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阅读活动的重点及策略分析

2021-02-23谢丽玲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谢丽玲

摘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在某种程度上为扭转我国不良教育现状提供了强大助推力。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对于学生而言,“双减”政策的出台帮助他们实现了身心健康成长,使个人发展更加均衡;对于学校教学来说,老师可以借此契机来开拓教学维度,通过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以及理性设定目标来实现高质量教育。“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核心理念和策略方针并未改变,只是在明确学校为教育主阵地这一定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老师们的教育信仰和完成高质量教学的决心。当然,外部环境的改变多少也会影响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制定。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重新审视目标定位,梳理教学内容,明晰重难点,结合学生学情和环境背景来重构阅读教学体系。下面文章将对“双减”背景下小学阅读活动的重点及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阅读教学;重点及策略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践行语文核心素养比较关键的一个方面。“双减”政策出台后,大家对阅读教学又进行了重新認识,在内容、形式、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主要目的,那些不利于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因素自然会被剔除。“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应侧重于拓宽阅读活动维度,努力构建科学教学体系,重新设置具有“双减”内涵的课程模式,以实现最终教育目的。

一、解读“双减”

关于“双减”,《意见》中已明确了“减”的内容,既“减”作业负担,“减”校外培训负担。但这只是“事物”的表层,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禁会问:“既然补课不亦乐乎,为何还要禁止呢?”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念决定了当代人的行事思维。校外培训看似积极向上,其实是进一步分割了“人群”,清晰了阶级界限,“有能力”的家长或家庭会不遗余力地向孩子提供各种资源,“没能力”的家长或家庭只能被动地跟着形势走。“双减”的本质内涵其实是重新建立教育竞争秩序,归回公开、公正、公平,而非减轻课业压力这么简单。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个体,不是一个家庭,或集体。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激发或挖掘个体的天分,发现他们的偏好,并培养偏好,发展偏好,使“偏好”成为学生今后谋生的饭碗。用金钱和资源来绑架学生,用当代价值眼光去衡量未来的劳动力,用人情世故去评判孩子们的前途,是不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认同的,更会遭到口诛笔伐和唾弃。

深挖“双减”本质,明确《意见》内涵,对重新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体系,以及拓展教学维度,均将起到很好帮助。理性解读“双减”,正确认识“双减”,将有助于拓展阅读活动空间,有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帮助他们养成并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的习惯和能力。可以说,“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活动重点与策略分析

(一)统筹规划课内外阅读体系

课内外阅读体系的建立需由立德树人理念做指导,结合不同学段阅读要求和标准做统筹安排,深挖教材资源和内容价值,以教材作为主要载体,结合课外阅读材料。突出阅读活动中的德育元素,突出核心素养,突出家庭教育元素,突出亲子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阅读活动模式。以时间和空间为主要基本点,构建课内外阅读体系宏观轮廓。

(二)强调配套性阅读

“配套性”阅读的本质是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与自身特点和能力相配套的阅读环境和资源。从题材、主题、心理、兴趣、家庭环境、背景等方面出发,设计多维度阅读计划,向学生推荐符合他们实际学情的书单。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能够从宏观出发,融合德育与核心素养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限定尺度,规范标准和程序,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进行阅读,深刻感受书本知识和故事内容与实际生活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引导他们自行寻找课外阅读素材。

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为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孩子代表全世界儿童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一封“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倡议书,呼吁全世界为了母亲不失去儿子,妻子不失去丈夫,孩子不失去爸爸,要制止战争。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站在不同角度去品评内容,如站在维护人类和平的角度,站在爱国的角度,站在家庭情感的角度。这样,学生的阅读视野便会被打开,这也为后续亲子阅读活动的有效展开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构建阅读指导课程体系

阅读指导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有成熟阅读教学体系和专业的教师队伍来做支持,并强调课程层次性,以及内容的多角度性。结合“双减”原则,老师在构建阅读指导课程体系时必须能够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的活动环境,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学有所得”。交流分享是阅读指导活动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助于拉近学生间的距离,促进良好关系形成。而对于老师来说,课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培养阅读素养上。由此,我们可将课程划分成基础课程、能力训练、资源拓展三个方面。其中,基础阅读课程包括信息素养和阅读策略;能力训练包括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和思辨阅读;资源拓展主要是针对特殊题材文章所涉及,比如影视阅读和戏剧。

结束语: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教学模式,但核心理念和教育信仰是不会变的。正如文章前面所讲,“双减”的实质是使教育回归公平,让所有学生都享有受教育权利,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均分。现阶段,我们还无法保证不设置课外学习任务,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若要确保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时间上做出牺牲。但我们也不会肆无忌惮地占用学生课外时间,一切教学安排都会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健康、正直、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遵循学生自然发展规律来构建“双减”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体系。充分挖掘课外资源,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拓展阅读空间,将是接下来阅读教学的侧重点,通过拓宽维度来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阅读。

参考文献:

[1]龚河华.“双减”助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1(11):7-8.

[2]李平.“双减”落地  让教育回归本真[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10):39.

猜你喜欢

双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