市对于购置茶叶生产加工机械、油菜移栽机和油菜直播机另外给予中央补贴资金的等额补贴,对应用油菜机栽、机播的给予600 元/hm2的作业补贴。文成县于2016 年出台了有较高含金量的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对水果罗幔栽培、大棚式避雨栽培、水泥立柱棚架栽培予以补助;对购置小型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履带式或轨道式搬运机、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雾机、废弃物处理设备、打(压)捆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茶叶加工机械、冷藏保鲜库,累加补贴到购机总价的50%(含中央和省级补助)。该县还对为散户提供机械化育秧和插秧达3.33 hm2以上的农机作业主体分别给予600 元/hm2的以奖代补。

1.2 抓好示范创建,加快农业“机器换人”步伐

温州市以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建设为抓手,创建茶、果、蔬、药等机械化生产科技示范单位,率先在农作物耕作、施肥、植保、灌溉、收获、加工、贮藏、包装等环节实现机械化。并通过基地试验、示范、宣传、培训,以点带面推广先进装备和技术。共建成省级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1 个,省、市级示范基地24 个。2020 年泰顺县开展省级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制定《关于推进泰顺县茶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试行)》,在茶产业链从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给予扶持。安排100 万元创建专项资金,对台源、泰叶、泰龙等3 家茶叶龙头企业进行补助。同时依托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每年统筹1 500 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茶叶产业基础设施、生产装备、品牌建设等方面。2020年该县引进了2 套最新的智能化连续化茶叶加工设备,以及清洁化初制加工生产线、微波杀青机、全自动循环滚炒加工流水线等农机新装备,还积极推广茶叶机采、机剪和高效植保技术。支持茶叶机采社会化服务,财政给予1 500 元/hm2的补助,全年服务面积达600 余hm2。

1.3 主推耕作机械,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

温州市农机部门先后花费近十年的时间努力推广小型耕作机械。多次成立专题推广组,用最直观的方法对比机耕与牛耕的效果,让农民直接看到机械耕作的效益。同时,大力宣传补贴政策,开展购机咨询、购机补助、操作培训、售后服务一条龙服务,有力地调动了农户购机用机积极性。据统计,至2020 年底,全市拥有田园管理机、微耕机等小型耕作机械29 526 台,比2015年增长227%。泰顺、文成、永嘉三县农作物机耕率分别达到98.04%、97.75%、95.67%,全市丘陵山区农业耕作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13 年,原温州市农机处支持泰顺县引进4 台湖南“农广牌”4LZ-0.8 谷物联合收割机开展试验示范,积极探索丘陵山区粮食收获机械化。随后,温州市丘陵山区谷物收获机械推广逐步展开。目前泰顺县和文成县已分别推广小型谷物收获机械20 台,谷物机收率分别提高到61.24%和63.53%。

1.4 普及茶叶机械,实现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

温州市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以及浙江省欠发达县特别扶持项目、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等项目大力推广茶叶机械,引进智能化茶叶加工流水线。全市茶叶加工由应用初制机械为主,向精、深加工机械发展,由原来的小型机械或单机独立作业为主,向较大型或智能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发展。在普及茶叶加工机械的同时,茶园中耕机、杀虫灯、施肥机械、喷滴溉设备、采摘机、修剪机械,以及贮藏、包装机械也得到较快应用,茶叶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据统计,2020 年全市拥有各类茶叶机械10 542 台(套),其中:修剪机1 178 台,采摘机126 台,揉捻机760 台,多功能理条机1 217 台,扁形茶炒制机5 824 台,杀青机332 台,茶叶自动化流水线33 条。2020 年全市大宗茶机采面积达1 533 hm2,机剪面积达7 867 hm2,名优茶机制率达97.5%。特别是泰顺县大宗茶修剪采摘机械化率超过98%,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率也达98%以上。

