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021-03-05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商品化农民收入产业化

胡 月

(河南师范大学,453002,河南新乡)

1 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状况及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实施

目前阶段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主要指的是农业商品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比较低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等。由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家庭仍然处于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发展状态,这也是目前阶段影响我国农民基本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部门对农村住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全国各地农民的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农村农民家庭销售农产品的收入与农业总收入的比值可作为近似反映农业商品化水平的指标,这样全国的农业商品化水平就有了参考值。我国的农业商品化水平比较低,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交易而产生的现金量是比较少的,因此农民收入提高的空间就比较大。我国针对这一现状出台了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对农业产业化明确了发展思路,就是“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和发展规模经营”,从此以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的模式

从搜集的各个地区的相关数据信息可知,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基地+农户”模式。在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由相关部门或企业在当地建立商品生产基地,通过农民组织创新,基地与各个农户之间签订相应的生产和订购协议,确保农产品按照约定的价格进行收购和交易。

(2)“市场+农户”模式。该模式中的“市场”主要是指农户进行农产品和商品交换的场所,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优势,为当地农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的场所。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各个地区的农户与市场之间不能形成固定的农产品销售合约关系,农户仅仅是独自参加农村市场交易活动,市场给当地农户带来的经济收益主要来自农村市场客户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农产品交易。

2.2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根据国家农业部门对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可知,截至目前,我国建立的各类农业生产组织多达数十万个,每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能够带动农户多达数亿个。除此之外,国家重点关注和扶持的企业也达到上千家,平均年收入大约23.5 亿元。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关注的企业为核心,各地方企业为主要骨干,以及数万个小型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农产品覆盖面逐渐扩大,约占农业种植面积的1/5 左右。由此可知,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并没有对农村进行大规模的农户调查,仅仅是抽取某些地区的典型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估算出全国农户的收入水平,以农业商品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情况,来真实反映当地农民收入的改善状况。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和改进,全国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无疑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产品的加工、营销链条的拉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稳定,对提高农业商品化水平和增加农民基本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多被企业垄断,农户并没有获取多少利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成为限制农户基本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施都是由龙头企业带动的,各个企业合作带动的比例显著提升,总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农业生产经营分散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使得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这就需要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以获取更大收益。

3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民组织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颁布的政策大多倾向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并不是“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持续稳定地运行,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地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策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素养,才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提高农业的商品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商品化农民收入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系统产业化之路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