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分析

2021-03-05靳生鹏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种薯中耕田间

靳生鹏

(大通县东峡镇人民政府,810104,青海西宁)

马铃薯又名土豆,不仅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还具有多种生产用途,供人们烹饪美食。随着人们对马铃薯需求量的增加,马铃薯的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为有效增加马铃薯的种植效益,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尤为重要。这既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铃薯增产提质,还可有效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对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地块的选择和耕整地要求

1.1 地块选择

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应选择面积充足、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地块,同时还应规范马铃薯的种植方式,注意马铃薯的轮作方法,不可与茄科类轮作,也不宜连作,否则将会加大马铃薯发生病害的几率。与马铃薯轮作的最佳农作物主要包括豆类、麦类等,其次是玉米、胡麻等作物。利用合理的轮作手段,可有效增加土壤内部养分,并有效降低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率[1]。通常情况下,马铃薯的轮作时间为3~5 年。

1.2 耕整地要求

待前茬收割完成后,就应及时进行翻耕作业,进入秋季后,就应适当进行浅耕。再选择适宜时间进行土壤深松作业,从而打破犁底层,犁底层的深度要不低于35 cm,每三年深松一次即可。在耕整地过程中,不可有漏耕、重耕等情况。每到冬季,可选择合理的镇压方式,以此达到保持土壤水分的目的。

1.3 施肥要求和施肥量的确定

在施肥过程中,应保证施肥一致性与精准性,一般情况下,施肥的深度以8 cm 左右为宜;并确保马铃薯与肥料隔土层大于3 cm,以免发生烧种现象。施肥量应按照当地土壤肥力情况综合计算,如当地气候较为寒冷,土壤就会缺少氮、磷肥料,就应适量多施氮、磷肥,以此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在施肥过程中,还应遵循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这样既可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又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进一步实现马铃薯增产的目的。

2 播种前准备

2.1 播前整地要求

应按照农业技术要求合理耙地,耙地过后,要保证土壤均匀一致,不可有大于3 cm 的土块,耙地深度应在18 cm 左右,同时不可有重耙、漏耙等现象。

2.2 病虫害防治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首先应做好秋翻作业,从而破坏病虫害的生存场所,避免病虫害越冬。其次,还应做好中耕灭虫作业,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卵数量;同时还可在田间设置蜜糖诱杀器,以此达到补诱杀成虫的目的。最后,可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在马铃薯种植前期,可采用适量的药剂进行拌土,到秋耕时节,将药剂施入垄沟内,可有效杀死田间的地下害虫。

2.3 种薯品种选择

在选择马铃薯品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种植情况,选择优质、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从而达到优化薯种的目的。例如,选择脱毒种薯可有效降低病毒的感染率,进一步实现马铃薯稳产,同时该品种还具有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但是马铃薯在经过脱毒以后,需要建立一套良种繁育体系,以有效保留种暑的品种特性,提高种暑纯净度,从而延长脱毒种薯的使用时间,进一步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2.4 精选种暑

实践表明,在播种前期精选种薯是马铃薯增产的重要途径。在精选过程中,应选择具有种属特性、无病害虫害、表面完整、健康的马铃薯,及时淘汰表面粗糙、灰暗、畸形、芽眼不良的马铃薯。在推广种薯的过程中,应突出种薯的优点[2]。此外,还可推广整薯播种,采用该种播种方式具有诸多优点,不仅可有效抑制马铃薯病害的发生,还可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的长势。通常情况下,每块小种薯质量约25 g;并剔除茂密芽眼,保留健壮芽眼;在马铃薯切块时,每块质量应不高于30 g;采用中切方式,每个切块保留一个芽眼。

3 机械化播种

3.1 选择播种机

以选择复式播种机械为主,这样可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施肥、播种等作业。

3.2 适时播种

当土地10 cm 深处的温度稳定在8 ℃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

3.3 播种量符合要求

在播种过程中,应根据农艺要求实现均匀撒种,不可出现重播、漏播的现象。在播种时应小心作业,不可伤害种薯。播种密度以6.3 万株/hm2为宜,若是薄地,以7.2 万株/hm2为宜。

3.4 播种深度符合要求

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深浅一致的原则。如是沙性土壤,其播种深度应不小于12 cm;如是普通土壤,播种深度应不小于10 cm。如土壤墒情较好,则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浅播;如土壤墒情较差,应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深播。

3.5 垄高垄宽一致

在播种过程中,垄高应保持在28 cm 左右,垄宽应在75 cm 左右。

4 机械化中耕植保

4.1 适时中耕

在进行中耕作业时,应采用与时风320 型等拖拉机相配套的中耕机械,一次性完成田间的松土、除草等作业。当马铃薯出苗率达到50%以上、株高在8 cm 左右时,就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作业;当马铃薯株高在23 cm 左右时,就应进行第二次中耕作业[3]。中耕作业是保障马铃薯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旦完成中耕作业,田内就不可以有较大的土块,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切断草根。此外,在中耕过程中,还应保持深浅一致,即偏差不大于1 cm,还应避免损伤农作物的根部。

4.2 喷药防治病虫害

在防治马铃薯病虫害过程中,应采取多种防治手段相结合的防治技术。根据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化学药物,按照药物使用规范,有针对性地选用农药类型与农药剂量。植保机械可选择与中小型拖拉机悬挂配套的喷杆式喷雾机,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喷洒,喷头应距农作物45 cm 左右;在喷洒过程中,应保障喷洒药物的均匀性,从而确保药剂全面覆盖马铃薯植株;待植株的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后,就可降低作业速度;每隔一周喷洒一次,喷药次数以4 次为宜。

5 机械化收获

适时收获,减少损失。马铃薯茎叶变黄、叶片脱落、匍匐茎干缩、有块茎脱落,证明马铃薯已经成熟。在收获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种植类型,选择合理的收获方式。通常情况下,建议适时早收,以免马铃薯受病毒的侵害。如是商品种薯,应适当晚收,以此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在一些高寒山区,要想有效利用马铃薯的生育期,每到秋季,正是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块茎膨大期,可选择适当晚收,但不可过迟,以免冻坏马铃薯。此外,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挖掘、分离、铺放、装运等系统性作业,挖掘出的马铃薯应放在同一侧,方便人工拾捡,以此来提高收获效率。

6 结语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的种植质量与种植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应优化马铃薯的种植农艺,提高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以此来增强马铃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种薯中耕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