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预发酵技术在蛋鸡饲养中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2021-02-15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叶黄素产蛋鸡产蛋率

高 杰

(河南省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滑县 456400)

由于玉米价格长期高于小麦,同时出于对玉米霉变危害的担忧,养猪业通过添加小麦酶用小麦替代玉米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蛋鸡业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小麦替代玉米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大家广泛认可,其主要原因还是会出现蛋黄颜色浅、蛋壳颜色浅、产蛋率低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分析了小麦对比玉米的不足和优势后,从预发酵的角度,设计了专门的改善配方,并做了一次小范围内的对比,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小麦对比玉米在产蛋鸡饲粮中的不足之处

1.1 代谢能略低

小麦的代谢能为3.04 Mcal/kg,玉米(含14%水分)的为3.22 Mcal/kg,小麦的代谢能占玉米的94.4%。

1.2 必需脂肪酸低、亚油酸含量更低

小麦的粗脂肪含量为1.7%,不足玉米(3.5%)的一半,亚油酸的含量为0.59%,仅为玉米(2.2%)的26.8%,所以,按照等额粗脂肪的剂量,63%玉米的日粮换成69%全小麦日粮最少需要多添加1%的食用油。

1.3 脂溶性维生素不足

由于小麦粗脂肪不足玉米的一半,所以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明显比玉米低,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故此,用小麦替代玉米,蛋壳颜色和产蛋率都会受到影响。

1.4 “非淀粉多糖(NSP)”含量高、水溶性NSP含量超高

有资料表明:小麦中NSP含量为11.4%,比玉米的8%仅仅略高,但决定食糜黏度的主要成分是木聚糖中可溶性NSP的含量,而小麦的木聚糖中的可溶性NSP为7.8%,是玉米(0.1%)的78 倍。可见小麦的食糜粘度超大,而鸡自身无相关的消化酶来分解,尽管可以通过加入一些外源性酶来帮助,但一吨饲料添加两百多克酶制剂不仅有分布不均之忧,更有鸡肠道短分解时间不足之虑。所以,产蛋鸡即使在使用小麦酶的情况下,非淀粉多糖也只能分解一部分,仍然会出很多问题。

1.5 色素含量较低

小麦中不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而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22 mg/kg)和玉米黄质,这也是蛋黄颜色的重要色素,而叶黄素也是类胡萝卜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添加叶黄素也成为必然。

2 小麦对比玉米在产蛋鸡饲粮中应用的优势

2.1 蛋白质含量高

优质冬小麦蛋白含量为13.5%,是黄玉米(7.5%)的1.8倍,全部替代将会降低豆粕的用量。

2.2 蛋鸡必需氨基酸含量高

冬小麦蛋氨酸含量0.25%,是黄玉米(0.18%)的1.39倍;胱氨酸含量0.3%,是黄玉米(0.18%)的1.67倍;赖氨酸含量0.4%,是黄玉米(0.24%)的1.67 倍;色氨酸含量0.18%,是黄玉米(0.07%)的2.57倍。

2.3 钙磷含量高,磷的利用率高

冬小麦的钙含量为0.05%,是黄玉米(0.01%)的5 倍;总磷含量0.41%,是黄玉米(0.23%)的1.78倍;有效磷含量0.12%,是黄玉米(0.09%)的1.33 倍。由于小麦中含有植酸酶,所以磷的利用率更高。

2.4 微量元素含量高

小麦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玉米,尤其是锰与锌的含量更高。

很多的当代研究指出,迈向或在B箱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多加使用。由于要自己动手,须积极探索与主动设计学习,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成效。

2.5 霉变程度低

小麦的霉变程度远低于玉米,这是大家的共识,而霉变对养殖业的危害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小麦在养殖业的使用潜力巨大。

3 小麦组与玉米组配方设计及价格对比

小麦组与玉米组配方设计及价格对比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小麦组与玉米组配方设计及价格对比

4 小麦组发酵前的准备

4.1 塑料袋

使用加厚筒状1 m 宽塑料布裁剪成1.5 m 长一个,将一头密封。

4.2 小麦组日粮

小麦组配方中除小麦复合酶、益生菌原液、葡萄糖粉、叶黄素、辣椒红先不用添加外,粉碎机也不用更换细罗底,直接按加工玉米日粮的方法加工小麦日粮。

5 小麦组日粮发酵方法

5.1 预发酵配方

100 kg 小麦组日粮+100 ml 益生菌原液+25 g 小麦复合酶+50 g叶黄素+25 g辣椒红+50 g葡萄糖粉+80 kg水。

5.2 发酵步骤

6 试验过程

6.1 试验场地

滑县城关镇某蛋鸡场,在整栋1.2万只(380日龄海兰褐)鸡舍中抽出中间一架南侧上、中两排产蛋鸡1 236只做小麦组试验鸡,利用一周时间过渡,每天分别按照15%、30%、45%、60%、75%、90%替换,直到第七天全部使用。

6.2 记录指标

每天记录蛋壳颜色、蛋黄颜色、平均产蛋率、总死淘率四个指标。

6.3 记录时间

完全过渡后4周。

7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只有表观指标的蛋壳颜色和蛋黄颜色,小麦组皆优于玉米组;死淘率指标,表现特别优秀;而产蛋率经统计学分析则表现差异显著(p<0.05)。

表2 试验结果

从以上四个指标中分析:小麦组已经全面超越了玉米对照组,所有指标都得到改善,还有一个未统计的指标就是粪便改善,发现小麦预发酵组粪便明显更干、更稠,几乎没有拉稀的现象。

8 推广价值

8.1 优势分析

8.1.1 小麦预发酵实际效果好

通过预发酵技术和配方调整,不仅彻底解决了小麦NSP消化不彻底而引起的食糜、粪便发黏、蛋壳颜色浅、蛋黄颜色浅等一系列问题,还提高了产蛋率,尤其是通过多种益生菌发酵,增加了益生菌数量,提高了蛋鸡免疫力,健康了肠道,粪便更干了,明显降低了死淘率,进一步延长了产蛋高峰期,从而使经济效益更好。

8.1.2 小麦组配方直接成本更低

结合当前原料市场行情,小麦组的配方价格为2.74元/千克,而玉米组为2.93 元/千克,每千克直接降低成本0.19 元,一只鸡全年按44 kg 饲料计,能节省8.36 元,对于1.2万只鸡场,一年仅仅从饲料中就可以节省10万元。

8.2 劣势分析

人工和机械成本增加。如果采用预发酵工艺,则会明显加重人工负担,冬天还要升高发酵室温度,但对于规模场,这些都是小事,不过是增加一台搅拌机和上料绞龙,再增加一个小温室而已,至于人工成本肯定会有增加,对相对于取得的巨大收益,都是小问题。

9 结论

在养猪场,使用湿料或流体饲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对于蛋鸡场,这还处于探索阶段,如果使用小麦预发酵工艺、半湿料饲喂技术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将会给蛋鸡养殖业带来一个全新的革命,其效益将是巨大的。□

猜你喜欢

叶黄素产蛋鸡产蛋率
用叶黄素“补眼”别过量
用叶黄素“补眼”别过量
初春养鸡撤去防寒设施“悠着点”
身体缺叶黄素,眼部“黄斑”更容易病变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及预防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的护眼功能,了解一下
利用中草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实用配方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