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业热点要闻信息

2021-02-15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猪价猪肉生猪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有什么新的特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2月8日(星期三)上午10 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介绍“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十三五”时期,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请问编制实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什么特殊的背景?《规划》又有什么新的特点?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加强规划引领,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我国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三五”时期,我们组织实施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聚焦重点、聚集资源,加强粮食产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农业质量效益都得到了稳步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这是三农工作任务的历史性转折,也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编制好《规划》,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这样讲?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立足新起点接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着眼新阶段科学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挑战和机遇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三是统筹两个大局系统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需要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把握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规划》突出了三个特点。

第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两者目标一致,内涵相同。这次《规划》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为工作定位,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二,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个核心目标,《规划》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增加农民收入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提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三,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为路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也密不可分。《规划》着眼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突出问题,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乡风民风、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使二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元旦、春节前,猪价还会再涨吗?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数据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猪肉价格由降转升,较上月上涨12.2%。虽然同比下降32.7%,仍然处在同期历史低位,但降幅比上月收窄11.3个百分点,对CPI的负向拉动减弱。

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猪肉价格为何出现回升?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将其归纳为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及短期肥猪供给偏紧两项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也有此观点。他认为,这轮反弹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猪价“超跌”过后市场的一次修正,并非真正的拐点。元旦、春节前商品猪的供给非常充裕,预计节前猪肉价格会低于当前价格。

“从10月中下旬开始,我国由北向南陆续开始制作腊肉。”朱增勇表示,由于各地开始制作腊肉时间不一,南方到11 月份才进入高峰期,为这一阶段的猪肉消费提供了较好较稳定的支撑,带动价格上涨。

同时,人们制作腊肉更喜欢用大猪、肥猪,但由于今年8、9月份猪价连续下跌,养殖户和企业在10月份之前就将大猪恐慌性出栏,导致到了10月份腊肉制作旺季,大猪反而供应偏紧,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大猪的价格,进而带动标猪价格也出现上涨。

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还给出另外一点原因,今年5月,仔猪出生数量创年内低点,而仔猪养成为肥猪出栏大约需要六个月,因此11 月正是生猪供给偏紧的时间段。这也解释了前述“短期肥猪供给偏紧”的原因。

“除了这些短期因素,这次价格反弹其实与6 月底、7月初的那次上涨还有着比较类似的原因。”朱增勇表示,今年10月上旬生猪价格一度跌到11.5元/千克,已经属于“超跌”,刺激了市场需求,“超跌”过后市场一般都会出现一波需求反弹,带来一次超预期的上涨。

同时,两次猪肉价格上涨背后分别对应着今年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冻猪肉收储,两轮收储都对猪价产生了提振作用。“只不过,这次是持续反弹,反弹的空间和力度要比6月底、7月初高一些。”朱增勇表示。

持续反弹是否意味着猪肉价格已经出现拐点?通常,判断拐点首先要看核心指标的变动,对猪肉价格来说,就是能繁母猪的存栏,如果能繁母猪的存栏出现同比明显下降或低于常态下的水平,才可以说拐点即将到来。

“目前,能繁母猪的存栏依然高于常态下的水平。”朱增勇认为,这次反弹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猪价“超跌”过后的一次市场修正,超预期的下跌和超预期的上涨,实际上是回到了原来的趋势轨道上,属于下跌过程中的一次阶段性反弹。

只是由于其他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出现,反弹的幅度超过了市场预期,但并不意味着猪价的拐点已经到来。供给的本质没有改变,仍然是比较充裕的状态。

元旦、春节临近,这轮涨价会持续到那时吗?节前市场供给还充裕吗?从目前的趋势判断,朱增勇认为,元旦以及春节前,商品猪的供给还是非常充裕的,预计节前猪肉价格或会低于当前价格水平。

朱增勇分析,节前需求高峰一般是12月份和1月份,由于10 月下旬开始的这轮价格反弹,一些企业和养殖户会选择压栏,这部分生猪将集中在节前出栏,届时势必会带来猪肉价格下跌。不过,由于节前消费需求旺盛,因此回落空间不会太大。

猪周期拐点尚未到来

周期是生猪价格波动的市场表现,养猪场户应多一些逆周期思维,在波峰或波谷到来前提前应对、未雨绸缪。养猪业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应审时度势,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投资,加强与产业互联网的合作,提升智慧养猪水平和总体生产效率。

近日,五部门联合发布生猪产品信息数据,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 348 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6%,处于黄色区域。据悉,牧原、温氏、正邦、新希望等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透露了2021年全年出栏计划,初步计算,四大猪企全年生猪出栏有望超7 500万头。

经过全行业努力,今年二季度生猪生产已经完全恢复。6 月到9 月出栏肥猪均价一路跌到成本线以下,养猪全行业陷入亏损。四季度市场价格回升,养殖亏损情况缓解,10 月散养和规模养猪平均每头亏损分别为349 元和335 元,分别比9 月少亏损42.2%和49.8%。11 月,生猪价格已高于成本线,部分养殖户开始盈利。由此来看,近期猪价上涨是恢复性上涨,原因主要是年底猪肉消费需求拉动,从价格的绝对水平看,猪价目前处于较合理区间。

