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焊接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1-03-05刘晓兰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毕业证工艺培训

刘晓兰,金 月

(哈尔滨华德学院,150025,黑龙江哈尔滨)

随着科技的进步,焊接已经从一种热加工工艺发展成为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工程工艺科学,焊接专业涉及材料科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众多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加工技术。其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压力容器、建筑、桥梁等行业。焊接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焊接质量是保证焊接结构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而焊接质量又往往与焊接技术人才紧密相关。一名焊接技术人员,应具备能够从事焊接产品的设计、焊接工艺参数的编制与实施、焊接产品的检测及结果分析、焊接生产管理等能力。

焊接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读懂产品设计图、装配图,以及产品焊接所需的焊缝标记图;具备设计焊接结构和校核焊接结构是否满足承载要求的能力;具备根据焊接结构的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母材和焊接填充材料的能力;具备根据母材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的能力;具备根据标准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规程、报告的基本能力;具备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的基本能力。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根据焊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包括机械设计、制图、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力学性能、金属工艺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了包括焊接方法和设备、焊接冶金与焊接性、焊接结构和焊接检验等专业课程,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

1 名牌高校与民办高校的不同做法

学生掌握了焊接理论知识,并不意味着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够顺利解决焊接车间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想要实现教学过程和企业对接,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同层次的学校,根据自身水平和专业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焊接工程化人才”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名牌高校培养的学生,学生自身水平能力比较高,毕业后多去大型国企,而目前我国大型国企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所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所执行的标准也是多样化的,有美标、欧标、德国标准、日本标准等。为了让教学和企业国际化标准接轨,这些高校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与资格认证,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学生通过培训,掌握焊接方法、焊接填充材料的国际标记及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参数选择,掌握母材的国际标记、各种不同材料的焊接性分析和焊接工艺要点,掌握静载焊接结构设计的德国标准、动载轨道交通焊接结构设计的国际标准等,掌握ISO3834 企业认证所需要的人员条件、企业条件等。通过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学生可以拿到毕业证和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证+国际焊接工程师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学生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学生进入企业后,能更快地适应。

但是,这类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产实践,学校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大了实践操作占比,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熟练掌握焊接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基本技能,才能熟悉和掌握各种焊接方法的使用,才能避免出现制定“脱离实际”的装配方案、选择“不切实际”的工艺参数等现象,才能具备解决焊接车间现场出现的如咬边、未焊透、裂纹、变形等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由于学生自身水平能力一般,毕业后多去民营企业,从事类似技师的工作。其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解决焊接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如哈尔滨华德学院,采用校企共建模式,让人才培养与企业密切相关,让企业的技术和资源在焊接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应用型焊接人才。

2 校企需求对接与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哈尔滨华德学院选派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提升教师结合生产实践传授知识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将实际工程应用需求的各种技术通过新技术讲座、技能培训等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明白为什么这样解决。

学校和企业共同办学的模式,实现了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的对接,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训、定向培养,将最新的技术和理念融入培训,对课程进行有目的的改革,使学生学到了真本事,企业得到了需要的人,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3 高职院校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要求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比较差,因此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焊接理论体系知识,对于焊接,往往只注重实践操作层面,对于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应对的解决方案。焊接知识体系是很庞杂的学科体系,焊接接头质量的好坏与焊接结构的设计、焊接母材的选择、焊接填充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等都有关系,而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焊接接头质量的,又与金属学、热处理、焊接冶金、焊接性、焊接方法、焊接结构和焊接生产等理论知识息息相关。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探索出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将相对抽象的原理性知识用实训过程出现的现象来解释,有助于学生验证原理的合理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4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培养模式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很多人从事的是生产一线的工作,学校建立了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及就业率。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国家特种设备人员操作证书,毕业后可以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作业及相关管理工作。另外,学校还开展了国际焊接技师的培训,按照国际标准规定,国际焊接技师的作用是协助焊接工程师处理焊接技术问题,解决和处理焊接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参与焊接工艺制定和组织生产等工作。通过培训,学生可以获得国际焊接技师证书,了解和掌握焊接行业的技术规程和国际标准,成为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相关企业就业,可以增强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竞争力。

5 结语

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层次水平,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如采用“毕业证+国际焊接工程师证”、校企合作和企业导师制、“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等培养模式,为现代化焊接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中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焊接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不断优化。现代化的焊接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实操功底,并且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而为新时代焊接企业的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毕业证工艺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高校花样扣毕业证是糟糕的“最后一课”
高校任性扣押毕业证没法管?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毕业证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