1.5 力推新式农机,进一步提高农机覆盖率

为解决山区运输困难,温州市大力推广山区轨道运输机,进一步释放山区生产能力。瑞安市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外出考察学习、举办技术培训、出台扶持政策、发动政策宣传等措施,打开了山地单轨运输机推广的局面,目前已经安装使用26 条。据统计,2020 年温州市拥有单轨运输机87 条,轨道总长31 431 m,分别应用于茶叶、柑橘、油茶、葡萄、梨园等产业,极大地降低了山区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农用无人机具有即时避障及作业不受地形影响等优点,非常适合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因此,近几年在温州市丘陵山区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总量达356 架,其中主要用于丘陵山区的有43 架。泰顺县将无人机植保作为茶产业“机器换人”项目的重要内容予以推广,先后在2 个茶场开展试验示范,并引导农户发展了2 家专业飞防服务组织。该县2021 年又新增7 台无人机,总量达到16 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苍南针对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新需求,经过考察、对比,引进了一批适宜小田块作业的小型农机投入使用。“无人机上天,轨道机上山,宜机化改造后微耕机下田”,让丘陵山区农机化逐步走向现实。

2 温州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温州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取得一定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文成和泰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60.02%、57.8%,谷物机械烘干率仅为21.5%、2%,远落后于全市84.26%和71%的平均水平。此外,农业种植结构复杂、品种多,许多产业依旧沿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技术,除了茶产业外,主要经济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设施化仍没有根本性突破。制约温州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受地理条件限制

温州市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块小而分散,田块之间高差大,大部分田块不通机耕路,大中型农机根本无法使用,那些轻便的小型农机具虽然能用,也存在作业场地狭窄、农机具搬运转场难等问题。丘陵山区的地理条件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也影响了农机具效能发挥,导致农机作业效益也很低。如目前主流烘干机批处理能力是10 t 谷物,但小规模经营户不希望与他人谷物混合烘干;因此农户采用机械烘干的意愿非常低,这也是丘陵山区粮食机械烘干水平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农业规模连片种植是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小而散的田块条件是制约温州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2 人员素质不高

在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下,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是老、少、妇等劳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积极性不高,同时这些人接受能力相对较差,难以掌握农机操作、维修技术。

2.3 农机买不起和买不到

一是“买不起”。丘陵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购买力相应较低,但购机一次性投入大,而且农机利用率低,使用效益差,回收成本周期长。如山地轨道运输机能根本性解决运输难问题,但购置价格高,很多农户望而却步。二是“买不到”。由于丘陵山区受地理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制约,因此适宜丘陵山区的应是经济轻简、操作便捷、质量可靠的中小型农机具;但目前在市场上这类农机非常缺乏,“无机可用”现象严重。如目前仍没有合适的小型水稻插秧机,主流的自走式插秧机机型仍然偏大。

3 推进温州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3.1 大力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

自然资源、农业、水利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解决政策难点,将农田宜机化改造列为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田块平整和机耕路等工程建设,提高田面平整度和田间道路通达率,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农业和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涉农资金,并指导各地拓宽筹资渠道,结合实际支持农田宜机化改造。

3.2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适当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具的补贴额,提高农民购机积极性。把适合丘陵山区道路、操作简便、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小型多功能实用机具纳入补贴范围,再把补贴标准提高到70%甚至更高,使农民想买、敢买、买得起。要支持农机服务主体与农机生产企业试验研发合作,对农机技术研发或改进成功的主体予以奖励。探索作业环节补贴,着力突破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主体,实现农机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农机推广力度

稳定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力量,增加农机技术推广专项资金投入。从丘陵山区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丘陵山区资源开发利用,突出农机化重点,加快农机新装备、新技术引进开发。大力推广设施农业装备、小型耕作机械、高效植保机械及节水灌溉设备,继续推广小型种植、收获、烘干机械,加大农用无人机和山区轨道运输机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推广水果罗幔和采摘平台,进一步扩大旱粮收获、蔬菜种植机械示范应用范围。推进山区特色农产品的分拣、加工、冷藏、包装、流通等环节的机械化设施化,加快推进畜牧养殖、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进程,积极探索名茶采摘机械化。

3.4 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为解决大机具与小地块的矛盾,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农机大户适度集中。这既有利于解决农业劳动力弱化问题,又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以统一作物品种、统一农机作业、统一科学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经营,使农机有发挥效能的空间。

3.5 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培育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帮助其优化机具配置,拓宽服务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二是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机手和农机作业服务队,采取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形式,组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完善具有丘陵山区特色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三是农业和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切实解决农机库棚房建设用地。

3.6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

一是操作、维修技术培训。加强新购机农民的操作、维修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节约维修成本;加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二是农机、农艺结合培训。只有实现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农业生产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丘陵温州市农机化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胡丘陵《栽树》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