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蔬菜优势产区培育路径

2021-03-01张玉晏莉霞谭明明邓慧君杜晓宇李海龙周凤蓉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培育蔬菜

张玉 晏莉霞 谭明明 邓慧君 杜晓宇 李海龙 周凤蓉

摘要 在分析南充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心、三园、三基地”现代蔬菜产业集群建设方向,围绕“科技孵化中心、社会化服务中心、市场流通中心,产地物流加工园、美味川菜加工园、蔬菜主题公园,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基地、特色优势蔬菜外销基地、美味川菜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内容确立20项重点工程,为南充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路径。

关键词 蔬菜;优势产区;培育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3-022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3.061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in Nanchong, the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of “three centers, three parks, and three bases” is proposed. 20 key projects are established surrounding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Technology Incubation Center, Social Service Center, Market Circulation Center, Origin Logistics Processing Park, Delicious Sichuan Cuisine Processing Park, Vegetable Theme Park, Fresh Vegetable Guarantee Supply Base, Special Advantage Vegetable Export Base, Delicious Sichuan Food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Base”. It provides a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in Nanchong.

Key words Vegetable;Dominant producing area;Cultivation

蔬菜作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选择投资周期短、农民带动广泛、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蔬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南充“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和助推农民脱贫奔康的产业支撑极,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现状与主要问题

1.1 产业现状

1.1.1 保供增收穩步提升。南充有2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5个四川省蔬菜(食用菌)重点县、3个四川省花椒重点县、4个四川省辣椒重点县,是承担成渝周边城市鲜食蔬菜应急调控的重点区域。201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5.3万hm2、总产量372万t。其中,商品蔬菜种植面积4.7万hm2、产量230万t,本地产鲜食蔬菜在本地市场的综合供给率达57.7%,较去年提高6.1%;外销韩国萝卜、南瓜、莲藕等生鲜蔬菜和冬菜、榨菜等加工原料蔬菜180余万t。

1.1.2 初步形成优势产区。全市形成了以嘉陵江沿岸冲积平坝区为重点的20万t冬季鲜食叶菜、50万t韩国萝卜外销优势区;以西充、顺庆、嘉陵为重点的10万t食用菌外销优势区;以顺庆、高坪、嘉陵、阆中、蓬安为重点的6 666.67 hm2南充市主城区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区,以“南充冬菜、阆中泡菜、仪陇榨菜、西充辣椒调味品”为重点的8 000 hm2加工蔬菜原料优势区,以高坪、嘉陵、营山、西充为重点的13 333.33 hm2九叶青花椒优势区。

1.1.3 现代设施广泛应用。全市以创建中、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脱贫奔康产业园为契机,坚持标准化建基地,围绕现代化配设施。2010年以来,全市新建田、水、路、电“四网”配套的“万亩现代蔬菜产业基地”5个共4 133 hm2,新建蔬菜生产大棚800 hm2、智能温室大棚6.7 hm2、集中育苗场133.3 hm2、水肥一体化设施3 866.7 hm2。专业蔬菜基地机械化利用率、水肥一体化灌溉率、病虫害绿色防控率分别达到63.7%、31.2%、100%。

1.1.4 经营模式灵活多样。全市4.7万hm2商品蔬菜基地,“龙头企业+基地+小业主”返租倒包经营806.7 hm2,占1.73%;“合作社+基地+种植能手”托管经营633.3 hm2,占1.36%;“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基地”承包经营8173.3 hm2,占17.51%;“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订单产销3.2万hm2,占68.79%;农户自主经营4 953.3 hm2,占10.61%。推动了全市蔬菜基地的多元化建设、专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

1.2 发展优势

1.2.1 消费需求量大。南充位于川东北6市的中心地带,地处成渝两小时经济圈,该区域县级以上城市鲜食蔬菜常年需求量在1 000万~1 200万t。南充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常年鲜食蔬菜需求量50万t以上,本地产蔬菜在主城区的市场缺口达28.7%~56.4%,其余6县(市)的市场缺口达40%。本地加工企业蔬菜原料需求超过120万t,市场需求广泛。

