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急须”

2021-03-02曹建南

寻根 2021年1期
关键词:茶器宜兴茶壶

曹建南

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写鲁迅在东京的饮茶习惯时说:“鲁迅在写作时,习惯随时喝茶,又要开水。所以他的房间里,与别人不同,就是三伏天,也还要火炉:这是一个炭钵,外有方形木匣,炭中放着铁三脚架,以便安放开水壶。茶壶照例只是急须,与潮人喝工夫茶相仿,泡一壶茶只可二三人各为一杯罢了。因此屡次加水,不久淡了,便须更换新茶叶。”文中所说的“急须”,指的是侧把茶壶,日语称茶壶为“急须”。

“急须”作为茶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诗人黄裳《龙凤茶寄照觉禅师》诗:“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自注曰:“急须,东南之茶器。”根据“一簇蝇声急须腹”的描写不难推测,这被称为“急须”的茶器,应该是煮水或煮茶的器具。但是,黄裳之后,似乎没有把茶器称为“急须”的记载。

闽南人所说的“急烧”,是侧把的煎药陶罐,至今仍在使用。而“急烧”这一名称曾被日本人借用了100多年。17世纪中叶,随着隐元禅师东渡,散茶饮用法进入日本人的饮茶生活。早期的日本散茶因制茶工艺中没有揉捻的工序,都是放在锅釜中煎煮的煎饮散茶。一开始日本人用名为“土瓶”的提梁式陶罐煮茶,用竹藤等材料做成的提把虽然便于悬挂在围炉上方使用,但不能随意移动。于是,中国东南地区用于烹茶的小泥炉和侧把砂受到了日本茶人的青睐。他们根据闽南话的发音,把侧把砂称为“急烧”,汉字或写作“急备烧”“急尾烧”“急火生”等,和“急烧”二字同音同义,是可以放在炉火上烧煮的“煮茶器”。

在日本率先使用“急烧”煮茶的,据说是黄檗宗禅僧卖茶翁高游外(1675-1763)。田能村竹田《石山斋茶具图谱》(1829年):“本邦茶饮之行久矣,近日所用叶茶,相传僧隐元将来,未知果然否。至用风炉、急尾烧,烹点饮啜,自游外高翁始也。”伴蒿蹊《近世畸人传·卖茶翁》(1790年)文后附有“急烧”置于风炉之上的插图,收藏家木村孔阳《卖茶翁茶器图》(1823年)中绘有“高三寸许”的唐山制“急烧”,都是侧把砂的形状。受卖茶翁的影响,用“急烧”煮茶的饮茶方式成了18世纪日本饮茶文化的主流。

1738年,宇治的制茶家永谷宗圆开发了经过揉捻的蒸青绿茶,这是可以用开水冲泡而饮的瀹饮散茶,日本人称为“淹茶”。于是,专用于泡茶的器具茶壶,开始登上日本饮茶文化史的舞台。为区别于放在炉火上加热的“煮茶器”,我们不妨把用于泡茶的包括茶壶、盖碗、盖杯、玻璃茶瓶等器具统称为“瀹茶器”。

但是,这瀹茶器的名称却让日本茶人大伤了一番脑筋。因为“茶壶”一词在日本历来指代贮存茶叶的陶罐。春天采摘的茶叶,经粗制后装入“茶壶”,到秋天拿出来磨成粉末,这是抹茶的茶叶贮存方法。因为“茶壶”一词另有所指,所以在早期的阐述“淹茶法”的茶书,如大枝流芳《青湾茶话》(1756年)和上田秋成《清风琐言》(1794年)都根据钱椿年《茶谱》、屠隆《茶说》等明代茶书,把瀹茶器称为“茶瓶”。

