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战略及对中小银行的启示

2021-03-03张吉光陈舟楫周力锋孙斐

银行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金融银行科技

张吉光 陈舟楫 周力锋 孙斐

金融科技的核心是技术驱动金融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转型增效。近年来,上市银行积极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层面,加大科技资源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在核心业务、中台支撑中的融合与应用,并加深科技的开放与合作。与先进上市银行相比,部分规模体量有限的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规划布局、科技基础与资源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总结优秀上市银行的经验做法、分析中小银行的短板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小银行完善金融科技规划总体设计、完善机制体系、实现重点领域突破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

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战略布局

完整的战略规划布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银行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智能银行”“轻型银行”“开放银行”等战略。从部分先进同业来看,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形成分阶段的、体系化的目标,如工商银行e-ICBC已从1.0发展到3.0;金融科技突出重点方向,与特色培育紧密融合,如平安银行以智能化零售银行为发展目标;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内涵具体、清晰,突出可落地性,如招商银行围绕客户和科技两条主线,以“开放与融合”为方法论,深入推进数字化经营模式探索(见表1)。

不断优化的科技组织架构与机制

重整科技组织体系。上市银行通过完善科技组织架构,集中优化内部资源,统筹金融科技创新推进。如工商银行2019年完成了“一部三中心+一研究院”的科技架构,即金融科技部、数据中心(北京)、产品研发中心、业务研发中心和金融科技研究院,统一负责产品从需求、立项、研发到推向市场,以及前瞻性技术研究储备。华夏银行2018年完成“一部六中心”的科技生产管理组织架构调整。此外,也有设立新型科技部门的上市银行,如南京银行设立数字银行管理部、江苏银行成立大数据治理部、上海银行设立数据应用与管理部等。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上市银行一方面通过建立敏捷创新模式、激励手段,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变革,主要包括重大创新激励、技术序列快速晋级、IT融合式团队派驻制等系列制度; 另一方面建设创新实验室,加强行内外联合,注重科技创新产品的孵化培育(见表2)。

设立科技子公司。上市银行在加强对母公司科技支撑的同时,也实现了科技输出。截至2020年9月末,已有12家银行成立了科技子公司,通过发挥子公司更加市场化的人才机制和管理体系优势,增强对母公司的技术支撑。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设立的科技子公司除提供内部科技服务以外,还对外输出软件、金融云、开放平台咨询等科技服务(见表3)。

不断强化的科技资源投入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明确财务及人力资源投入目标

持续加大财务资源投入,明确投入目标及金额。如:平安银行2020年上半年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合计同比增长24.8%,连续两年保持高增长(2019年上半年为36.9%);交通银行宣布信息化建设总投入将逐步增加至当年营业支出的10%;光大银行实施“科技投入倍增计划”,2019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56%;中国银行宣布每年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少于集团营业收入的1%,2019年该比重为2.12%;招商银行2019年修订公司章程,规定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体预算不低于上一年营收的3.5%,2020年上半年该比重为2.86%。

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多策并举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与配置。建设银行实施“绿树工程”(大数据人才培养工程);招商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学院,启动全方位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交通银行启动Fintech管培生、金融科技万人计划、存量人才赋能转型三大工程,金融科技人才占比将从当前不足5%提升到10%以上;农业银行在总分行层面建立1000人的科技项目经理以及450 人的数据分析师队伍。

明确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

革新传统IT架构,升级完善核心业务系统。相较于传统集中式IT架构,具备灵活性、扩展性、低成本的分布式架构成为同业转型的方向。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均提出了集中式与分布式架构并重的技术发展路线,其中工行已全面建成安全可控的大数据服务云体系,成为全球首家将大数据体系由传统软硬件一体机向分布式架构转型成功的大型商业银行。

推进新技术平台建设。上市银行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建设新技术平台,为各项智能服务提供“引擎”。如:中信银行启动了“中信大脑”项目;平安银行构建“AI+”技术体系,应用到交易、营销、风控、服务、运营等领域;招商银行搭建了面向企业的统一数字化中台——招商银行开放平台,变革服务输出模式,以快速响应客户的产业互联网需求。