1.2.2 生产条件优越。南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5.8~17.8 ℃,1月均温5.0~6.9 ℃,7月均温26~28 ℃,无霜期290~320 d,≥10 ℃活动积温4 800~5 700 ℃,年日照时间1 266.7 h。南充地表水系发达,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河流约20条,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2.0%。全市河谷坝状地貌占幅员面积的3%,适宜蔬菜种植的耕地达20万hm2。

1.2.3 效益风险极低。蔬菜生产周期短、投入产出快,生产周期叶菜40~90 d、根茎类60~90 d、豆类90~120 d、瓜类120~150 d、茄果类150~180 d,换茬转型和资金回收快。常年产地蔬菜批发产值大棚“番茄+黄瓜”种植模式30.0万~37.5万元/hm2、露地叶菜18万~27万元/hm2、韩国萝卜18.0万~22.5万元/hm2,单位面积产出效益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强。

1.2.4 市场体系健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南充现代物流园区为中心,97个大型社区农贸市场、157个鲜食农产品连锁店为纽带,11 700余个固定蔬菜销售摊位(专柜)为基础,“互联网+”电商直销、“基地+超市”订单销售、“基地+宅配”私人订制和蔬菜加工企业应急收购为补充的鲜活蔬菜营销体系,蔬菜日鲜销能力1 500~2 000 t[2]。

1.3 主要问题

1.3.1 品种结构性不合理突出。2019年,全市商品蔬菜中韩国萝卜等外销型蔬菜占28.3%;芥菜等加工蔬菜占43.5%;苕尖等销往周边城市的叶菜类超过15万t,占6.5%;销往本地市场的生鲜蔬菜不足30万t,仅占南充总需求量的52.5%~60.0%,尤其茄果类、瓜类、豆类种植面积小,本地产供给率低于40%。

1.3.2 基地生产加工设施滞后。2019年,全市商品蔬菜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覆盖率10.8%,专业蔬菜基地大棚等保温设施、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施、全程机械化设施利用率分别为7.5%、25%、5%,具有采后处理设备的业主占4.2%,鲜食蔬菜商品化处理量不足20%,流通上市耗损率在20%以上。

1.3.3 基地职业菜农严重匮乏。2010年以来,全市超过4 000 hm2城郊专业蔬菜基地被城建征占,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2万余户菜农改行或进城务工。至2019年,全市累计新建专业蔬菜基地5 200 hm2,培育职业菜农482个,其中,从事过蔬菜生产的仅占33.2%,新建基地留守的农村劳动力缺乏技术。

1.3.4 规模经营新增成本较高。蔬菜规模经营新增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的30.7%~63.8%,平均为39.5%,其中,支付农民土地租金占4.3%~13.1%,平均为6.0%;支付农民务工、科技服务及营运管理人员工资占16.7%~56.8%,平均为33.5%,农民务工、科技服务及营运管理等支出大幅降低了业主利润。

2 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

2.1 发展思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3],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载体,构建蔬菜生产发展体系、市场流通体系、质量安全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推动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南充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围绕“三心、三园、三基地”建设,把南充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蔬菜产业集群[4-5],形成乡村发展新动力、农民增收新机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6]。

2.2 產业布局

2.2.1 产业结构布局。根据区位条件、资源承载力及产业发展现状,全市整体形成“三心、三园、三基地”现代蔬菜产业集群新格局,即科技孵化中心、社会化服务中心、市场流通中心;产地物流加工园、美味川菜加工园、蔬菜主题公园;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基地、特色优势蔬菜外销基地、美味川菜原料生产基地。

2.2.2 品种结构布局。

(1)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基地。主要种植秋春季马铃薯,大白菜、油菜薹等白菜类,结球甘蓝、花椰菜等甘蓝类,莴苣、上海青等绿叶菜类,四季豆、豇豆等豆类,黄瓜、丝瓜等瓜类,番茄、茄子等茄果类,洋葱、大蒜等葱蒜类蔬菜。