18世纪中叶,日本人把“急须”理解为装抹茶的小罐,日语称为“茶入”。三谷宗镇《和汉茶志》(1728年):“急须(本国‘薄茶入之类也),于汉土亦入稀茶具也(‘薄茶,国语也),以犀角、象牙造之,其盖多有钮。”认为“急须”是用犀牛、象牙制作的精致的抹茶罐。《青湾茶话》也说:“注春、云瓯、髹盒、急须,是皆云‘茶入也,大者可入半斤、一斤、二斤等,常收置之‘叶茶壶也。”这显然是把茶壶、茶瓯、茶叶盒混为一谈的误解。由此可见,到18世纪中叶,日本人还没有搞清楚瀹茶器具的名称和用法,也没有把茶壶称为“急须”。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日本茶人,把煮茶用的“急烧”用于泡茶,故在《煎茶略说》(1798年)、《煎茶早指南》(1802年)等茶书中,煮水器和瀹茶器是不甚分明的。用煮茶的“急烧”泡茶,显然有容积太大之嫌,于是,便开始制作小型的“急烧”。村栲亭《艺苑日涉》(1807年)考证说:“今人呼小茶瓶云‘急备烧,即‘急须也。”文中所说的“小茶瓶”,是煮茶器“急烧”小型化的产物,所以,饮茶界依然称之为“急烧”。村栲亭的考证,纠正了《和汉茶志》和《青湾茶话》对“急须”的错误理解,但同时也说明,19世纪初,“急须”作为指代瀹茶器的名词,还没在饮茶界被普遍使用,否则,村栲亭的考证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随着瀹饮散茶在日本的普及,煮茶器和瀹茶器的区分也逐渐明确。真间人《茶史》(1808年):“凡器,贵清洁不贵多。铁铫以汤,砂瓶以点茶,茶盏以服气,即此三器,既已足矣。”田能村竹田《竹田庄泡茶诀》(1830年):“风炉、水罐、茶铫、茶壶、茶碗五者备,而后茗事成矣。……铫以煮汤,壶以淹茶,一铫一壶,相须为用。”山本德润《煎茶小述》(1835年)中的瀹茶器名称为“小瓶”,煮水器是“土瓶”或“铁罐”。可见,进入19世纪后,虽然日本茶人已把煮水器和瀹茶器加以明确的区分,提倡两者“相须为用”,但仍未使用“急须”这样的名称。

《青湾茶会图录》(1863年)和《青湾茗宴图志》(1875年)都把煮茶器称为“汤罐”,有“砂瓶急须式”“紫泥提梁式”“琉球瓷瓶”“银瓶”等不同的类型区分。书中解释“急须式”说:“俗曰保富良。”“保富良”本义是蚊子的幼虫孑孓的意思,因形似而被轉用为指代侧把壶形式的煮水器。可见到明治维新前后,日本饮茶界已出现用“急须”替代“急烧”的倾向,但此时的“急须”,指的是可直接置于炉火之上加热的侧把煮水器,而不是瀹茶器。上述《图录》和《图志》均把瀹茶器称为“茶铫”,大多是宜兴紫砂壶。古代的宜兴紫砂壶,没有侧把壶的形制,不符合日本人概念中的“保富良”形状,故一直被称为“宜兴罐”,有很多陶艺家积极仿制。我们从1865年出版的《煎茶图式》可以看到,19世纪中叶的日本煎茶席不仅煮水器和瀹茶器“相须为用”,而且侧把壶和执手壶可以同时登场。可惜的是,《煎茶图式》只绘有各种茶席的茶具配置,没有文字说明,故其中的茶具名称不得而知。

1878年,金士恒受邀到爱知县的常滑地区指导制壶技艺,名为“常滑烧”的朱泥茗壶成为茶人新宠。早期的常滑烧大多仿制宜兴茶壶,是壶嘴和把手成180度的执手壶。但由于常滑地区在18世纪就有生产侧把壶形式的煮茶器“急烧”的传统,加上侧把壶比较适合在榻榻米房间使用,于是,便有人开始制作侧把的瀹茶器——茗壶。明治十四年(1881年),“常滑制急须”在第2次劝业博览会上获奖,说是“急须之制有风韵”。陶艺家寿内信一《茶器图会》(1883年)把侧把形式的茗壶称为“急须”,以区别模仿宜兴壶的执手壶。由此可见,直到19世纪晚期,“急须”才被确定为侧把茶壶的名称。

进入20世纪,“急须”一词的使用从茶界、陶艺界渗透到市民社会,夏目漱石的中篇小说《草枕》(1906年)即有用“朱泥急须”往每个茶碗分别“滴入二三滴稍含翠绿的琥珀色玉液”的描写。我们知道,周作人是1906年去日本留学的,而鲁迅是1909年离开日本回国的,也就是说,兄弟二人同在日本期间,侧把茶壶正在日本市民社会流行,“急须”作为普通名词已经确立。可见,日本人把茶壶称为“急须”的历史并不很长,而周作人说鲁迅在东京喜欢用“急须”泡茶的记载,无疑是一个恰当的例证。

猜你喜欢

茶器宜兴茶壶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在舞焱柴窑室
第二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展开幕
基于我国茶文化谈陶瓷茶器与信阳茶传承开发的关联性研究
带孔的茶壶
文化符号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邹蕴芳
浅谈紫砂《宝菱壶》的君子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