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0例川崎病患儿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析

2021-02-23邱立娟付晓艳马曙轩王孟键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凝凝血因子纤溶

邱立娟 付晓艳 马曙轩 王孟键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国内外学者[1-3]通过常规凝血指标分析川崎病患者体内凝血状态,但研究结论却不尽相同,提示单纯依靠传统凝血指标难以表明KD患儿凝血状态。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能快速、全面评价凝血功能的技术,可同时反映一期、二期止血和纤溶功能。现广泛应用于监测外科、产科和血液病患者的凝血功能[4-6],但目前关于KD患儿TEG变化特点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9月30日110例KD患儿的TEG检测指标及变化特点,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9月30日住院的KD患儿110例作为实验组,(纳入标准:①所有KD患儿的诊断均符合第7次世界小儿KD研讨会修订的诊断标准[7];②患儿于急性期(发病10 d内)就诊我院;③所有患儿自发病至入院检测前均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其中男74例,女36例,年龄1月~10岁,中位年龄2岁;对照组为60例同期住院的择期手术患儿,凝血功能均正常,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0月~4岁,中位年龄2岁。

2 检测方法

2.1 T E G检测:采用美国唯美血液技术公司HAEMON-ETICS TEGR5000血栓弹力图仪及其配套试剂(凝固法活化凝血检测试剂盒)进行TEG检测。TEG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角度(α角)、最大振幅(MA值)、估计的溶解百分比(EPL)、MA后30 min溶解百分比(LY30)和综合凝血指数(CI)。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上机操作,运行时间不少于40 min。

2.2 凝血三项检测:取枸橼酸钠抗凝全血2.7 mL,30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ACL TOP 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三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ib)。

2.3 血小板检测:采集患儿EDTA抗凝血2 mL,采用日本希森美康XS-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如表1所示,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儿凝血相关指标比较 如表2所示,两组TEG参数对比显示,实验组R值、K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α角、MA值、EPL、LY30和C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三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对比显示,实验组APTT和FI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结果对比显示,实验组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凝血相关指标比较( ±SD )

讨 论

KD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但目前不完全型KD的发病率逐渐增多[8],单纯依靠临床表现不利于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未经治疗患儿约有20%会损伤冠状动脉。因此,寻找适合临床诊疗该病的实验室新指标尤为重要。大量临床观察表明KD的发生、发展与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3,8,9]。高凝状态与血管内皮受损、血液流变学改变以及血小板、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异常有关,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9]。TEG不仅能以曲线图的形式,动态、准确、快速、完整地反映从凝血开始到血凝块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全过程,还具有标本用量少,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适于床旁检测等优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KD患儿中位年龄为2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67.3%),与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一致[10,11]。一般资料统计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数据显示:KD急性期患儿APTT比对照组延长,但两组PT无差异,此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论不一致。国外学者SAKURAI等[1]发现KD患儿治疗前PT、APTT延长。而CHEN等[2]的研究却提示,KD急性期患儿PT、APTT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国内阳明玉等[3]研究表明,KD患儿PT、APTT均比正常对照组缩短。可见单纯依靠传统凝血指标难以表明KD患儿凝血状态。本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R值5.00(3.98,5.90)min明显低于对照组5.90(5.40,6.90)min,R值表示凝血反应时间,降低提示KD患儿凝血因子活性增加。R值和PT及APTT均反映凝血因子功能,两者测定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检测原理有关:PT和APTT反映的是无血小板参与状态下的血浆凝固所需时间,但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与凝血因子是相互作用的,可能会导致PT和APTT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患者的整体凝血状态。此外,两者测定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关,如患儿虽然均处于急性期,但病程(1~10 d)长短不一,发病后用药情况也可能影响测定结果(患儿入院前用药多样,且多数病史未能说明药物名称或剂量,本研究未能进一步分析临床用药对于结果的影响)。KD早期进展过程中,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Ⅴ、Ⅹ、Ⅱ等)多数被激活,血管内皮损伤处引发血栓形成的过程会大量消耗激活的凝血因子,实验组患儿APTT延长考虑主要与此有关[3]。

K值和α角是一对相关联的指标,本研究数据显示KD患儿K值低于对照组,α角大于对照组,反映其体内FIB的含量和(或)功能增强。FIB不仅是一种凝血因子,还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KD患儿急性期全身炎症反应较重,FIB含量反应性增高,FIB升高可增加血浆和全血粘度,改变血流动力学甚至导致微血栓形成。

MA值表示血栓最大振幅,KD患儿MA值增大,反映其体内PLT计数和(或)功能增强。本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PLT为(346.56±126.26)×109/L高于对照组(206.15±48.74)×109/L,且高于PLT计数正常参考上限。早期研究表明[12],KD患儿在病程第2周其体内PLT开始增高,与血小板生成素增高有关。PLT数量增高的同时还伴随血小板的活化,KD患儿血管损伤后,内皮下基质暴露,PLT黏附、聚集,被激活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黏附因子,从而启动凝血途径,进一步加重体内高凝状态。

EPL和LY30是反映纤溶活性的指标,KD患儿EPL和LY30升高反映其机体存在纤溶失衡。国外研究表明[13],KD急性期患儿体内调节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因子失调。国内阳明玉等[3]的研究发现,KD患儿体内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儿童含量明显升高,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提示纤溶系统异常的分子标志物之一,与本研究结果一致。CI值是一个综合指标,KD患儿CI均值为3.24±1.32,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3),提示KD患儿体内处于高凝状态。

综上所述,KD患儿体内存在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异常共同导致的高凝状态。高凝状态影响患儿预后,早期发现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异常至关重要。但凝血常规对早期高凝检测存在缺陷,而TEG能系统地反映从凝血开始到血凝块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全过程。因此,对于怀疑KD但凝血常规在正常范围的患儿,应对比结合TEG结果进行分析。此外,通过动态监测TEG还可以检测血小板药物疗效,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因此TEG检测对于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适于在临床推广。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高凝凝血因子纤溶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