(2)特色优势蔬菜外销基地。主要种植韩国萝卜、蜜本南瓜、莲藕、菜用玉米、保健薯等货架期长的品种,食用菌、芦笋、苕尖等特色品种,芦溪寸金黄瓜、阆中竹根姜、河西胡萝卜、顺庆韭苔王等地方品种。

(3)美味川菜原料生产基地。主要种植芥菜、青菜、榨菜、二荆条辣椒、九叶青花椒。

2.2.3 市场结构比例。本地市场、外地市场销售量分别占生产总量的40%、60%。

3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3.1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建设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

3.1.1 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以培育现代蔬菜产业园为方向,坚持田、水、路、电“四网”配套标准建基地,按照育苗工厂化、基地标准化、全程机械化要求配设施,推进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基地和特色优势蔬菜外销基地建设;围绕“南充冬菜、阆中泡菜、仪陇榨菜、西充辣椒调味品”加工类型,推进美味川菜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以水肥一体化灌溉管道和田间贮水池、贮肥(沼液)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棚设施、病虫绿色防控设施和发展小型耕作、定植等生产机械为重点的生产设施建设。

3.1.2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支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蔬菜优势产区乡镇级农技公益性服务建设,村级劳务公司、营销(田间管理)职业经理人培育。推行蔬菜产业财政扶持项目社会化购买服务,健全基地生产农资统供、技术统训、生产统管、品牌统用、市场统销“五统一”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农机、植保、农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3.1.3 培育特色优势品牌。选择口感好、品质优、产品稀、消费者喜欢的本地土特蔬菜品种和加工产品,突出“有机、绿色、生态”等公用健康品牌,加强绿色(有机)认证、农业部名特优新产品认定和地标产品(商标)、企业商标创建。大力推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绿色(有机)标识”组合用标,以特色品牌提高市场份额,促进产业增效[7]。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蔬菜博览会、中国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西博会等国、省展销会,多途径提升本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3.1.4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重点工程。

(1)现代蔬菜产业园创建项目。培育1个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顺庆渔溪)、2个市级现代蔬菜产业园(阆中彭城、高坪走马)。

(2)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基地建设项目。新建基地2 000 hm2(其中顺庆266.7 hm2、高坪400 hm2、嘉陵600 hm2、阆中333.3 hm2、蓬安400 hm2)。

(3)特色优势蔬菜外销基地建设项目。新建基地2 000 hm2(其中顺庆133.3 hm2、高坪266.7 hm2、嘉陵466.7 hm2、阆中466.7 hm2、南部266.7 hm2、蓬安133.3 hm2、西充133.3 hm2、营山133.3 hm2)。

(4)美味川菜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新建基地4 000 hm2(其中高坪400 hm2、嘉陵800 hm2、阆中800 hm2、西充1 600 hm2、仪陇400 hm2)。新建花椒基地3 666.7 hm2(其中高坪1200 hm2、嘉陵333.3 hm2、西充400 hm2、营山1 733.3 hm2)。

(5)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顺庆渔溪、阆中彭城、高坪走马分别培育具有跨区域作业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组织3个(含农机、植保、农资服务),村级劳务公司各1个,营销(田间管理)职业经理人各10个。

(6)品牌创建项目。新培育蔬菜地理标志商标1个、名特优新产品5个、企业商标20个,绿色(有机)产品销售占比50%,品牌营销占比90%。

3.2 促进生產要素聚集,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

3.2.1 推进科技孵化中心建设。依托省、市蔬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组建南充现代蔬菜产业科技创新与孵化中心,增强科技研发源动力。建设集人才培训、信息服务、成果中试、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农业科技转化中心,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村(合作社)4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示范户—农户”成果转化机制。

3.2.2 推进成果展示基地建设。大力实施蔬菜“三新”技术示范工程,加强茄果类、瓜类等错季生产品种,芥菜、二荆条等加工类品种,芦笋、阳霍等特色鲜食品种,南瓜、保健薯延后上市品种的展示,搞好优新品种贮备和生产品种轮换。加强茄果类蔬菜成树越冬延后采收栽培、叶菜类蔬菜夏季降温栽培等增效技术展示。搞好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的应用示范。