明确重点科技项目建设。上市银行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助推科技引领全行发展。如交通银行2018年启动了新“531”工程,推进29个重点项目;浦发银行明确了基础类数字化项目实施重点,将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浦发金融云平台、大数据洞察分析与应用支撑平台。

上市银行金融科技的应用策略分析

深化科技在核心业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上市银行围绕传统业务的效率、功能的痛点和盲点,以业务发展为导向,加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在公司、零售、同业、资产托管等业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信贷业务:转型线上操作,捆绑智能风控。针对融资准入难、办理慢等问题,新型信贷产品以线上操作贯穿业务全流程,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风控的自动化、智能化。如:平安银行的中小企业征信数据贷采用“互联网进件+大数据风控+自动化审批+提还款全线上化”模式,不依赖财务和流水表现,而关注第三方渠道获取的经营数据,将单笔业务放款时间缩短至秒级;华夏银行创新传统消费贷款业务作业模式,打造线下审批、线上操作模式,推出个人线上化消费贷款“菁英e贷”。

交易银行:搭建區块链平台,提升安全效率。针对福费廷等贸易金融业务缺乏公开报价、有价票据易丢失或篡改、交易操作量繁复等问题,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贸易金融平台能够较好地解决痛点问题。如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联合开发了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不仅实现了公告信息、在线询价与报价等信息的公开发布、追溯确认,而且相关电文、单据的传输过程也在链上存储。

资产托管:打造系统平台,构建高效运营模式。为提升服务成效和能力,积极践行金融科技引领托管业务发展的经营策略,上市银行加大了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如招商银行持续优化托管系统功能与业务流程,成为业内首家正式发布托管大数据平台的银行,并率先实现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RPA)在托管领域的应用。

财富管理: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提升智能化程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帮助客户处理复杂的金融需求。如交通银行开发的“沃德理财顾问”,可基于识别年龄、风险承受度、家庭收支、金融资产等信息,通过后台系统实时算法来提供“千人千面”的智能资产诊断、理财能力评估、个性化配置建议、产品组合购买等服务。

强化科技对业务中台的支撑

构建精准风控体系。上市银行在引入征信、工商税务、司法、社保、学历等外部信息源的同时,通过大数据风险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提高风控的精准性。例如,工商银行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探查、刻画企业各类关联关系,预测风险传导路径、客户违约概率,辅助信贷人员甄别信用风险传染源,建立关联关系耗时由数天缩短为几分钟。此外,上市银行通过加强外部信息源与自身技术的整合,可实现风控服务的输出,如工行研发的国内银行业首款风险信息服务产品“工银融安e信”,已对外服务大量同业和企业客户。

构建智能营销支持平台。通过搭建客户大数据分析平台,围绕数据挖掘与分析、营销触达、成效反馈的闭环,为客户精准画像,提供智能推荐。农业银行2019年上半年上线智慧信贷管理平台,实现了全行570多万对公客户“一户一画像”;上线零售数据分析师工作平台,建成个人客户信息集市和个人客户画像,可以实施数字化精准营销。

构建智能服务渠道。通过先进技术、智能设备的深入应用,可提升移动服务渠道、网点渠道以及远程客服渠道的智能化程度。一是打造移动服务平台。手机银行App是各行优先发展的业务平台,成为产品与营销、服务手段整合的重心。如招商银行推进“卡时代”向“App时代”转变的“零售银行3.0”,其两大App实现了多渠道连接、个性化服务、主动拓客等多项转变。二是打造智能化网点。加快物理网点轻型化、智能化改造,主要表现为智能机具的广泛应用与加快迭代,使柜面分流率不断提高。浦发银行推出了智能微型網点“浦惠座舱”,将智能语言交互、生物识别、票据鉴真、全息成像、远程接入等技术融入方寸之间,突破传统网点局限,实践“让网点跟着客户跑”的理念。平安银行的新零售网点,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进店客户,应用厅堂热力图实时可视化呈现厅堂客流、人员站位及服务营销数据,并联合周边商户,以数据驱动提供生活消费服务。三是打造智能远程客服渠道。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正助推远程服务中心转型。目前,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都应用了智能导航(直接到达办理业务的菜单节点)、人机交互(目前多为语音交互)等远程客户服务方式。其中,交行还首创了“人机协作”,设立机器人训练岗,对机器人开展知识训练,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浦发银行推出了“数字员工”,呈现逼真的3D数字人像,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以开放银行实现科技和金融服务输出

