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探讨研究

2021-02-23谭国琼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小学语文设计

谭国琼

摘要:作业是检测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效的作业既要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创新作业形式,发展学生个性,使减负与提效并行,拓展与发展并驱,成长与个性并重,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一、尊重个体,分层作业

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学生个性得到最为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把这种独特性当成教育教学的珍贵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因层制宜地设计一些精实而有梯度的习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其中低年级作业更要体现情境化、生活化、校园化,体现社会生活和地域特点,鼓励倡导教师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作业,真正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

1. 分层因人设标,优化作业设计

根据各层学生能力,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梯度不一的作业。一般分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就是课上所学的生字词、语法知识,这类作业适合学习吃力的学生;发展性作业就是基本知识的变式题或延伸题,这类作业适合大多数学生;创造性作业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这类作业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

2. 建立作业排档,学生自主进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本着“提优补差”的原则,有意识地设计多样性、丰富性的作业,促使多元智力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通过三个层次作业的设计既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考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快乐。这样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实现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新课程目标。

二、灵活形式,注重实效

在作业形式上实行多样化的学科融合,将听、说、读、写与表演、演唱、画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

1. 积累性作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设置积累性作业,把课外写作训练作业分为:基础类、阅读类、写作类。基础类作业主要是积累基础知识,如收集好词。阅读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精美语段,并对自己摘抄的内容做适当的点评,掌握阅读规律,以读促写。写作类作业就是练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勤于记录的好习惯。

2. 拓展性作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诠释也富有独特性。如教学《彩色的梦》一课,就让学生给想象插上翅膀进行续写训练;教学《蜘蛛开店》一课,就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角色表演,看看谁表演得更贴近人物形象。学生是用心想象和体会的,丰富的联想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表演中也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展“小小朗读者”活动,让学生每天坚持为家人朗读10分钟文章或者诗词等。开展推荐一本喜欢的书,一部喜欢的动画片等活动。

3. 实践性作业

学生主体活动是他们认知、情感发展的前提。“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要手段。比如在教学《青蛙卖泥塘》时,可结合当地的特色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走进大集,感受大集的吆喝场面,让学生走街串巷亲身体验吆喝。

4. 感恩性作业

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点滴化德育。教学《妈妈睡了》等与家庭、亲子有关的内容时需要记忆的唤醒才能引起共情。引导学生静心回忆和母亲一起走过的日子,用爱与感激回馈母爱,当一回小记者,采访母亲的一天;为母亲做一件事;跟父母说说感恩的话。学生通过回忆母亲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通过采访母亲,感动慢慢地在心里沉淀,也慢慢地在沉淀中升华。

三、优化评价,促进发展

作业评价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通过优化我们的作业评价,可以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1. 教师评价———注重情感交流

教师每次批改作业时,根据作业性质和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下一句相应的带有鼓励、激励性质的评语,既注有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进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 学生评价———启迪反思意识

作业评价中也可采用学生自评和小组间生生互评的方法。一些难度适中的作业,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小组成员间互评。这样,通过内省与反思,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养成练习后能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3. 家长评价———增强教育合力

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把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写在作业本上,做到教师、学生、家长互动,使作业本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渠道,进而增强教育合力。

4. 升级鼓励———体验成功愉悦

为了更大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评价时可以采用“积分制”奖励,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和动力,促进学生持之以恒地努力。准备不同图案的印章,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照“学生作业评价的等级与要求”对学生作业进行等级评价,并盖上标志相应等级的图章,期末根据作业所得奖励总数的多少来设定不同等次的奖品和喜报,给予表彰。

如果说课堂是主阵地,那么作业就是分战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是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心愿。只有我们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站在学生的角度,量身定制地设计,才能让作业不再是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万娟.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26):107-108.

[2]苏诗童.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06):148-149.

[3]陳小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5):95-96.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小学语文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