当前,生猪和猪肉生产供应相对宽松这个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猪肉供给有充分保障,同时本轮猪周期的拐点还没有真正到来。据监测,3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量都在3 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按照规律,仔猪育肥6 个月后可以出栏,预计目前到明年一季度上市肥猪同比还会明显增长。10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比正常保有量多6%,预示着生猪供应相对过剩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中小养殖场户数量占全国养猪场户的99%,其生猪养殖量接近全国的一半。分散的养殖户群体庞大,从主观意愿出发,各方都希望避免猪价波动给自身造成影响,但是最终却容易变成“追涨杀跌”的顺周期行为。很多主体抱有侥幸,在价格好的时候,都希望别人去产能,自身尽量多生产、多出栏。由于规模养殖场有资金优势不愿轻易减产,散养户有成本优势能承受低价,导致本轮去产能速度变慢,底部时间可能拉长。猪周期是生猪价格波动的市场表现,养猪场户应多一些逆周期思维,在波峰或波谷到来前提前应对、未雨绸缪。当前,不要因为猪价有所回升而盲目压栏赌后市,也不要急于扩充产能,避免后期造成较大损失。

对养猪业来说,控制不了猪价,但可以控制养猪成本。无论何时,低成本的养猪能力都是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轮超级猪周期之下,规模养殖比重从2017 年的46.9%提高到2020 年的57.1%,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产业链一体化加快发展。但是,成本分布不规则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是此前高利润带来的行业快速扩张引发的阶段性现象。细说起来,不同模式的生产成本差异巨大,规模养殖场不同于散户,自繁自养不同于外购仔猪,“企业+农户”不同于全面投资模式。因此,养猪业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应审时度势,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投资,加强与产业互联网的合作,提升智慧养猪水平和总体生产效率。

对管理部门来说,肉价可以波动,但要避免短期内大起大落。要调整完善过去侧重稳存栏量的稳产方式,在前端调控能繁母猪保有量,在中端稳定规模养殖场户,在后端推动猪肉加工。能繁母猪是“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变动不大,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生猪供应和猪肉价格就能相对稳定。定期释放能繁母猪信号,可以从源头上提前引导合理的产能布局。规模养殖场户是“主力军”。要通过“公司+农户”、托管租赁、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养殖场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肉类加工企业是“蓄水池”。做到这些,不仅可以调节猪肉上市节奏,还可以优化行业利润分布。为吸纳川猪产能,四川省在三地培育猪肉精深加工集聚区,这一思路值得借鉴。

生猪期货这一摔,又将跌落到何处?

生猪跌势一发不可收拾,彻底告别15 000 元关口,期价为何如此弱势?会否一跌不起?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孔海兰表示,近期,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有所增加,而终端需求不足,现货价格较前期有所回落。12 月8 日,全国生猪均价17.32 元/千克,较11 月底高点下降1.2元/千克。因此,进入12月后,期货价格跟随现货价格高位回落。

根据现行的生猪期货交割规则,2201 合约交割的生猪价格反应春节后现货价格。春节过后,猪价将出现季节性回落,同时叠加目前市场对于今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压力大的预期,期货价格贴水现货2 300元/吨。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高级研究员魏鑫认为,生猪期货的下行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供需基本面的变化以及表面上现货市场的松动迹象。近日,现货市场出现一定程度回落,整体猪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行,市场矛盾再度激化。从供给侧来看,当前距离春节还有几周时间,供给对时间窗口收缩的敏感性逐步提升,养殖户惜售心理在价格下行环境下受到冲击。需求方面,整体白条销售一般,价格上行后消费对市场的支撑不再,前期腌腊消磨部分后市需求,价格上方空间有限。

现货市场多空争夺进入最后阶段,盘面预期坚定,提前市场出现下行。我们认为,对于01合约来说,市场在进入交割月前,给出一定的贴水是合适的,后市的波动方向还取决于需求情况以及需求影响下现货价格的走势。如果现货价格回落后,需求抬升并形成反弹支撑,对期价也能形成一定支撑。反之,期价很难再有反弹动力。

根据往年经验,元旦、春节前终端消费通常会集中增长,受屠宰企业集中备货拉动猪价通常会上涨3%~6%,期价能否借助双节效应打一场翻身仗?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孔海兰认为,冬至节气后,受到南方腌腊,以及北方灌肠等季节性消费支撑,猪价将出现季节性反弹,并达到全年最高点。今年国庆节后,低猪价提振终端需求,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提前腌腊灌肠的情况,提振猪价的同时也透支了后期终端需求。

卓创统计数据显示,11 月中国屠宰企业开机率较10月出现明显下降。12月8日,中国屠企开机率为30.69%,较10月的高点下降3.65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高级研究员魏鑫指出,需求的增长需要超过供给的提升才能形成实质的支撑,11 月市场整体出栏偏缓,为12月到1月增加供给提供了一定基础,加之1月份会有2月提前出栏的增量,四季度出栏量有望再创高峰。需求方面,腌腊和加工制品的需求在今年部分被稀释,尤其是十月初猪价较低的环境下,部分加工企业和家庭都开展了腌腊制品的生产和储备。不过生鲜需求方面,春节和元旦势必仍然有比较强的支撑。但如果消费支撑相对短期,对于期货盘面来讲推动的力度有限。同时,还需要看到今年新冠疫情环境没有得到完全改善,餐饮需求依然受到疫情限制。□

猜你喜欢

猪价猪肉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下半年猪肉进口速度或将放缓
猪肉价格“落地”后怎么走?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价进入下行周期 养殖不宜盲目跟风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