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03-01李春赵东兴张建春岳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发展现状云南

李春 赵东兴 张建春 岳建伟

摘要 云南省热区气候和环境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热带作物生长,在政策和市场的引领下,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推进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进一步发展,对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热带水果;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云南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3-023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3.062

Abstract The diversity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types in hot areas of Yunnan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tropical crop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licies and markets, the tropical fruit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fruit indus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opical fruit;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Countermeasure;Yunnan Province

热带水果品种丰富,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深受喜爱,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45号)以及云南省政府提出的“高原特色农业规划” [1]是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依据,“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的实施和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云南热带水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现从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1 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是中国对西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2],热区涉及全省16个州市[3],气候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两种气候类型,整个热区冬无严寒,无台风危害,有利于多数热带作物生长。2016年全国热作种植面积973.33万hm2,云南有217.41万hm2,占全国22.34%,位居全国第二[4]。

1.1 云南省热带水果生产现状

云南种植的热带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萝、芒果、荔枝,还有少量柚子、龙眼、菠萝蜜、油梨等。2011—2016年,云南省热带亚热带水果产量呈增加趋势,见图1[5],2011年产量为190.0万t,到2016年产量达313.24万t,增长了64.06%。2011—2018年云南省近几年来香蕉、芒果、菠萝、荔枝等主要热带水果的种植情况见表1[5-7]。

1.1.1 香蕉。香蕉是云南第一大热带水果,全省共有14个地州(市)种植香蕉,主要分布于红河流域、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的新平、元江、红河、元阳、金平、河口、屏边、隆阳、景洪等热区县(市)[8]。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云南香蕉种植完全实现了良种化,主要栽培品种为威廉姆斯、巴西蕉等。2018年香蕉种植面积有8.570万hm2,产量达203.4万t,种植面积居全国第2位,产量居全国第3位[5]。

1.1.2 柑橘。《中国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将云南省列入特色柑橘生产基地,为云南省柑橘产业长足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全省16個地州(市)均有柑橘种植,其中红河、玉溪种植的柑橘占全省柑橘种植面积的45%,以特早熟蜜桔、冰糖橙和甜橙为主;曲靖、昭通、文山、德宏、普洱种植的柑橘占全省柑橘种植面积的35%,以中晚熟和晚熟的橙、柑、柚为主,德宏以柠檬为主[9]。近几年来,云南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上升趋势,2018年柑橘种植面积7.530万hm2,产量98.11万t[5]。

1.1.3 芒果。云南芒果主要栽种在气候干热、少雨,阳光充足,气温高,昼夜温差大的低海拔干热河谷流域,沿金沙江、澜沧江、元江、怒江和独龙江两岸及其流域分布,形成了以保山市隆阳、临沧市永德为主的滇西南产区;以丽江市华坪、永仁为主的滇西北产区;以普洱市景谷、景东、双江和西双版纳为主的滇南产区;以玉溪市元江、红河州的红河、元阳为主的滇中南产区和南盘江流域的弥勒、丘北的新开发芒果种植区[10]。随着芒果种植规模陆续扩大,产业化进程加快,生产规模和产量均有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三和第四,2016年种植面积为4.744万hm2,产量达38.92万t[8]。

1.1.4 菠萝。菠萝主要种植在红河州、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德宏州和普洱市,其中红河州种植面积和产量比重最大,达50%以上,其次的西双版纳地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的23%[11]。近年来随着云南省橡胶林更新和香蕉种植面积减少,菠萝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云南菠萝种植面积为0.526万hm2,产量为10.1万t,种植面积比2011年增长了28.29%[5]。

