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后湖南省居民用药行为风险KAP调查

2021-02-16何丹梁群张超陈婷刘欣钟佳邓婷谭胜蓝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中南大学临床药学研究所长沙0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长沙0003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剂科南昌330029湖南省药学会长沙00南县人民医院湖南益阳3299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长沙0200

中南药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受访者状况

何丹,梁群,张超,陈婷,刘欣,钟佳,邓婷,谭胜蓝*(.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中南大学临床药学研究所,长沙 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长沙 0003;3. 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剂科,南昌 330029;. 湖南省药学会,长沙 00;. 南县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3299;.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长沙 0200)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整体提高,医药信息广泛传播,公众自我药疗现象与日增多[1-2]。然而在自我药疗人群中大多数并非医药专业人员,不合理用药行为时有发生[3]。用药不合理,不仅达不到医疗保健目的,反而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4],如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发生药害事件以及社会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5-6]。

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迅速席卷全球。为有效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狙击战,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迅速制订各种有效政策,其中一条就是保持社交距离,提倡避免人员聚集。而广大百姓也因为对未知病毒的恐慌,尽量减少了去医院就诊的频次。与此同时,各级医院组织的现场医药科普宣教讲座和医务人员进社区义诊等活动大部分也因为疫情而取消。为了解疫情发生后湖南省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笔者对居民进行了一个大样本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这种调查方法是将人们行为分为获取知识、接受知识的态度及产生行为三个过程[7]。本研究利用KAP 理论和问卷,于2020年5—7月对湖南省不同地区的常住居民用药情况进行在线调研,旨在探讨新冠疫情发生后湖南省居民用药KAP 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后疫情时代制订更有效的合理用药科普宣教及居民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8],于2020年5—7月对湖南省不同地区常驻居民发放线上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需年龄≥19 岁,且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本研究调查的对象包括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居住地、医保种类、教育程度、工作状况、职业的人群。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采用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设计的《中国居民用药行为风险 KAP 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9]。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包括71 题,覆盖4 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8 题)、用药知识的了解情况(28 题)、接触用药教育态度(11 题)和用药安全行为(24题)。每个问题根据用药风险程度设置 6 个选项。

1.2.2 问卷结果的评价标准 根据答题选项,用数字量化每题涉及的用药风险。针对用药知识了解情况的问题,得分28 ~56 分为优秀,57 ~84分为良好,85 ~112 分为及格,≥113 分为不及格。针对用药态度的问题,得分 11 ~22 分为优秀,23 ~33 分为良好,34 ~44 分为及格,≥45分为不及格。针对用药行为的问题,得分24 ~48 分为优秀,49 ~72 分为良好,73 ~96分为及格,≥97 分为不及格。分值越高表明不安全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发生频率越高,提示用药风险越大。

1.2.3 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 同一IP 地址只能提交一份问卷,以避免同一受访者重复提交。在“问卷设计”中“质量控制”项下设定“填写所花时间小于1 min”的答卷标记为无效问卷。针对回收的问卷,调查员筛选过滤回答问题矛盾的问卷,避免提交无效问卷。

1.3 统计方法

通过线上问卷系统,导出EXCEL 汇总数据,采用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n和%描述定性资料,采用(±s)描述定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各变量对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19 岁以上湖南省内不同地区常住居民,其社会人口学特征的频数和百分比见表1。调查对象34.0%为男性,以城镇居民较多(占74.2%),医疗保障方式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79.8%)为主,受访者大都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71.7%),涉及职业较广。本次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2018年在湖南省开展KAP 调查对象无明显差异[10]。

2.2 居民用药风险KAP 得分情况

在用药知识方面,受访者对问卷中所涉及药品合理使用知识的问题,答题正确率为79.07%,居民用药知识平均得分为(59.32±20.22)分,整体评分为良好。不同性别、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职业的受访者之间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态度方面,居民用药态度平均得分为(33.09±8.80)分,整体评分为“良好”,不同医疗保障状况、职业的受访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行为方面,居民用药行为平均得分为(56.95±10.52)分,整体评分为良好,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被调查对象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及用药风险KAP 得分情况Tab 1 General demographic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KAP score of drug use risk of the investigated subjects

