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山水画意境品格研究

2021-03-03赵丽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人画意境

摘 要:在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上,作为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元代绘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艺术已经不再仅仅是模仿自然,而更加注重对人的主体精神的自我表现和对自然本质的领悟,从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将文人画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文人画成为以后中国画画坛上的一支主流。随着文人画的繁荣,诗、书、画三者实现了更为紧密的结合,不但提高了中国绘画的艺术水平,还体现出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元代山水画;文人画;意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以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山水画的自然审美观”(2020B115)、2019年度黑龙江教育厅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艺术基础造型形态表现研究”(2019YZ06)研究成果。

元朝初期的山水画正处于转型阶段,表现出了和前朝大不相同的风格。由于元朝时期的社会有着重武轻文的倾向,很多文人都转而从事绘画,使得画坛涌现出了很多文人画家。其中,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后世将他们并称为“元四家”。在當时人们审美情趣的影响下,他们绘制的写意画追求返璞归真的境界,而绘制的工笔画则带有晋唐时期的遗风。

“元四家”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了一种隐士的态度,以及他们作为士大夫阶层孤傲的性格。在艺术风格上,“元四家”的绘画作品追求高雅、平淡、天真和幽默,而在理论上,其主张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心中的意境,不再一味地重视写形。在元代,诗歌和画面相结合成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其通过文字和画面的相辅相成,营造作者心中的意境,这也标志着文人画这一艺术形式正在被逐渐完善。我国古代文人本来就会在读书的同时关心天下形势,而文人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也给了这些文人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能够寄托他们对事物的看法。

一、元代山水画和书法之间的关系

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独树一帜,主要是由于当时文人画的发展。元代的士大夫阶层认为文人画是最为高雅和超逸的,并且十分强调绘画作品的意境和画家的品格,反对“作家气”的绘画作品。同时,元代的士大夫阶层有着较强的阶级偏见,认为民间绘画是下品之作。

元代山水画的风格非常独特,画家们把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元初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赵孟■在作品《秀石疏林图》(图1)中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正反映了元代画家将书画融为一体的风格[1]。

此外,元代的文人画还有一个特点。吴镇说:“画者为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认为绘画就是士大夫在写诗之余抒发胸臆而形成的作品,是为了表达一时的兴趣。这就说明了文人画是古代文人在写完文章之后为了表达心中的思绪和抒发自己的意兴所作的。因此,文人画的作者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提升文人画的意境,表达自己高雅的内心、超逸的品格。元代时期,出现了大量将诗歌、书法和绘画三者协调统一的作品,使得中国绘画的文学气味更加浓郁,也更富有传统文化的特色。单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山水画在元朝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画家的创作不再是对山水的写生,而是在看完山水后,对自己内心山水形象的描绘。可以说,元代山水画画家对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具有主观色彩。

二、元代山水画的意境品格

元朝初期,政局稳定后,人们逐渐摆脱了紧张的战争状态,恢复了正常生活。但是很多文人都选择远离朝政,过着一种闲云野鹤、归园田居的生活。从某种层面来看,元代山水画正是画家从士大夫心态向失意文人心态转变的痛苦写照。因此,在元代山水画中,画家更加重视表达自己内心的主观情感,也更重视对水墨风格的应用,他们通过各种或豪放或婉约的绘画风格,将笔墨线条的运用推向了新的高度,进而使得书法和绘画有了结合的机会,而这正是元代绘画的重要特色之一。此外,这种书画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对后续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山水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彻底地否认传统绘画技巧,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中的突出表现就是,文人画逐渐成为占据画坛主导地位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和文人性格相符、品行相似的山水画、花鸟画等大量出现,而人物画的数量逐渐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人画发展到了最为繁荣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很多的绘画作品中都会出现诗歌和书法,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引领画坛的新风尚[2]。这不但加强了中国绘画的文学趣味,而且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

