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自治区青稞增产栽培技术关键研究

2021-03-05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青稞品种

(5426211991****0420)

青稞是一种粮食作物,其产地主要集中在我国边疆地区,如西藏自治区等,青稞是高原地区所特有的作物,对气候及温度等要求较高,只能够在特殊地区才能够生长。青稞属于谷物类农作物,同时也是大麦的一种类型,从本质角度阐述,青稞属于小杂粮的一种。而从全面范围分析,当前青稞的产量及种植面积有限,但从覆盖面积分析,能够发现青稞种植面积十分广泛。西藏地区青稞种植历史悠久,经过长时间的种植与食用,西藏自治区居民研究出了多种青稞制品,青稞正在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当前在青稞种植中,其种植技术低下,种植地自然环境差,使得青稞产量不足。通过对青稞增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在原有基础上提升青稞产量,从而充分满足藏族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1 西藏青稞增产栽培技术概述

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最主要的粮食产物。由于西藏地区气候极端、海拔较高,无法种植其他粮食作物,而青稞符合西藏地区的气候条件,因而在西藏地区种植历史较为悠久,同时也是藏族群众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但由于青稞种植技术低下,受到诸多因素限制,青稞产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青稞增产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提高青稞产量与品质,同时还能够带动当地青稞产业全面发展,改善青稞种植中存在的良种少、产量低及栽培管理粗放等问题。

西藏自治区具有多样性地理地貌,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同时农作物品种也十分丰富,具有多个青稞品种、荞麦品种和高粱品种。当前诸多品种的农作物栽培面积不断缩减,甚至面临绝种的问题。农民在长时期栽培过程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其优质性能逐步退化甚至丧失。通过对青稞增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首先有利于保证西藏自治区的生物多样性,保存多种青稞品种;其次能够保证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西藏自治区耕地分布相对分散,并且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不断落实,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因而青稞种植面积也在减少。在这一背景下,青稞市场缺口较大,影响粮食安全。由此能够看出,通过青稞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不仅能够填补市场缺口,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提升粮食总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2 西藏青稞增产栽培技术关键

2.1 播种前整地

青稞通常生长于高原地区,对土壤具有较强适应性,在不同高原地区均可种植青稞作物。为实现青稞增产,在播种前应当进行整地作业,主要是结合具体种植方式、土壤条件等因素决定整地方式。西藏自治区相对干旱,因此在农闲时期,需要结合降水量的多少进行深耕或者深翻作业,在冬季则需要做好保墒工作。还可在土壤中增加灭草剂。在播种前做好整地工作,是实现青稞增产的重要途径。

2.2 适时播种

在青稞播种时,主要可采用提前播种方式。采用这一播种方式种植出的青稞作物,其根系将十分发达,对土壤具有良好的吸附力,使得青稞在生长过程中能够紧紧吸收土壤深层中的水分及养分,有利于植株茁壮生长。西藏自治区属于高寒地区,提前进行青稞播种,有利于加快青稞成熟,提前收获,避免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降低青稞产量。在春季播种青稞时,需要结合具体海拔,明确播种时间,通常播种时间为3 月下旬。在明确播种时间、待地表解冻后,便可播种。

在播种前,还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工作,检查播种设备,调整播种量,保证青稞种子能够均匀播种至土壤中,避免出现漏播。而在播种结束后,则应当对漏播或未播种区域进行补种。当青稞出苗后,检查出苗情况,出苗过多的区域,需要适当降低养分及水分供给,抑制幼苗过度生长,控制幼苗群体数量。针对出苗量较少的区域,需要加强管理,实现青稞高产与稳产。

2.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主要指的是构建出合理的群体结构,确保青稞的高产与稳产。在青稞种植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青稞植株的正常生长,还需要保证恰当比例的分蘖数量,充分解决播种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为青稞生长提供充足空间。