1.1.5荔枝、龙眼。结合品种与区域优势,云南具有发展早熟和晚熟荔枝龙眼的优势[12-13],特早熟品种在低纬度低海拔区域成熟期可接近海南和两广地区,特晚熟品种在高纬度高海拔区域可与四川泸州、福建等相当,甚至更晚。目前,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约0.77万hm2[5],龙眼种植面积约0.190万hm2[13]。云南荔枝主要分布于红河州屏边县、元阳县,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保山市隆阳区,临沧市永德县,德宏州盈江县等,主栽品种有妃子笑、褐毛荔、水东、大红袍、桂味等,荔枝成熟期从4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13]。龙眼主要种植于保山市隆阳区,丽江市永胜县,玉溪市新平县,临沧市永德县,红河州屏边县等。主栽品种有石硖、储良、松风本等,成熟期从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13]。

1.2 热带水果品牌崛起,建成一批加工企业

近年来,云南热带水果产业发展较快,已形成一批有竞争优势的热果,香蕉品牌正在形成,河口、元阳、金平香蕉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获得注册登记的出境水果果园中有7个香蕉园,云河云垦“明鹏”等企业产业品牌获得市场认可[14-15];2017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中景东芒果品牌居全国第142位,多家企业生产的香蕉、芒果、甜橙、荔枝等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另外,云南省名牌农产品“佳贡”“高原王子”“褚橙”等水果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热带水果种植业的发展,加工业也得到相应的推动,目前,云南省对热带亚热带水果进行加工的企业有: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饮品有限公司、昆明瑞丽江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滇秘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玉丹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元江大有为食品有限公司,昆明树塔果汁饮料有限公司、云南实建果汁有限公司、昆明傣乡果园饮料有限公司等,产品类型有浓缩汁、果汁、果脯等,产品在全国均有销售,并出口(浓缩汁)至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1.3 农业科技促进产业发展

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等以热带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农业科研单位及相关经济作物推广站等,经过几十年的热带水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鉴定评价、良种引进、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通过良种推广、栽培技术改进与示范、技术培训和服务等,对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了热区经济产业的发展。

2 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地域造成的问题

云南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壤肥力偏低,果园灌溉设施、种植技术落后,极端天气对产量影响较大;新发展的水果基地也多为生荒坡地或果园替代整治而成,灌溉设施得到提升,但因土壤肥力低、投入资本大、周期长等,影响果品的质量和产量。果园的现代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云南省水果单产低,优果率不高,受雨水影响的大小年现象突出[17]。

2.2 种植分散,龙头企业少

一是云南省热带水果种植多为分散种植,即使是第一热果——香蕉的种植业也存在此问题,多以农户种植为主,规模小,大部分农户尚未纳入产业经营化体系,现有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7]。 二是龙头企业少,生产及运营缺乏有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网络,产业发展仍然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经营管理不规范,标准化水平不高,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低[18-20]。

2.3 农业科技投入不够

云南热带水果种植技术较低,种植者多数依靠经验进行生产,单一追求高产,种植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低,专业从事热带水果栽培、品种选育、产品采后加工处理、技术推广与相关理论研究的人员较少,基础性研究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满足生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要,导致栽培规模小而散,栽培技术水平低下,果园投产率低,单位面积产量及商品率低。而果园病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如2018年香蕉栽种面积比2015年减少1.7万hm2,减少16.6%,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2.4 产品深加工技术不够

虽然加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消费习惯和科技投入的影响,热带水果以鲜销为主。在深加工方面,产品多集中在芒果、甜橙及其他水果果汁类,以及部分脆片、果脯,市场上有品牌的产品不多;加工龙头企业偏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上产品类型单一,未能多元化,使得水果价格不稳定,这不利于热带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稳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2.5 良种苗木缺乏

沒有健全的水果良种苗木体系,水果苗木基本靠外调和本地再繁殖进行扩大种植,缺乏规模化组培苗和脱毒苗木的生产,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3 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利用地理优势,实现热带水果“错峰”上市

结合云南热区地势高差大、气候类型丰富的特点,加大优良品种区域适应性栽培研究,因地制宜搭配水果早、中、晚熟优良品种,形成产品不同季节成熟,“错峰”上市的产销格局,实现周年供应市场的增收目标。