在绘画技巧上,元代山水画多用纸,利于干笔皴擦,“不为法缚,意超象外”,而用墨则是干湿并用,变化莫测,一片莽莽苍苍。可以说,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巧在宋元时期已经到达了巅峰,后世的山水画明显已经没有了那种历史存在感,再也无法达到宋元时期的高度。元代山水画具有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特点,画家们将水墨画的写意技巧运用到了极致,十分注重抒情达意,这使得文人画有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元代画家大多是文人出身,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养,已经不再一味追求描绘客观的事物,而是想要通过画面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反映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将山水画的哲学价值提升到新的高度。元代画家继承了宋代画家描绘山水的方式,但更加注重绘画的意趣,这使得元代山水画普遍具有高逸的特点。

元代很多文人都放弃了对出仕的渴望,转而回归田园,过起了平淡孤独的隐居生活。对于清高的文人来说,隐居生活正是他们向往的,而这种对平淡、高逸的生活方式的追求,都被尽数反映到了绘画作品当中。

三、元代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认为“道”具有“无”和“有”的两重性,所以老子的“道”即是“似与不似”的所指。由于元代重武轻文,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武力才能统治天下,而将舞文弄墨的文人视为不务正业的下等人。因此,传统的绘画思想在元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元代,绘画成了文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很多文人都开始着笔绘画。但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他们常常会从其他角度考虑“似与不似”的问题,因此元代绘画还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有名的作品之一,图中描绘的是中国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这幅画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写意技巧,也代表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虽然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山水的一般特征,却不是真山真水的真实复述。比如画家在描绘竹子的时候不在乎竹身的形态、竹叶的多少,而是重点体现竹子的品格。元代绘画讲究的是描绘物象意趣,反映内心世界,而画家内心世界的丰盈程度则与其天资和修养有关。因此,元代画家不仅会磨炼自己的绘画技法,还会直面自己的内心,将心中的志趣表现出来。

“似與不似”也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之一。如果画家的创作完全被物体本身的形象所限制,那么作画将成为一种技艺展示,难以跳出形式的束缚,取得艺术上的成就。“似与不似”在艺术上是一种难以表达的境界,更加注重“神似”的画家会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个人的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融入画面。因此,“似与不似”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这一点得到了元代文人画家们的一致推崇,使得中国传统绘画从写实主义逐渐向表现主义的方向发展,进而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3]。

元代的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之间经常会相互影响。比如在研究元代文人画家的诗文集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文人画家对职业画家的作品抱有欣赏的态度。由此可见,当时的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并没有相互排斥,反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不过文人画家不会将自己和职业画家看作相同身份的人。比如,当时的许多职业画家的绘画风格明显受到了董源、巨然、李成、郭熙、马远、夏圭等人的影响,尤其是江浙地区。事实上,也正是对元代画风的变通性继承,使得明代的浙江画派能够接受更多风格的画风。此外,浙江画派对笔墨自由、多变的处理方式也能够追溯到元代。

元代许多作品表现的都是画家向往的理想生活,这样的情感宣泄在画中书写的诗、题跋等中也得到了佐证。表面上他们描绘的是山水、草虫花鸟等,其实都是在借物喻人,用来表达自我的情感。此外,明代山水画画家受到传统古典哲学的影响,在创作时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致力于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外在事物,表现自身的精神追求。这既是对我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也是对我国传统哲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元代山水画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元代社会形势动荡,传统的儒家思想式微,大批的文人都寄情山水,在艺术创作中寻求精神的寄托。虽然每位画家的画风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艺术和精神上的追求,理应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张霁月.浅议元代山水画中的隐逸思想[J].明日风尚,2021(4):63-64.

[2]盘莉娜.元代山水画艺术对审美观影响的研究[J].美术界,2020(11):94-95.

[3]康安琪,郭一江,李嘉华.元代山水画中的人居思想研究[J].城市住宅,2020(9):156-157.

作者简介:

赵丽娜,硕士,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

猜你喜欢

文人画意境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春色满园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唐寅的绘画艺术赏析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