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2021-02-23黄小洁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小学

黄小洁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华民族凝聚精神力量的提升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肩负着国家的希望,也是民族发展的未来。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相应的引导。下面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情况,在文中对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引言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可以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认真学习、提高自我能力。学校教师需要找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手段和载体,在有效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拥有正确的价值理念。

一、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对授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每一学年的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方向为一个“大任务”,那么精确到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方向,则是一个个细碎的“小任务”。不难看出,每堂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都是可以在不偏离总体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的,这一点对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单纯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一定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内容更广、更深,一层一层要点环环相扣,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无法切实为小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道德观、明辨是非的荣辱观,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切入点,为每节课的每一个部分制订出详细的规划方案,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二、教师应将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教师如果希望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给每一个学生,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以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为基本原则,让学生自己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的东西,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踏出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以小组为课堂的基本单位,可以增加学生与學生之间交流、探讨的机会。近些年,小组讨论越来越成为中小学提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语文、数学等主课课程中,还是在音乐、美术等副课中,既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又不完全破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

三、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中,跟随时代的步伐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多媒体课堂与传统应试课堂的有机融合。首先,教师应当对当堂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做一个整体把握,想出一个合适的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一定要在某几个环节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一定要与年级组的其他教师进行商榷,对命题的广度和深度做出初步把握,不要超出小学生年龄段的法律认知范围,但又不能太过肤浅、没有内涵,结合自己在网上查阅到的资料和个人已掌握的相关法律知识,制备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学课件的制备一定要仔细、认真,采用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作为背景板,在文字里面多加入一些特效,或者将一些好笑滑稽的表情包加入其中,进而实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同分异构”。在课件的制备环节上,一些年龄较大、对电子设备不熟悉的教师也应当放低姿态,虚心请教对电子设备掌握情况更好、更多的年轻教师。最后,教师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即将面临小升初考试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可能连语文、英语等主课都学不过来,更别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了。

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无论是道德与法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知识都不是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而是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方式、思想态度、行为品性等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教师只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远远不够。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的实践作业,在平时的双休日或者寒暑假完成,比如社会实践、访问访谈、欣赏表演、参观景点等,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阅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教师必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上述提到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实际上,不单单是学校,家长也可为小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只有实现学校与家庭两个方面的配合,才能对小学生性格的塑造起到更有效的作用,让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熏陶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五、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

法律与道德层面的问题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即使教师在备课时精心雕琢自己的课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到相关知识点,仍难免有对法律知识不理解的学生。我国是人口大国,学生数量十分庞大,大部分小学的班级容量为五十至六十人。基于此,教学过程中纵使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知识的了解,但大多数时候教师在学习评价上往往会顾此失彼,不能将精力平均给每一个学生。为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情况,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了解,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课后作业、感想等形式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必要时教师也可与学生父母进行沟通,这种做法方便教师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语

良好的行为品性不是通过短短的一两节课就可以养成,优秀品质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知识,在真正意义上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家长与学校应当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沟通,让学生拥有高水平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进而成为国家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09):43-45.

[2]李胜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智慧,2019(06):37.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