3 西藏青稞增产栽培技术实施

3.1 选择优良青稞品种

在西藏种植青稞时,为实现增产,则应当选择优良品种,这也是保证青稞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前提。当前在青稞种植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培育出了多种优良的青稞品种,能够弥补原有青稞品种存在的不足。种植优良青稞品种,能够获得良好的种植效益。当前西藏有多个优良青稞品种,如藏青1 号、康青3 号、北青3号等,这些品种具有共同特征,均属于早熟型中矮秆植株,通常生长周期为120 d 左右,青稞植株高度约为100 cm;同时这部分品种的青稞,穗粒饱满,千粒青稞质量能达到40 g,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能力。在西藏种植青稞,可选择这部分优良品种,实现增产。

3.2 改善青稞生育期水肥供给

青稞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在贫瘠的土地中也能够种植与生长。青稞的生长周期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及成熟期。在青稞生长过程中,往往需要供给营养物质,青稞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青稞具体生长阶段,提供恰当肥料,不仅能够提高青稞分蘖能力,还能够促进青稞根系生长,提高青稞抗病虫害的能力,实现青稞产量提升。在西藏种植青稞,对土壤底肥需求较高,底肥供给有利于青稞茁壮成长。在底肥供给时,可用尿素与磷酸二胺混合施加,在0.1 hm2的种植地需施尿素75 kg、磷酸二胺150 kg。当青稞出苗后约两周时间,需要继续施加尿素,在0.1 hm2的种植地中,加入50 kg 尿素。青稞在拔节期、抽穗期对土壤中的水分需求量较大,可在青稞拔节期后的25 d 左右,加强水分供给,提高青稞出穗数,实现青稞产量提升。

3.3 田间管理

在西藏种植青稞,应当重视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这有利于改善青稞生长发育情况,实现青稞产量提升。在青稞种植后,当青稞进入到出苗期与分蘖期时,青稞苗叶片长短适中,颜色葱绿,根系较为发达。当青稞出苗后,则需要及时进行查苗工作,针对缺苗问题,应当及时补种。若出现地面结壳导致出苗困难问题,则可用钉齿耙划破表土,以利出苗。当青稞苗在长出三四片叶时,则需要用钉齿耙进行浅耕,通过翻动地表的方式进行除草。当青稞苗长出第五片叶时,则需要及时喷洒除草剂。在除草一周后,检查除草效果,若除草效果不明显,则需要进行补喷工作。在施肥中,应当结合青稞实际生长情况,可选择傍晚及下雨前后使用尿素进行施肥,若青稞幼苗茁壮,叶色正常,则可减少施肥。

在青稞苗的拔节及出穗期间,需要严格控制好肥料及水量。若肥料及水量不足,则会导致青稞穗数少,产量低;若肥料及水量过大,也会导致减产。可适当进行施肥补水,当青稞苗出现行间干及表土干燥时,需要及时灌溉。若青稞苗生长不茁壮,则在行间湿润状态下,补充尿素。针对食用及饲用青稞,可施以一定氮肥;而用于酿酒的青稞,需要少量施用氮肥,多施用磷肥。

3.4 病虫害预防

为实现青稞增产,需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当青稞苗生长至拔节及出穗期时,极易出现云纹病、条锈病,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方式预防病虫害,实现增产。云纹病的主要症状为青稞叶片及叶鞘上出现白色透明的小斑点,随着时间不断推移,斑点将逐渐增大,变为青灰色,最后叶片枯黄致死。防治云纹病,需要合理密植,避免大量施加氮肥,做好排水及中耕工作,还需要降低田间湿度。在云纹病发病初期,可喷洒适量粉锈宁。条锈病主要症状为青稞叶片、叶鞘及穗部均出现小长条状的夏孢子堆,颜色为鲜黄色,夏孢子堆通常与叶脉平行,并排成列。防治条锈病,可施用腐熟有机肥,在此基础上,增施磷肥、钾肥,提升青稞抗病能力。在发病早期,可使用粉锈宁、萎锈灵等进行喷洒。通过强化病虫害管理工作,降低病虫害对青稞的影响,保证种植产量。

猜你喜欢

西藏自治区青稞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青稞地里的母亲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品种选育彩版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