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婴儿肠绞痛那些事

2021-02-25河南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肠病乳糖月龄

●河南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据统计,全球约5%~20%的婴儿有肠绞痛——固定于夜间的某一段时间哭闹,发作时肚子鼓鼓的,好赖都哄不好,搞得年轻父母手足无措、焦头烂额。

婴儿肠绞痛属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消化道症状或症状群,患者常无生化及结构性异常,人群患病率高。其常见症状包括总体消化不适、溢奶或吐奶、腹绞痛、便秘、腹泻等。

功能性胃肠病的婴儿特点:①生长发育一般正常;②不能用结构或生化异常来解释;③出生后1~2 个月即开始出现,6 个月以后发生频率和程度有所降低,1岁后逐渐消失;④有时是对内部/外部刺激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

婴儿肠绞痛是什么

婴儿肠绞痛是指婴儿早期出现的长时间哭闹和难以安抚的一种行为综合征。发病的主要特点:

1.难以安抚、过分哭闹、痛苦状皱眉、脸红、膝盖蜷曲至胸部、声音尖锐、握紧拳头、过分排气;

2.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下午、晚上加重;

3.男女发病率相等;

4.与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胎龄或社会经济状况无关。

一到半夜就哭闹不安的肠绞痛,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机制能完全描述此病。一般认为,肠绞痛不仅是消化问题,也与多种心理因素有关;胃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是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黏膜免疫、炎症功能及肠道菌群改变和肠神经系统调节改变、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遗传因素均参与了其病理过程。

除了宝宝痛苦,父母焦头烂额外,研究还发现,婴儿期肠绞痛患儿10年后发展成经常性腹痛的风险增加11 倍;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增高;在学龄前和学龄期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与多动冲动、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细运动和大运动发育落后。

如何判断哭闹不安的孩子是不是婴儿肠绞痛

评估哭闹的婴儿时,医生应进行彻底的病史和身体检查,以评估潜在医学疾病,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婴儿肠绞痛的特点是基于婴儿哭闹行为的特点:突发的、无法安慰的哭闹;常伴有肢体语言,即膝盖弯曲、握紧拳头及面部扭曲(常常通红),表现出痛苦的体态。诊断婴儿肠绞痛时,应先排除器质性疾病。

罗马标准是目前关于功能性胃肠病分类最全面且不断更新的标准。2016年发布的罗马Ⅳ标准提出:婴儿肠绞痛的诊断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症状开始和停止时小于5月龄;②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的长时间哭闹、烦躁或易激惹,看护人无法预防或安抚婴儿;③无生长发育受限、发热或其他疾病的依据。

警惕那些被误诊为肠绞痛的哭闹

临床中需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小宝宝哭闹都是“婴儿肠绞痛”,要注意鉴别诊断。

案例:女孩,2月龄,反复哭闹一周,大便泡沫状,3~4 次/天,小便正常。外院按“肠绞痛”治疗,无好转。

精神反应一般,神志清,呼吸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异常包块,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

血常规:WBC 4.27 × 109/L,L40.3% ,N52.5% ,CRP<0.5mg/L;ESR、尿便常规正常,尿培养见肠球菌生长;肝肾功能、心肌酶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腹部彩超未见典型肠套叠及肠扭转声像图,阑尾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脑电图未见异常。

最后诊断:泌尿系感染。

面对哭闹不安的小祖宗,家长们可以做些什么

肠绞痛患儿的家长常常身心疲惫,对家长适当的心理疏导是目前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家长们一定要知道:婴儿肠绞痛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的表现,并非由于某些疾病或父母忽视引起。同时,由于婴儿肠绞痛机制不明,目前的处理措施主要是改进护理和喂养,药物、益生菌及其他治疗的效果有待观察研究。

改进护理:①婴儿按摩可明显改善母婴间的互动,并能减少婴儿哭闹;②肠绞痛抱,即在婴儿腹部施加一定的压力;③给予婴儿更适当的护理,包括减少过度刺激,增加更有效的抚慰。

改进喂养:①继续母乳喂养,可建议母亲规避变应原饮食后继续观察;②人工喂养儿可更换特殊水解配方奶;③乳糖不耐受的患儿使用去乳糖配方奶,但乳糖的影响值得质疑;④不建议通过改用大豆配方奶来缓解婴儿肠绞痛。

药物治疗:①曾经被尝试用于治疗婴儿肠绞痛的抗胆碱能药物,因不良反应而被淘汰;②二甲硅油、质子泵抑制剂对治疗无帮助;③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益生菌在预防婴儿肠绞痛方面比安慰剂有效;④中医按摩、针灸疗法等效果尚未获得肯定。

总之,婴儿肠绞痛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出生后6周为发作高峰期,12 周后发作减少,大多数婴儿可在5月龄完全恢复。我们能做的是:时而治愈,时而缓解,时而安慰。

猜你喜欢

胃肠病乳糖月龄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5月胃肠病预防须知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