3.2.3 推进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基地+市场”产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注重基地生产和市场供求的动态监控,通过大数据引导业主安排生产计划、合理布局品种,增强“菜篮子”产品的区域保障性供给和应急供给能力。构建农情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及时发布产地供给信息,通过远程诊断及时提供病虫防治、肥水管理等田间管理技术。

3.2.4 促进生产要素聚集重点工程。

(1)科技孵化中心建设项目。组建南充市蔬菜产业创新团队、蔬菜成果转化中心,完善顺庆渔溪、高坪走马、高坪青居、嘉陵河西、嘉陵李渡、阆中彭城、阆中五马、蓬安锦屏、蓬安利溪乡(镇)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2)蔬菜“三新”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在顺庆渔溪建成13.3 hm2蔬菜“三新”技術成果展示基地、农科教实践基地和新型主体培育基地;在高坪走马、阆中彭城分别建成33.3 hm2蔬菜“三新”技术成果展示基地。

(3)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化科、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蔬菜产销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市农业经济作物管理站、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充市蔬菜产业创新团队、乡(镇)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农情信息服务共享平台。

(4)市场流通中心建设项目。在顺庆渔溪、高坪走马、阆中彭城分别建设1个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在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蔬菜流通信息网络中心和蔬菜应急调控中心。

3.3 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

3.3.1 实施美味川菜加工园建设。加快传统腌菜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本地企业的培优扶强,延长补齐壮大产业链。深挖南充传统腌菜文化,推动高坪青居“南充冬菜”文化博览园建设。围绕“南充冬菜、阆中泡菜、仪陇榨菜、西充二荆条调味品”四大加工类型,加快传统工艺与现代设施耦合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速现有企业的技改扩能和新产品开发,提升蔬菜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

3.3.2 推进产地物流加工园建设。立足特色优势蔬菜和鲜食保障蔬菜产地,搞好采后预冷、清洗、分拣、包装、储藏、保鲜为主的初加工,推广净菜上市,注重速冻蔬菜、保鲜蔬菜、蔬菜汁、蔬菜粉等产品的加工技术开发,通过延长产品货架期降低市场风险。加强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畅通产地与市场的流通渠道,积极构建蔬菜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体系。

3.3.3 深入蔬菜主题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多元化功能型蔬菜基地建设,近郊蔬菜基地可兼顾发展特色采摘、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城郊体验农业,嘉陵江沿岸蔬菜基地以内河湿地保护、新型品种布局、园艺景观营造、乡村游乐活动促进蔬菜主题公园建设,营造“体验三农生活,品尝农家味道,带走农业产品,欣赏田园风光”的独特“乡村风情”农旅融合产业形象。

3.3.4 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重点工程。

(1)美味川菜加工园建设项目。在阆中、仪陇、西充、高坪各建成美味川菜加工园1个,年加工能力超过20万t;在高坪建成花椒精深加工园1个,年加工能力超过1万t。

(2)产地物流加工园建设项目。在顺庆渔溪、高坪走马、阆中彭城蔬菜基地建设日处理能力超过1 000 t的田头商品化处理中心、500 t的田头预冷仓储中心和200 t的冷链物流中心,日交易量超过150 t的产地交易中心。

(3)蔬菜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在顺庆渔溪、阆中彭城分别建设1个菜文化体验园,在高坪青居建设1个“南充冬菜”文化博览园。

3.4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

3.4.1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引导青年农民、返乡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创办发展蔬菜产业的农民合作社、农民企业等。加强科技培训和实用人才认定管理,努力打造一支符合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4.2 培育本地农民产业园。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协会组织、科技支撑、金融支持的运行机制,培育扶持一批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一批具备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专业化新型农民或农业产业工人;支持一批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中建立农民蔬菜产业创业园,最广泛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3.4.3 推广多元化经营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成为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小业主”返租倒包、“销售龙头+农户+基地”订单产销、“合作社+基地+种植能手”托管经营等模式,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和合作方式。充分发挥财政、项目资金牵引作用,撬动工商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蔬菜产业发展。

