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传统山水画图式创新研究

2021-03-03陈聪徐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图式

陈聪 徐辉

摘 要:中国传统山水画绘画形式多参考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提出的“三远”构图法,而当代中国山水画的主流绘画形式则对传统山水画绘画形式进行了创新,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方式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绘画技法与思想,从而摆脱了“三远”传统图式的限制。以当代山水画家卢禹舜、贾又福、卓鹤君、方向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代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在图式上的区别,归纳当代山水画的图式特征,探讨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规律。

关键词:当代传统山水画;“三远”构图法;图式

绘画图式是指在不同时代运用不同的符号语言所建构起来的有机语境,会跟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经过“八五新潮”的“西学东渐”,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山水画家大致可分为两派,即保守派和革新派。一是保守派,这类画家继承了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语言,追求传统山水画的图式、笔墨、思想、意境;二是革新派,这类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西方的艺术思想、构成元素融入中国山水画,使得中国山水画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好的推广。革新派画家的典型代表有卢禹舜、贾又福、卓鹤君、方向等。这些山水画家在图式方面的探索,使得中国画更具民族特色,同时也体现出山水画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其在摆脱传统“三远”图式的同时,对西方绘画的构成元素进行了借鉴,体现了当代山水画的多元化特征与传统山水画的包容性特征,使山水画的时代属性得以显现。“笔墨当随时代”,在当今异彩纷呈的中国画坛中,绘画图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每个绘画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图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多采用散點透视构图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三远”构图法。所谓“三远”,即高远、平远和深远。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集》中提出“三远法”理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瞭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宋代山水画家范宽的传世名作《溪山行旅图》是典型的高远法构图。画家用“自山下而上仰观之”的构图,使画面呈现出远望的效果,意在突出山“高”的气势。“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为深远法构图。画面上溪涧曲曲折折,山峦叠嶂。与高远法构图相比,深远法构图多了更多曲折、变化、深邃以及层层推进的层次感。而“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擅长平远法构图,其画作《渔庄秋霁图》就为平远法构图。平远法构图能够使画面显得更加寂寥空旷,所绘山峦一般平和舒缓,因此平远法构图常用于表现平淡天真之意境。

《林泉高致集》是在山水画高度成熟之后诞生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对北宋后期之前山水画创作的总结以及对山水画有关理论的概括和阐发,是继荆浩《笔法记》之后重要的理论著作。《林泉高致集》对山水画创作的认识方法、具体技巧、意境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分析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解。而“三远法”也是郭熙通过对前人山水画的特征进行总结得出的理论。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山水画家秉承“三远法”图式绘画理念进行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三远法”图式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当代山水画图式

自五四运动以来,随着西方绘画艺术思想与技法的传入,中国画图式与西方绘画有了诸多交汇之处。经过“八五新潮”之后,中国画画家开始更加注重借鉴西方绘画对视觉元素的探求,利用形与色来阐释物质世界,并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绘画探索新局面。但是中国画并未失去自己的特点,这得益于当代优秀国画家对东西方绘画本质区别的清楚认识。中国画画家只有合理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绘画艺术,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艺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才能使中国画真正做到引西益中,否则,必会走向对自己的全盘否定,或弃长就短的歧途。

(一)卢禹舜

卢禹舜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东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的代表性画家,是当今中国山水画坛重要的画家之一。可从“静观八荒”系列作品中探寻卢禹舜的山水画图式特点。在“静观八荒”系列作品中,卢禹舜采用了图像左右对称的方式来表现画面。层层叠叠的山峦,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断裂感。这种对称图式能够体现出一种“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实际上是卢禹舜内心思想观念的一种理想化表达,脱离了以往传统山水画的“三远”法则。在《八荒通神》作品中,卢禹舜所描绘的图像具有垂直感与平行感兼备的图式特点。其中,平行感在“曲线”,即“水纹线”中得以体现;垂直感的特点则通过中轴线的“光”,即以计白当黑的“线”,对画面进行竖向分割来体现。这种分割方式不仅打破了画面的平行感,形成似“十”字形的构图形式,同时其对光感的运用也体现了“大统一、小变化”的形式美。画面中对称的“线”也是在中轴线的引导下写出的,所有的“线”均将观者的视觉中心集中在画面所要表现的物象上。画面以中轴线为视点,使画面达到左右的对称平衡。该图式可以使画面四周的力量向中心转移,产生一种神圣的心理召唤力。

