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2021-02-23郭艳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双减初中语文

郭艳

摘要:基于“双减”政策下,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提倡“减负增效”的教学模式,即需要减轻校内作业压力,以及校外培训压力,增强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初中语文教学为了更好地落实“减负增效”这一教学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予以充分利用,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来开展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在此,本文以“双减”为方向,探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办法,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给予有效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布置作业

前言

基于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下,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多是以成绩为目标来设计课后作业,更为重视关于课本内容的机械性背诵和抄写,而忽视了初中生实际身心发展特点,导致教师向学生设置的课后作业呈现极大的枯燥性和机械性,这种作业形式一方面会极大程度上遏制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繁重的学习压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如何在顺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课业内容巩固,进而帮助学生强化语文核心素养,也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方向。对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以作业为依托来强化知识点的巩固,使得学生能够对语文学科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要注重科学安排作业难度,指导初中生完成实践性质的作业,才会更好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初中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另外,也会让初中生体验到完成作业的乐趣,进而逐渐形成主动做作业的好习惯。

一、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不断落实。为了适应现阶段的改革,老师们也在寻找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以达成教学目标。但是老师们把完成教学目的,推进教學进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看的很重要,却忽略了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很好的做到设计和创新,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显得单一枯燥,大多用单纯的听磁带、朗读、抄写单词等方式等,缺少创新的课后作业设计。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是他们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起不到巩固学习的目的,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失去了课后作业的意义,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提升语文水平。有时作业过多,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让这成为一种负担。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第一,语文课后作业的内容,老师们都是统一安排,难度类型一样,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不符,这样就没有考虑到学生们优差水平程度;第二,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趣味性,脱离了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老师只注重课本内容,没有使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忽视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减轻机械作业负担,设计趣味化作业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师所布置作业主要为背诵、默写和抄写课本内容,这种形式的作业虽然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语文成绩,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观察和听说读写等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学需求。素质教育更提倡对学生减负,因此,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布置语文作业时,首先应该减轻学生的机械作业负担,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注重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之后,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型”作业,即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思维的碰撞,丰富和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作业乐趣。比如在要求学生品味“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这句话时,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让小组成员围绕这些话去深入分析,剖析藤野先生对鲁迅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深,让学生品味鲁迅语言如何于平淡之中娓娓道来。最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做好词汇摘抄,并利于课余时间去仿写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一改传统语文作业机械性的特点,赋予语文作业更多的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作业的积极性,使得语文作业的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二)注重作业素材选择,丰富设计内容

教师要注重对作业素材的合理选择,结合“双减”需求来优化设计语文作业内容,保证作业素材的丰富性、多元性和趣味性。在此,教师可以从多渠道、多途径入手来对作业内容进行开发,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开放型、讨论型、互动型作业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作业环境和作业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积极性,而且也会使得教师开展作业辅导的质量得到显著性提升。

例如:在开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古诗词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让学生机械性背诵、抄写等作业形式,而是要丰富和拓展作业设计内容,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多元属性。在此,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明确作业内容:“同学们,我们设计的作业内容主要与这篇古诗词的意境有关系。在这里,我们能不能通过语言描述的方法来说一说这首古诗词的意境何在?”此时,学生会根据所学内容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描绘,甚至有学生心血来潮,针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古诗词的意境做出了画面的描绘。

然后,教师可以丰富作业素材,引入作业延伸的形式,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这一诗词所呈现的情景和画面,让学生透过诗词描述的画面去想象年老的杜甫身居茅屋时的心情,让学生探究杜甫在个人窘迫之时为什么还能够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得学生学习能力、课堂作业完成兴趣以及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等都会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摆脱传统枯燥、单调的作业设计形式,减轻了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实现了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的落实。

(三)延伸教学内容,布置合作作业

初中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语文知识的巩固,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在满足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的负担问题予以充分考虑,让作业本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为此,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教师可以注重合作作业的布置,让初中生通过进行合作来高效地完成作业,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减少课业的负担,还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去科学转换作业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将其视为课外实践,不仅会有力促进初中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还可以让其开心、轻松去完成作业。

结束语

作业对于初中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布置作业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关乎着初中生的进步和成长。伴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时长,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思考和设计符合要求的语文课后作业,在减负增效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兴趣。对此,我们语文老师就要重视对学生作业心理的挖掘,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基础,并且选择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方式设计语文作业,调动起学生们的作业积极性,这样才会有效减轻初中生的作业负担,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储朝晖.“双减”需要教师的担当与能力提升[J].中国教师,2021(09):6-10.

[2]张英.落实“双减” 办“好教育”的学校行动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26):8-9.

[3]吴琳.五个“兼顾”:校长落实“双减”工作的应有作为[J].教育视界,2021(25):30-32.

[4]李伟平.落实“双减”,回归教育本真[J].教育视界,2021(25):19-21.

[5]师闻.中办国办印发“双减”意见 切实为学生减负[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8):1.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双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