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有效途径探究

2021-02-23任小蓉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班级

任小蓉

摘要:初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学生身心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为此,教师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思想的引导,落实德育规律,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德育的引导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对于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他人形成相对和谐的关系,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德育管理中下功夫,如何将德育理念有效地渗透到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初中德育管理;班主任角色

前言:

因为初中生的心理和个性正是在发展阶段中,所以不管外在环境是好是坏,他们都容易受到很大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德育管理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德育原则,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

1.初中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学校与学生家庭联系不紧密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起著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如今,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教育是教师的天职,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那是老师的错,大多数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和学校老师沟通。学校德育管理难以全面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家校缺乏密切联系,这影响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1.2执行机构单一

当前,西方一些国家鼓励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并通过与公共服务台、社区中心的合作,使学生定期体验道德教育的社会意义,有一定的效果。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初中生道德教育主要依靠学校进行。初中一般由班主任授课,但若班主任德育水平存在缺陷,多数学生易产生德育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初中生思想观念不够成熟,易受班主任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学生对课堂道德教育的理解往往是碎片化的。

2.有效的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2.1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初中是启蒙教育向义务教育过渡的重要时期,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德育体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的言行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课余时间学习德育教育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班主任在提高自身道德教育能力的同时,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人道主义关怀,以身作则,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真诚对待学生。

2.2加强班主任和家长和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

因为班主任要管理全班学生,所以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另外,初中生更倾向于情感表达,因此他们的态度也会因参与的人而不同。因此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让家长参与德育管理。道德教育中,教师通过微信群与家长互动,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重视普及德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意识到德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性教育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最终形成对家校管理的共识,有效推动德性教育管理的推进。另外,任课教师在德育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快速了解班级德育教育的缺漏,帮助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

2.3选班干部

班级是个集体。尽管班主任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但如果班主任单独进行德育管理,难免会存在一些疏忽之处。这样,班主任就可以选择并在全班范围内培养一定数量的班干部。班主任既要协助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又要监督德育的实施效果。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培养班长的责任心,以身作则,加强自我控制。比如,班主任可以指派一支由若干班委组成的督导小组,每天对德操活动进行监督,并对其进行评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惩戒处分、批评德育评价低的学生、表彰表现优秀的班代表、及时解决德育主任发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

3.学生遵从道德细节,匿名监督并评分

道德教育行为的培养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基础,但由于初中生处于叛逆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都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管理道德教育必须同时树立,但要遵从道德教育、学生以细节为基础的准化法、自己衡量道德教育的刚性指标是道德教育的优秀指标。虽然仪式感和激励机制对学生来说可能更有力量,但它们是坚持道德标准的道德教育实践,适用于初中的道德细节标准包括部分学生的课堂活动和学校生活细节。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认真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与他人讨论交流;在课后活动中,学生要注意举止端正,如升国旗,与老师沟通,积极尊重学校各科老师,养成礼貌的习惯;要求学生诚实守信,不欺骗学生,不说脏话,积极承担责任。提出这些硬性指标,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遵守道德规范,开展道德教育。与此同时,班主任将实施匿名监督机制,作为考核的依据。匿名台是指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抽取并监督的校友姓名,及时在课堂和学校生活中进行监督,记录道德教育严重失衡的现象。最后,学生根据一定时间记录的道德操守情况汇总表,向班主任发放道德教育等级,并实施一定的激励和惩戒机制。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更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4.继续开展集体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团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在硬指标中,班主任制定的一些德育标准可以作为学生德育行为的参考依据,使学生明确德育行为的具体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自觉。为了使学生对美德教育的社会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各级教师也可以向学长反馈意见,使其更好地管理学生。开展集体教育活动,是加深学生团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的重要平台。一是有利于身体和心理的体育活动。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集体练习比赛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提高团队战斗力。此时,学生才能感受到团队发展的行动,在动态体验和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团队的团结感和责任感,形成了德性教育的自觉与行动。另外,还可以参加读书俱乐部、辩论赛等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合作,相互鼓励,共同帮助,实现美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有效地体现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更多地适应班级或社会群体,提高德育背景水平。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要有效地渗透德育理念,对全班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管理,必须从制定严格的数字设置、奖惩机制、德育教育等方面着手。推广活动,以及各部门教师与家长学校联合进行全面探索,确保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得到全面发展。

结尾

作为教育带头人的初中班主任,其工作量大,工作复杂,但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十分重要,因此班主任工作一直在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班级选拔班干部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德育管理,使学生成为有能力、有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许琼.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有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 ,4021 :206 -207.

[2] 王文德.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07:32.

[3] 瓦志宏.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

[4]王慧君.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D1.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6:59+ 107.

[5]魏旭.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0.学周刊,2015,13:202- -203.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