(二)贾又福

贾又福出生于1942年,曾师承国画大师李可染,是一位当代不可多得的山水画家,也是北方山水画的代表性画家,以中国北方太行山为创作基地。在贾又福的山水画作品中,观者能够明显感受到平面构成元素。以山水画作品《太行丰碑》为例,贾又福在遵循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对画面的构图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图式的国画新出路。不同于“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太行丰碑》使用的三段式构图更为紧凑,整幅画面浑然一体。以几个大体块的有机组合构成的各种抽象的几何符号在画面中展现出来,给观者带来了一种运动感。同时,画面的明暗组合带有绘画形式的美感规律以及画家对天地人文的感悟、对自然的二次改造惊叹。在山与山之间,不同的块面使明暗对比强烈,仿佛人在黑夜中寻找光明一般。而“逆光”的运用应是受到了其师李可染的影响。在山与山之间透出的一道光亮,如同作者为中国画寻找出路而获得的一抹曙光。

(三)卓鹤君

卓鹤君194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师从陆俨少,其绘画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相继吸收了康定斯基、莫奈、夏加尔、蒙德里安、亨利·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艺术大师们的绘画语言。卓鹤君在参考西方绘画形式语言的同时,还运用了西方现代色彩构成表现方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其山水画作品《山谷清音》完全摒弃了传统山水画图式,在构成中不仅运用了岩画的图案化石色来平涂填色,还将宋版书印刷形式融入章法构成,使得画面构图新颖多变,别具韵致。卓鹤君常常以墨块及留白来分割各种空间,使同一画面中出现多种情形、多种空间结构,呈现出宏大的宇宙空间感。山石与树呈剪影状出现,墨色与颜色留白形成对比,水痕和墨痕相交融,各种几何图形对画面进行分割,红色印章的大小安排合理。整幅画面对立又统一,气氛融洽,浑然一体。

(四)方向

方向196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为当代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方向的山水画极具个人风格特色,他没有被20世紀的新传统所囿,也没有为山水花鸟题材所拘,而是从众多山水画家较少关注的生活角度入手,将自己生活中的庭院与居室内的所有元素融入绘画,如芭蕉与盆景、围墙与院落、鸟笼与鱼池、桌椅与茶具、窗棂与竹帘等,这些具有广东特色的物品构成了其作品中的符号。同时,方向自身的生活理想与艺术追求也在其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善于将有序的生活变为无序的自然。在方向的山水画作品《花间》中,浓郁的色彩组合透露着亨利·马蒂斯的影子,但这种“影子”是过滤后的“影子”。方向从不避讳对亨利·马蒂斯绘画艺术语言的借鉴。

近年来,方向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院子,将视野放在了更加喧闹的都市,一改自己所擅长的庭院绘画题材,以用色突出所绘物象,回归到笔墨的韵味中,营造出另一番具有历史感的都市生活。方向敢于创新,他放弃了对于高远、深远、平远的追求,以自己独有的观察方式,将视觉中的富有趣味的物品形象进行组合与归纳,用变化的景致来表现一以贯之的意境,使所创作出的作品充满野趣、悠闲以及懒散的审美情趣。

三、中国当代传统山水画的创新意义

纵观当代山水画坛,具有创新意识的山水画家有很多,他们以创新的图式为中国画注入新能量,使得当今中国画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新面貌。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如此,当一门艺术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趋于完美时,一定会出现由部分画家开拓出的新局面,如卢禹舜、贾又福、卓鹤君、方向的山水画图式就让我们看到了山水画的未来和希望。每个时代都会存在能够带给人们新出路的先锋。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刘曦林.二十世纪中国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5]寿再生.中国山水画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7.

[6]方向.中国·方向[M].北京:中国书店,2012.

[7]薛超.现当代山水画图式的转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8]计林涛.文人精神与山水图式:卢禹舜水墨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9]汪梦琪.卓鹤君山水画中绘画语言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20(9):54-55

作者简介:

陈聪,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现代山水画创作与研究)。

徐辉,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建构:小学数学教学的“助推器”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例文悟法 得法为文——议论文“图式”的建构与应用指导策略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的图式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中图式理论的应用浅析
图式习得:来自数学学习的需求
英语阅读中的图式建构策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