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站牌式”索引的交接班管理

2021-02-25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杜岳凡天津华电南疆热电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班前会交班交接班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杜岳凡 天津华电南疆热电有限公司 杜 巍 朱 林

1 智能交接班管理的实施意义

规范的运行交、接班管理,将交、接班内容和流程固化,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形成多岗位交接班模板。通过采用流程化的交接班方式,规范交接班需要交接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提高交接班质量。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将缺陷管理、定期工作、运行日志等系统内置模块中需要交接的信息写入模板,自动采集汇总当班工作过程中的上级部门安排工作、运行重要操作、运行日志及运行方式变化、设备异常事件处理情况、缺陷发生处理情况、钥匙/操作工具/安全工器具借用、完好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自动生成交班内容。

通过智能交接班建设,可达到减轻运行人员交接班准备的工作量、保证交接班内容的完整性、避免交不清接不明情况等目的,从而彻底实现交接班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交接班过程的可追溯性,有效保障交接班工作的规范进行。

2 交接班管理系统功能

交、接班模块均应采用站点式导航、站牌式索引设计,将交班、接班所有各项工作流程、标准进行优化梳理,以流程再造的形式明确值班期间运行管理链条上各级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运行人员按照系统指引逐项完成交接班工作。各工作流程采用“站牌式”索引,对已执行工作环节、正在执行的工作环节、由于无权限工作环节、未完成工作环节进行区分展示,实现不同岗位运行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程一目了然,同时系统对运行人员的使用进行留痕,再次打开后,系统应自动进入正在执行节点,真正减少每一步不必要操作。应用视频监控分析技术与多媒体存储技术,对交接班过程进行影音留痕。

自动排班。提供自动排班功能,实现轮值方式的自动编排,用于不同部门的轮值方式不同或不同阶段更改轮值方式。为满足不同的管理模式及管理要求,应支持多种轮值方式,包括四值三运转、五值三运转、五值四运转等,交接班的时间段范围自行、灵活设置。

接班巡检。接班前二十分钟进行接班巡检,通过智能门禁、视频监控系统、蓝牙定位,记录接班巡检内容并实现定点监视签到。

交接班签到。交接班“签到”站点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签到信息实时传输至交接班大屏幕,人员到岗替班情况一目了然。系统提供签到签退监督功能,交接班人员执行上岗指纹签到制度进行确认,上传至平台存档,同时依赖评价功能对人员签到签退情况进行考核。开班前会时,可在平台中查看本班签到情况。交班时进行签退,班后会可在平台中查阅签退情况。

了解接班信息。接班需了解的运行方式、设备缺陷、异常事故、预计工作等生产信息利用网络技术自动生成,并在大屏幕上集中展示,使接班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

班前会。按照岗位汇报生产信息检查情况,依据系统自动汇总如未上班期间发生缺陷、日志、运行方式、调度信息等内容,手动插旗标注交代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可依据帮助进行选择或手动录入。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项自动汇总到交接班室大屏上。辅助值长召开交接班会,避免交代事项有遗漏。确保交接班前自动对运行情况进行汇总,确保值长等重要岗位班前对运行情况了解,确保运行情况交代不遗漏。通过视频监控对班前会进行留痕,避免交接不清、责任不明。运行部所有人员均有查阅班前会内容的权限。

图1 生产信息大屏展示

对口交接。通过智能运行平台,由交、接班值长共同指纹/密码(特殊情况下使用)确认进行交接班,同时生成固定值班人员情况说明。若存在人员换班情况,系统依据人员签到生成新的值班人员情况说明,值班表可由值长进行手动维护。交班前如存在未完成工作,需要添加备注信息或转移给其他班次后方能交班。

班后会。按照岗位总结当班工作情况,值长进行讲评。通过视频监控对班后会进行留痕,避免交接不清、责任不明。要求满足运行部所有人员均有查阅班后会内容的权限。

生产信息展示。通过大屏技术展示机组重要及日常重要参数。展示内容包括负荷曲线、NOx曲线、SO2曲线、天然气计划量、天然气剩余量、安全生产天数、年发电量、厂用电率。展示效果一体化、友好化且有科技感。

3 结语

规范管理交接班流程,一定要从在制度上做根本性的改变。达到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数据化的目标。创造性地开发站牌式索引来细化交接节点,值班员确认交接内容、大屏直观显示交接信息、严把交接过程并做到视频留痕,真正实现“五交清”“五不接”管理要求,使交接过程规范透明、高效优质。

猜你喜欢

班前会交班交接班
钢构建造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打造“四化”班前会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七有”开好班前会
“班前会”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大专实习学生参加早交班的效果分析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监护室护士交班模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