针对企业客户,通过API接口等开放举措,把银行业务无缝嵌入到客户ERP、供应链等管理流程中,实现企业自动调用,减少企业处理金融业务的环节。浦发银行提出了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概念,在开放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专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技术,如通过开放市场分析、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新型服务接口,帮助小微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目前,多家银行均力推类似的API接口,输出金融服务。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的差异性分析及策略建议

差异性分析

近年来,中小银行在战略上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已建立科技引领战略,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机制、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对于部分规模偏小的银行来说,由于金融科技投入资金量较大、见效周期较长等问题,导致其普遍存在战略布局不完善、资源投入不足、技术自主掌控能力弱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布局与机制架构不完善。部分中小银行对金融科技定位不够清晰,缺乏长期部署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相比而言,中小银行的组织架构相对传统,主要由信息科技部门主导金融科技发展,易混淆信息科技与金融科技的差异,且难以提升业务部门参与度,部分银行虽已新设互联网金融等相关部门,但存在职能定位不清、协调力度不足的问题。

科技资源投入不足与人才资源缺乏是制约中小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先进科技应用需投入的资金量大、耗时长,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对于部分规模体量偏小、盈利能力不强的银行来说,在科技上持续加大投入存在较大困难;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管理层中有科技背景与互联网背景的人才较少,缺乏金融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制约了战略层面自上而下推动。此外,由于人才向一线城市和互联网行业聚集,且部分小银行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和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 也制约了高素质科技研发人才的招募。

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开发模式较为传统,自主研发能力、数据应用能力较弱。部分中小银行基础系统相对老化,信息化能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基础系统的升级迭代较为迫切;对数据的应用能力不足,数据治理等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数据积累和价值挖掘不足。同时,以业务部门提需求和科技部门开发交付的传统协作为主,推进敏捷组织转型,创新科技与业务团队融合机制的银行较少。此外,中小银行中除北京银行外,没有设立科技子公司的银行,科技支撑与科技输出能力较弱。

策略建议

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战略布局与科技基础上相对薄弱,需要借鉴先进上市银行,完善总体设计,聚焦重点领域、针对短板问题实现突破,具体的策略建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与路径。金融科技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工具与手段,因此只有在数字化转型方向上做好总体设计,才能更好地明确金融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并持续推进。建议中小商业银行吸收借鉴业内实践经验,客观分析自身资源禀赋与优劣势,尽快研究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框架体系、实施路径与重点举措,更好地将科技赋能融入到日常经营发展的各个领域。

优化体制机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支撑。一是灵活运用敏捷组织、融合团队、科技派驻等模式,打造立体化科技体系, 建设数据中台,实现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打破部门条线分割、流程长、环节多的问题。二是建议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设立专项基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新技术的研究,通过绿色通道,加快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三是加强专业团队的培养和引进。从外部招聘和吸引数字化人才的加入,并在内部发挥跨部门协调、双向交流机制, 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科技在重点业务领域的创新应用,形成示范效应。充分利用外部科技成果和优秀同业经验,形成更加有效的科技与金融的合作模式。集中资源在部分重点培育的特色业务领域,加快新技术应用,形成示范效应。如:在普惠金融领域应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丰富抵质押管理手段;应用先进科技完善供应链金融系统平台,丰富供应链在线产品体系。

明确重点科技项目,加大技术合作与引入,确保先进性与应用实效。针对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的自有技术储备、专业实力不足等问题,建议扩大外部技术合作与先进技术引入,遴选优质外部机构,形成常态化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关键领域引进外部核心技术;同时考虑“引智”,即通过同业的科技子公司,直接引入业界的先进成熟产品,加快业务领域的拓展。另外,在确定优先重点建设的项目系统的基础上,对建设目标、建设路径进行分析评估,确保项目对需求满足的精准性、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使用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上海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

猜你喜欢

金融银行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科技在线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