3.2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严格栽培标准

充分利用各研究所、高校、相关热带水果研究单位、经济作物推广站等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力量,加大良种引进、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加大对种植户进行栽培知识、技术培训和服务,通过标准化栽培的示范与推广,严格要求热带水果生产与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与产量。

3.3 加大品牌打造,树立云品名果

通过查询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发现,云南生产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中也有多个产品(香蕉、芒果、荔枝等)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然而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却出现知名度高但品牌度低的尴尬局面。因此,要借助云南省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突出高原特色,充分挖掘本地资源,选育出品质优良、适应当地环境的特色品种,打造云南热带水果品牌;二是建立标准化热带水果生态园、示范园,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生产出更多符合国家“三品一标”的高档水果,占领高端市场。

3.4 加大产品加工研究,打造多元化产品

云南热带水果资源丰富,加工业发展潜力很大,促进加工装备升级,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按照中央“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支持重要农产品生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有原料、有企业、有科技、有相关配套服务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加大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农产品深加工研究,多元化开发产品,尤其是加快热带水果附加产物如香蕉假茎、叶等的利用,延长加工链条。

3.5 发挥互联网优势,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行业的投资周期较长利润低,目前我国传统农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 2%~8%,利用“互联网 + 农业产业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资源跨界、跨域和跨时的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对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升级,实现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21]。另外,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可以提高农业技术的宣传效率,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逐渐走向现代化[22]。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特点,教农民学习掌握互联网技术,通过开网店、直播等方式,能在最短的时间将农产品出售[23]。总之,“互联网+”技术能够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推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热带水果产业农业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优势。

参考文献

[1] 吴禹江.高原特色农业战略背景下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326-327.

[2] 李继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6):14-15.

[3] 刘光华,罗心平.云南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40-343.

[4] 刘建玲.热作产业形势分析报告集(2016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7-4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果、香蕉、芒果、菠萝、荔枝、柑橘[DB/OL].(2011-01-01)[2018-12-31].http:∥zdscxx.moa.gov.cn:8080/nyb/pc/search.jsp.

[6] 云南省統计局.云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140-141.

[7] 周昆华,张剑波,李正平,等.浅谈云南山地芒果产业发展[J].热带农业科技,2018,41(3):32-34,39.

[8] 俞艳春,黄家雄,陈于福,等.云南香蕉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1(4):4-7.

[9] 赵俊,刘跃明,冯稚进,等.云南省柑橘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分析[J].云南农业,2018(1):40-41.

[10] 尼章光,陈于福,解德宏,等.云南芒果产业发展规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3):89-94.

[11] 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等.云南省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学学报,2014,4(1):60-63.

[12] 罗心平,魏团仁,吕玉兰,等.云南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需求调研报告[J].热带农业工程,2010,34(4):62-69.

[13] 张惠云,高贤玉,王跃全,等.云南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思考[J].热带农业科学,2019,39(3):115-119.

[14] 冯稚进,赵俊,代建菊.云南省香蕉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分析[J].云南农业,2019(1):42-44.

[15] 赵俊,代建菊,冯稚进,等.云南水果绿色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云南农业,2018(10):92-93.

[16]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获证产品目录动态查询[DB/OL].[2014-02-19].http://www.greenfood.agri.cn/xxcx/wghncp/cpcx/.

[17] 李跃琼,赵俊,道金荣,等.云南水果产业发展初探[J].云南农业,2017(7):61-63.

[18] 陈厚彬,庄丽娟.关于促进我国荔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1(1):14-15.

[19] 江小凤,张俊,吴小龙.中国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吉林农业,2011(3):9,38.

[20] 齐文娥,陈厚彬,彭朵芬,等.中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8):169-174.

[21] 孟萍莉,董葆茗.“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产业链中关键链环的析取与升级[J].农业经济,2019(11):20-21.

[22] 陈谦.浅析“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J].新农业,2020(1):69-70.

[23] 冯立建,王涛.互联网推动农业生产与销售[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71.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发展现状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