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材图文科学性与教学问题例析

2021-02-23张荣英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插图课程内容初中化学

张荣英

摘要:教学插图是教师教学的第二语言工具,它以简单鲜明、直观清晰、生动风趣、形式丰富多样的风格特色,大大充实了教材内容,调动了学习者兴趣,拓宽了学习者眼界。掌握基础知识、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又带给师生们一种美的课程体验。

关键词:插图;教材;课程内容;初中化学

引言

对课本插图信息加以分析、总结、扩展、引申,在课本插图的基础上设计出若干针对性问题,训练学习者通过观察图形信息,运用文本、将图形与课程方面的知识进行结合,用对比、综合和归纳等方式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从而重新形成学生对基本原理、概念的正确认识,有效贯彻"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一、教材插图的特点

1.科学性

教材当中的图表都是教材研发中心经过了无数次论证和调研,是在严谨的依靠着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

2.简约性

教材插图,以其简练的语句、逼真的情景、独到的角度、艳丽的颜色,将化学表现的成了丰富多彩的形象,让学生更接直接的体验到了化学的魅力。

3.辅助性

课本插图内容作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色彩丰富,形象直接,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连贯性,并无法彻底取代课本文章,形成独立的化学知识体系。

4.多样性

教材插图内容丰富,包括试验工具示意图、试验设备示意图、化学标志示意图、还有诸如体现化学反应过程的图片,体现化学各种元素形态的元素周期表,,这些图表形式多样,作用不同。随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形式的多样化,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教材插图的功能

1.看图――获取知识

初中教材属于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因为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所学内容的认知,所以教材中会有让简单的教学文字更加图文并茂、生动风趣。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插图,以掌握基本知识,然后结合图文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学"灭火的原理"时,教师可以选择课程当中表现不同灭火情况的三幅图。

观察给出的三幅插图:在第一幅图中堆放的柴禾都着火了,一个人将沙子掩盖住了柴火,挽救了火灾;第二幅图中茂盛的树林引起了大火,工人师傅们在火势扩散方向上砍倒了大树,并设立隔离带,以防止大火的扩散;在第三幅图中,房屋也起火了,大火迅猛、浓烟滚滚,消防员立即使用高压水枪扑救。同是"火灾",由于采用的扑救方式不同,其中的化学机理当然也就有所不同了:用沙土扑救,由于沙土粘附在柴火上,从而隔离了空气和柴火之间的接触,燃着的木柴由于缺氧而扑灭;树林着火时,开设隔离带扑救,也就是让火苗远离未燃区,把干燥的易燃物质转移;而高楼起火,用水扑救,也就是调低室温,让易燃物的温度下降至着火点以下,进而将火灾扑灭。当看到了每一幅图片并加以思考以后,老师指导了学生所观察到的灭火方式,同时总结了灭火器的基本原理,并得出以下结论:不管使用了怎样的方式灭火器,其原理都是防止了燃烧反应的产生。但要使燃烧反应产生,则需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前提条件:(1)物体本身存在着极高的可燃性,非常容易起火;(2)易燃物与氧气有着充分的接触;(3)易燃物的温度达到了自身的燃点。

2.析图――推理知识

用插图代替传统语言文字描述,将抽象的知识点问题化、具体的问题情景化,更能调动学生的想像与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突出了教学的过程和方式。当学生学习通过化学式估算物质成分比时,怎样求解物质中各组成元素的品质比?教材中只是以最常用的水为例,并给出教材中图2,让学习者经过思考、推导,整体上思考各个元素之间的化学关系,并通过估算水中氢元素和氧组成元素的比例,找到计算各元素比例的公式。

3.评图――内化知识

有些化学试验原理不变,但采用的试验装置在继续改变状态,尽量做到现象明确、動作简便。若把经过修改前后的实验装置资料呈现出来,并指导学生加以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4.纠图――梳理知识

通过图表,老师可以拿教材上的三个关于溶液测量体积的图表,让各个小组进行选择,然后写出正确的刻度值,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对比。学生们通过识图、判定、分析,大部分认为中间的一种观测方式得出的数据是最准确的,且读数时视线一定要在量筒内凹水平液面的最低点处保持水平,读数结果才是最正确;而第一种的观测方式是视角高于水平线读数,所以读数结果比正确数字偏大,而现实量取的水平液态容积却偏小;第三种是视角比溶液的水平面低的时候,读取数字时比正确数值偏小,而现实量取的液态容积却偏大。利用一张插图让同学们认识到观测方式不对,对结果的影响会非常巨大。

5.画图――丰富知识

教材中的图画能作为形象的化的补充,能补足文字描述带来的不足。化学课堂时,老师们应该让学生临摹教材中的图表,增加对图画中知识的认识。教材中在指导学生建立物质的微粒观之时,特别提供了相关插图,使学生透过"识图"人事一些比如水分子、金元素等等我们日常中所见的物质的极小单位情况下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2]。

三、结束语

作为仁爱版新教材理念下的教师,如何将教材中的图文充分的利用好,如何提升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这是责任给予我们的问题。在备课的课程中不能忽视了教材当中图表的运用,将文字性的内容和图表紧密的结合,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这是新环境下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贤金,乡村教师培训课程精准化设计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8(24):2656

[2]房海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5(20):46

猜你喜欢

插图课程内容初中化学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