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021-03-01杨学平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育人

□杨学平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现代人才培育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本文基于“三双”现代学徒人才培养硬体构建与软体构建,指明了未来校企合作的学徒制发展图景,创建了科学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从本质角度实现了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以期为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一、引言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校企合作,要求企业的师傅将工作经验传给学生,实现学生的人才培养,旨在创新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近年来,我国重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制度,这意味着现代学徒制逐步趋于完善,成为人力资源研究的重点。与常规的高校人才培养不同,现代学徒制强调的是工作经验的积累,要求学生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企业和高校的结合,必要时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计划。

(一)学徒

“学徒”可从不同视角如目的、学习方式、身份、成本与效益及规范方式去界定。学徒的最本质属性是学习一门技术技艺手艺。在这里,应该区分“学徒”与“学生”概念的异同。总的来说,都是知识技能的受体,是参与学习的主体。

(二)学徒制

根据学习时间的长短,“学徒制”大致分为四种形式:首先是一年学习,该阶段只能学习基础知识;其次是二年学习,该阶段初步接触工作实践;随后是三年学习,学生跟随师傅学习技术;最后是四年学习,学生熟练掌握了基本技术。根据不同的依据和标准,可以将学徒制进行不同形式和种类的划分。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现代学徒制是较传统学徒制而言的,现代学徒制的“现代”虽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但与历史学上的时代划分有所不同。概括地讲,现代学徒制是由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的,是企业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现代学徒制”从表面和本质上说明了学徒制是指一种基本的职业教育制度。表面是字面词义的结合,实质则是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双元制,目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特殊性要求,以学校企业合作作为根本,纳入国家职业教学教育发展战略的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根本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结合到职业教学教育中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体制。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双”人才培养硬体构建

1.办学双主体。从宏观角度来说,学校与企业都属于教学的主体,两者都有能力进行学生的教学,不同的是,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基础知识,而企业教学的核心是工作技能。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其教学过程都必须做到全身心投入。现代学徒制模式表现出了显著的教学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汇集了两者的教学力量,两个培养主体、两支培养队伍、两个培养阵地,共同参与职业教育过程。双主体办学不仅是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是新的治理模式。

2.育人双导师。在学校教学角度,其需要筛选优秀的教师骨干去开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而企业的教学角度,需要做的是提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双方共育行业人才。现代学徒制模式既需要企业的支持,也需要高校的帮助,优秀人才的培养并非是高校自己的任务,其也是社会赋予企业必要的责任。所以,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开展需要两个老师,一个主管文化知识的掌握,一个负责实践技能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切实实现双导师育人的教学目标。

3.学员双身份。为了进一步确保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顺利实施,学员与校企需要签订合理的协议,学员需要保证认真学习,而校企需要做到认真教学。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学员表现出了多重身份,首先是学员身份,其需要缴纳一定的学费;其次是员工身份,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去分发酬劳。现代学徒制模式中,学员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既获得了知识的学习,又强化了专业技能,这也是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特点。

(二)“三双”人才培养软体构建

1.管理双运行。充分结合双层运行管理机制。校企围绕人才培养建立双层管理机制,校企之间协调机制,双层运行管理机制有力保障了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为此,学校在试点之初就极为重视校内校外两个队伍建设,为每个学徒配备校内一个教师,校外一个师傅,实行双导师育人。

2.教学双互置。现代学徒制模式中,需要实现学习情景与工作场景的互置,而不是将岗位教学和书本教学混淆。换句话说,学校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为学生塑造的是学习情景,而企业教学需要重视实践教学,此时塑造的是工作场景。当前来说,只有确保学生学习情景与工作场景的互置,才能改善教学质量。采用教学情景工作化、工作场景教学化的“双渗透”原则,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功能。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企业教师和师傅学习教学原理实现教学互置。

3.支撑双体系。岗位要点与教学评价双体系课程支撑。建立岗位知识要点库,开发校企教材学材,建设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如学徒可登录云课堂、慕课等手机APP自主学习岗位知识要点。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学徒考核评价标准,并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分配学徒工作态度、实训表现、理论考核成绩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所占比重。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由双导师和行业、企业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对学徒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三、“三双”人才培养成效

(一)建立有效基本机制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建立工作机制及管理制度,创办对应组织管理机构与工作领导小组,并签订人才培养相关协议,规范明确双方责权,成立学校企业为主导、校企互利、双层运行、协议约束,动态协调的运作机制。例如建立师带徒制、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人才培养协议书、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来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模式。

(二)保障质量有效提升

现代学徒制采用工学交替进行教学,校内教师可在企业课堂开展专业理论教学,企业师资在企业工作场景开展情景教学,并且企业师傅带徒弟开展相应的岗位实践。此外,学生登录岗位技术技能要点库学习、创新知识点,查看任务点完成情况。开展情景教学和自主学习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区别于技能培训班,它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一种制度化的职业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从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结合目前学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特殊性,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共同培养高质量高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三双”人才软体硬体结构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对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魔术师的学徒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