2.3 居民用药风险KAP 影响因素分析

以性别、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障状况、接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和职业为自变量,以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和行为得分为因变量,采用最小二乘(OLS)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湖南省居民用药风险KAP 的影响因素,结果见表2。

表2 影响居民用药风险KAP 的多元线性回归统计结果Tab 2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AP

影响本次KAP 调查居民用药知识得分的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状况。医疗保障状况显著影响居民用药态度得分。而影响居民用药行为得分的因素为工作状况。

3 讨论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1512 份,均为线上形式,受访者以女性居多,占66%;青、中年为主,多为在职工作者;大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城镇居民比例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大多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本次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跟2018年在湖南省部分地区进行的调查受试者类似[10],可能与这些人群更关注自身健康、易获取网络信息、愿意参加线上调查有关。为了更好地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居住地和工作状态地人群,今后开展KAP 调查问卷应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应尽量多覆盖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及农村居民,以增加对这部分人群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的了解。

本研究发现年龄、居住地、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均对用药知识有显著影响,与重庆市居民用药知识KAP 调查分析结果一致[11]。可能是受访者的年龄越大,居住地越偏远,医疗保障状况越差,受教育的程度越低,或者无业的状况下,其安全用药知识获取途径不足,更易存在不合理用药隐患。

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影响居民用药态度得分的因素为医疗保障状况,与既往在重庆市、山西省和昆明市等地居民用药行为风险KAP 调查分析结果一致[11-13]。本次调查,拥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受访者平均态度得分最低,为(32.69±8.36)分,拥有其他医保人员态度得分最高,为(36.03±11.94)分,可能原因是拥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受访者通常接受过相对更高的文化教育,拥有较好的职业,获取安全用药知识途径更多。

本研究还发现工作状况是影响新冠疫情后湖南省居民用药行为得分的最主要因素,无/失业人群平均行为得分最高,为(58.61±14.77)分,与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似[11-14]。提示今后在开展合理用药教育活动时,应重视对这类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较于2018年在湖南省开展的居民KAP调查,本次调查居民的平均用药知识和态度得分相差不大[10],但是居民的平均用药行为得分[(56.95±10.52)分vs(53.24±10.93)分]有所升高,提示疫情发生后人们的用药风险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虽然互联网医疗已在我国推行了较长时间,但真正大规模应用还是疫情发生后,疫情期间,大量民众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在线诊疗和在线购药等方式解决自身医疗需求。互联网医疗的快捷便利特性,以及各种丰富的医疗资源共享优势,为很多患者解决了不少医疗问题。然而,在互联网医疗过程中,不少患者存在自我药疗过度的现象,而且目前对互联网平台购买处方药等行为的监管仍有待加强,导致公众不安全用药行为风险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因为社交隔离政策等疫情防控的需求,百姓接受医务人员面对面安全用药的讲座减少,患者去医疗机构就诊的频次减少,还有少部分百姓盲目药疗以期提高免疫力,这些行为均会导致不安全用药风险增加。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虽然我国的疫情已经控制很好,但是还有小幅的反弹。后疫情时代,防疫抗疫工作将常态化。如何保障公众安全用药行为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医药工作者可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药学人员就居民自我药疗进行线上答疑;开发合理用药相关小程序和公众号来提高居民的安全用药;邀请医学和药学专家开展线上直播讲座;制作安全用药科普公益视频;编写安全用药科普书与科普文章等。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受线上调查设计的限制,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村居民接受调查的比例低,而且这些人群的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也更高,提示用药风险更大,今后开展KAP 调查时应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尽量多覆盖这类人群,以帮助制订更好的科普宣教方案,加强对用药高风险人群的教育。另外,由于问卷的问题较多,一些受访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完整填写问卷。有些问题有相近或相似的选项,受访者很难选择。有些问题需要专业背景,如对抗菌药物的理解不一致可能导致调查偏倚[15]。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新冠疫情发生后湖南省不同居民用药的KAP 调查,发现本省居民用药的整体情况良好,但不安全用药行为风险较疫情前有所增加。年龄、居住地、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状况等因素显著影响居民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针对后疫情的时代特点,医药工作者应充分利用5G 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加强用药科普宣教,以期提高居民安全用药知识,规范用药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健康损害和资源浪费,尤其应重点关注低教育水平、老年人和农村居民的用药情况。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受访者状况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医疗保障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