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总结

2021-02-23魏荣雪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班主任

魏荣雪

摘要:从教育的角度看,家庭能够为幼儿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并且是有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者。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儿教育当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并影响着幼儿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一、通过家园合作实现对幼儿的有效培养

当前的教育阶段看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幼儿的教育,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影响力,也没有利用自身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要引导家长转变自己的角色,并参与到幼儿的相关主题活动中,突出家长在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如在开展“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中,可以挖掘家长的工作优势为幼儿讲解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幼儿对自己的身长过程充分的了解,并利用多媒体软件帮助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关于“保护环境”的主题活动,幼儿对环卫工人的角色比较了解,然而却体会不到环卫工人工作的辛苦,对其的工作内容并没有过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联系在做环卫工人的家长将环卫工作制作成小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观看环卫工人在天不亮就开始工作的视频中产生内心的触动,并体会到环卫工人工作的辛苦。通过以上教育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家庭参与到主题活动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的质量。

二、利用区域活动构建幼儿全新学习空间

一般情况下将传统区域划分为三类:1.操作性活动。2.认知性活动。3.情节性活动。幼儿需要有一定的人才可以进行操作,认知活动一般是经过父母以及教师一同搜集资料来达成的。操作性活动目的就是唤醒幼儿的情,经过交流展开假设,并且使用实验展开研究,最后再经过交流整合知识。情节性活动的展开极大程度上丰儿的情感体验,其实这些形式从根本上讲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目的都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题活动展现了整合教育观,要求知识经验在幼儿生活以及游戏中的联系。主题活动能促使区域活动更具性,很多幼儿其实是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究各类来自主题活动的问题。主题活动中的关键学习内容要在区域活大。教师如若科学地整合区域活动的方向,就可以促使区域活动的进行更加顺利,有助于幼儿整理、加固以及的学习更深层的知识。区域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主题的空间,在幼儿的自主活动中,很多之前被忽视的问次被发现,并且拓宽了主题活动的界限,将其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例如,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和伙伴、教师一起进行沟通、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各类方式展现自身对主握,感受其中的乐趣。幼儿通过看报纸、图像,或者是和同学沟通等各类方式,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的主题,自身探究的欲望。

三、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引领幼儿素养提升

艺术兴趣的培育是艺术素养培育的重要先决条件。幼儿对于生活与自然中的各种美好景象充满着探究与想象的兴趣。教师主要可以通过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对幼儿的艺术兴趣进行培育。首先,在室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生动精彩的童话故事,并通过放映动画片,让幼儿对故事发生的环境进行具体观赏,从而体会自然环境的宁静与优美,产生出描摹自然环境的意识。其次,在室外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操场上进行捉迷藏、吹气泡等自主游戏。让幼儿对户外的阳光、空气、树木、花朵、飞鸟等自然景象和事物进行观察,体会户外环境的宁静与优美,感受户外环境对于放松身心,消除压力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出追求美好事物,表现美好事物的意识。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美好的景象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引导与鼓舞,让幼儿不断增强艺术感受与表现的意识。幼儿的理性思维能力发育还不够完善,对于复杂的艺术创作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简单的动手创作,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观察能力、想象力,将自身的艺术目的付诸于实践,体会艺术创作的丰富乐趣,具体提高艺术能力。对此,教师主要可以引导幼儿展开简单绘画与捏泥人的艺术活动。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描。比如,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同伴的头发、眼睛、嘴巴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一些幼儿可以运用黑色的画笔描绘出很多细长的曲线,来表现同伴头发的特点;一些幼儿可以运用画笔画出椭圆形,表现同伴明亮的眼睛。而在捏泥人活动中,教师可以亲自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小球体,充当泥人的头部;捏出一些圆柱体充当泥人的肢体。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运用一些红色,绿色的布料充当泥人的衣服。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展开具体的动手操作,学习艺术品的创作方法,有效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结语:

教师必须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科合起来,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将所有课程中的内容整合起来,挑选幼儿比较喜欢的将情感以及教育融入其中。使用此种方式有助于幼儿展开操作以及学习,能力不一致的幼儿能在不同的区域中适合自己成长的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效。

如何在初中班級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

谢云庭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九潭中学 516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管理的形式也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班主任再将德育管理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渗透的过程中,都需要对于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对于学生的人格进行合理的塑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班主任也需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以及道德榜样,这样才能够积极的探索不同的德育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运用的方式,以此来促进班主任管理活动的开展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通过将不同的德育教学的因素,融入到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可以将德育管理的理念为学生进行全面化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德育管理的教学效果,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无论是开展什么类型的班级管理活动,都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的发展,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在面对自己的学习问题的时候,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或者是自己的独立分析,从而有效地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公益活动纳入到管理的内容中来,这样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在积极的探索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方式方法的过程中,班主任都需要对于不同的管理理念,都进行合理的筛选,而且需要在管理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采用鼓励式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对于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行有效的增强,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寻找自己的问题,从而不断的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乐观学习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都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交流。

一、德育理念,提升德育效果

班主任在将德育管理的思想,运用到不同的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时候,都需要先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德育思想,这样才能够提升德育知识内容的讲解效果。

例如,在德育理念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的德育效果,也能够对于学生的德育思想进行合理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遇到不同的管理活动的时候,都可以进行积极有效的参与,而且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都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于班级管理活动开展的建议,这样才能够从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中出发,从而有效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学习的氛围。

二、组织开展公益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不同的公益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也能够让班主任在这个管理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思想进行合理的转变。

例如,在组织开展不同的公益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学习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对于不同的社会生活,都具备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帮助学生转变自己的理论化的学习思维,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都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提高學生的德育学习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班主任都可以通过积极的开展不同类型的管理活动或者是公益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参与。

三、采用鼓励式教学,实施赏识教育

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抗压学习能力,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实施赏识教育。

例如,学生在进入到初中阶段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任务是非常多的,而且学习时间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所以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的过程中,都需要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积极的说出自己的学习问题,并且能够通过他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感受,也能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发挥,通过将德育管理的思想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够实施赏识教育,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绪才可以得到有效的转化,也能够积极的面对自己的问题。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都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先进行有效的增强。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遇到管理问题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德育管理思想的运用合理的对于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而且在这样的管理的前提下,也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这样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了解也可以变得更加的全面,而且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积极的向班主任进行反映,班主任通过将德育管理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融入,能够提升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的效果,也能够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管理活动都可以进行合理的参与,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份子,而且在学生遇到学习压力的过程中,班主任都可以通过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逐渐的提升学生的抗压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的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学习挫折,并且主动的进行自己学习方式的更新,所以班主任都可以通过德育教学理念的运用,不断的促进学生德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龙. 核心素养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J]. 新课程·中学,2019(10):240-241.

[2]徐黔平. 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 读写算,2019(13):50.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