3.4.4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工程。

(1)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50个,顺庆渔溪、高坪走马、阆中彭城蔬菜基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达90%以上。

(2)农民产业园创建项目。在顺庆渔溪、阆中彭城、高坪走马分别建设1个现代蔬菜农民产业园,入园农民达到30户。

(3)联农带农机制创新项目。顺庆渔溪、高坪走马、高坪青居、嘉陵河西、嘉陵李渡、阆中彭城、阆中五马、南部盘龙、南部石河、蓬安锦屏、蓬安利溪等蔬菜基地联农带农经营模式覆盖率达80%。

3.5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

3.5.1 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执行绿色(有机)质量标准体系,编制发布主要蔬菜品种绿色(有机)生产地方标准,建立过程可视、质量追溯、专家服务、价格发布、市场需求等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县农产品质检中心、乡镇质检站、企业检测室三级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加强产品“二维码”质量追溯和绿色(有机)标识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监管机制[8]。

3.5.2 构建品牌农业市场营销体系。引导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跨区域性、农业产业特色的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增强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能力[9]。加强绿色(有机)蔬菜网上展厅建设,推进蔬菜分级和规格化包装,综合运用“互联网+”、会员营销、高端配送、订单直销、农超对接等营销方式,提高绿色(有机)高端蔬菜市场水平,解决“卖菜难”问题。

3.5.3 构建风险防范政策支撑体系。制定稳定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健全财政投入“菜篮子”民生项目的稳定增长机制。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打底、特色农产品保险扩面、农业风险基金补充”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降低蔬菜市场和自然风险。强化“菜篮子”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蔬菜生产能力建设和应急保供能力纳入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和基地乡镇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内容。

3.5.4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重点工程。

(1)绿色(有机)标准制定项目。制定发布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标准10个、产品质量标准10个。

(2)质量安全速测中心建设项目。在顺庆渔溪、高坪走马、嘉陵河西、阆中彭城建设50个产地蔬菜质量安全速测室,产地蔬菜质量检测率达100%。

(3)产销对接培育项目。在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分别设立5个南充本地产生鲜蔬菜批发专区,在南充市主城区20个大型超市设立产地蔬菜专柜,在50个社区农贸市场设立100个产地蔬菜专柜,在居民小区设立500个产地蔬菜专供店。

(4)蔬菜应急调控中心建设项目。在顺庆渔溪、高坪走马、高坪青居、嘉陵河西、嘉陵李渡、阆中彭城、南部盘龙、南部石河、蓬安锦屏等蔬菜基地培育100个南充市主城区鲜食蔬菜应急生产供给基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发改农经〔2012〕49号[A/

OL].(2012-02-22)[2020-03-25].http://jiuban.moa.gov.cn/zwllm/ghjh/201202/t20120222_2487077.htm.

[2] 冯方雄.南充市民“菜篮子”满满当当 月均供蔬菜超过10万吨[EB/OL].[2020-03-05].http://nc.newssc.org.

[3] 孟祥萍,于伟,张学锋.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推进吉林省玉米产业转型升级[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35):50-5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A/OL].(2018-06-20)[2020-03-25].http://www.moa.gov.cn/nybgb/2018/201806/201809/t20180903_6156696.htm.

[5] 牛坤.全面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步伐[N].太行日报,2020-03-13.

[6] 李洋.牵住产业“牛鼻子”——山西运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见闻[J].农村工作通讯,2020(2):45-51.

[7] 杜晓宇,张玉,晏莉霞,等.南充蔬菜产业持续发展探索与实践[J].中国蔬菜,2019(3):12-15.

[8] 黄毅.国际有机农业区域产业发展论坛在西充召开[N].企业家日报,2015-10-24(2).

[9] 劉依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构建我国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的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7):153-156.

猜你喜欢

培育蔬菜
蔬菜“涨疯”,咋了?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蔬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