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1-02-23王敏红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王敏红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具有难度的学科,不仅因为数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也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缺乏活力,学生学习压力大,并且也没有达到良好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效果。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于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双减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也不能仅仅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事实上,想要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能够有所提升。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于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从而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创建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兴趣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顾及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导致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进行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的知识很少。并且,虽然小学数学比起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来说,难度并不算高,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教师利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来堆砌课堂,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长此以往,自然缺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也难以提升[1]。而在双减背景下,这种满堂灌的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要求,想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只有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为此,教师首先可以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建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使得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部分内容时,由于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学生会觉得非常乏味,容易走神,为了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引入生活当中的案例,并且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案例,通过与生活案例的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特点,同时,还能够把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连续起来,当后续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图形,或者遇到相关的问题时,也能够自然回想起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开展学习,减轻繁重学习中的压力,真正在达到双减要求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合作能力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知识。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针对存在分歧的部分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并且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除了要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也需要适当的提供帮助。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并且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步了解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同的思维,进而在后续的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仅为数学课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减轻压力,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2]。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作业虽然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但是运用的方法却往往是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自然很难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双减背景下,题海战术显然并不符合双减的要求,同时,也使得作业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压力大的同时,也对于作业产生了抗拒感,就很容易敷衍了事,甚至直接抄作业。为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就应当适当降低作业是数量,精选习题,不仅要融入教学内容,也需要注重应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生活化的应用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探索和学习,更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式,从而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点燃学习兴趣,利用合作学习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并且对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在双减背景下,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莉.“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J].天津教育,2021(12):46-47.

[2]杜永瑞.提升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9):177-178.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探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