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用好短视频

2021-02-09胡宇丁雪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播力短视频机遇

胡宇 丁雪

摘要:短视频已成為舆论传播的风口,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从选题、策划、精编、运营等方面做精、做强、做深短视频,扩大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长足发展,是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思考和做好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制作短视频的误区、困境、机遇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县级融媒 短视频 机遇 传播力

安顺经开区于2019年2月28日完成硬件建设并正式挂牌成立融媒体中心。作为连接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县级融媒体,如何抓住短视频风口,做精、做强、做深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载体并让其变现,扩大县级融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该中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短视频成为风口,县级融媒抢滩刻不容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西瓜视频等平台下载量的创新高和5G的投入使用,短视频已成为群众社会交往、新闻获取、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短视频平台用户呈现规模稳定化、内容成熟化、用户体验趋优化的趋势。短视频的浏览量已经超越电视新闻,成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即时通讯之后的第四大互联网运用,群众渗透率高,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又一传播载体。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抓住短视频这个风口,转变话语体系,明晰“更好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定位,坚持“内容为王”这个根本,坚持移动优先这个大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推动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如不与时俱进,势必错失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及打造全新融媒体系的大好机遇,实现不了“内容创优、移动优先、共享融通”的媒体融合要求。

二、县级融媒在短视频制作中的误区与困境

县级融媒体的短视频难以快起来。县级融媒体由县级电视台升级而来,在视频的制作、审核中有一套繁琐的审核程序,因而在快速传播上和自媒体及社会媒体有一定的时间差。

县级融媒体在短视频的制作上很难产生爆款。县级融媒通常把时政新闻作为核心内容,报道内容往往聚焦在中心工作、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及领导调研上,缺乏互联网思维,面对互动性强、信息丰富、表达形式多样的抖音、快手等平台,采编人员新媒体表达不足,在标题、封面、音乐、核心细节方面处理简单,很难推出现象级爆款短视频作品。

县级融媒体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一个短视频,记者要完成拍摄、文案、图片、音频、视频几个步骤,制作成为高度概括、内容精炼的短视频发布在各类平台上,对记者、编辑的业务素养要求极高。县级融媒体受地域、体制、机制及财力的制约,很难招到具有策划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的复合型人才。以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为例,能拍、能写、能策划制作并上传平台的编辑、记者极少,对H5、VR、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更是知之甚少。

县级融媒体短视频难以运营变现。县级融媒体通常只把短视频当做舆论宣传的一种形式,服务于公益,没有将短视频当做产品,没有考虑短视频的运营变现,只是做了个热闹,只求发声不求赚钱,没有给县级融媒体带来经济效益。

三、短视频风口对县级融媒既是挑战亦是机遇

从电视大屏到手机小屏,传播平台的转移带来采编思维的转变。正如抖音、喜马拉雅不是电视台或者广播电台,而是有着海量信息及资源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一样,短视频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新闻短讯,而是信息高度精炼,故事、场景、情绪多样表达的新型传播方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由于受体制、机制的障碍,在新媒体环境下会出现不适应。首先,缺乏互联网思维。从县级电视台转型而来的融媒体中心部分职工思想僵化,网感不够,短视频注重的标题、封面、音乐被简单处理;其次,在工作中以大屏传播为要务,使得小屏传播成为附属。制作的视频一般是电视首发,新媒体转载,媒体融合不够彻底,“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以及“四全”传播格局没有形成。

短视频的迅速走红也给县级融媒体中心带来了机遇,由于公众缺乏专业素养和基本的技能,普通老百姓制作的短视频良莠不齐,内容庸俗化、同质化愈演愈烈,极大影响了短视频语境的良好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以优质内容传递主流价值,是短视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县级融媒体中心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生产优质内容资源夯基垒台,短视频平台方能实现长远发展,拥抱一个更加可期的未来。

四、县级融媒体中心抢占短视频风口的几点做法

加强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第一要务。加快媒体融合改革步伐,提升县级融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用好短视频这个赛道事半功倍。县级融媒如何抢抓短视频风口,与网民进行连接与交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索及尝试。

(一)注重策划,时政主题赋能短视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精准策划时政类短视频选题,充分利用媒体融合优势,推出高质量短视频作品。在县级融媒的报道中,解读政策或者围绕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要节点的视频较多。对于这些选题,采编人员一定要注重策划,抓住老百姓最关注的点,始终牢记“内容为王”,围绕县区中心工作,在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选题上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不断推出具有党媒特性、时代特性、经开特色的短视频。在制作时,可放大事件中令人感动的瞬间和关键细节,将看似“小”的内容和“小”的话题着重表述,将“大”话题变“小”。围绕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做精主题短视频,做强舆论引导,做优媒体品牌,不断推出具有党媒特性、时代特性、经开特色的融媒短视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创新学习教育形式,采用融媒交互技术,通过创意视频、直播、H5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打造随时随地的党史短视频课堂。制作发布《历史上这些重要日子你知道吗》《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妈妈教我一支歌》等短视频20余个,阅览量约100余万;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云讲堂来啦!》系列短视频,这些集图像、文字、声音为一体的短视频“学习包”不仅在新媒体上定时推送,还在区内各楼堂馆所的电梯间滚动播放,让党员干部和群众随时学、随身学,方便大家“沉浸式”党史学习;2019年联合安顺经开区政法委策划制作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短视频,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自编自演客串角色,视频一经推出,区内群众争相转发,为扫黑除恶营造了强大的宣传攻势。

(二)主播出镜,主流价值赋能短视频

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的下载量及用户量的剧增,公众拍摄短视频的热情高涨,但上传的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有碍观瞻且传播负能量。互联网成为舆论的主战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县级融媒要想引导舆论,方法之一是培養自己的网红,拥有自己的发言人。有着群众基础、外表靓丽、普通话标准的主持人就是最好的人选。他们发布的短视频要代表主流价值观,体现责任与担当,不是简单以“小哥哥”“小姐姐”的形象出现。如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制作的系列短视频,以时间轴为主线,以党史为基础,由男女主播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娓娓道来,创新呈现短视频与图片、动画等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学习强国等传播优势,以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史展现在“眼前”、输送到“指尖”、传播到“耳边”,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方式。目前,云课堂短视频已推出三十余期,各平台阅览量约20万。

(三)长短结合,精品意识赋能短视频

短视频最先由抖音平台定义的时间为15秒,快手将57秒定义为短视频产品的工业标准。主要分为资讯、军事、文化、商业、体育、剧情、娱乐、时尚等几大类及用户自我表达为题材的内容,解决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娱乐需求。2019年4月,抖音还向所有用户开放了1分钟视频的权限,并在几个月之后,进一步将其平台的短视频时长限制延长到了15分钟。长视频主要为中央、省、市、区融媒及专业公司,将时政、资讯、影视、科普、民俗等内容二次创作艺术加工后的专业内容,题材立意深度、丰富程度、制作精度均高于短视频,满足用户长时间沉浸式的资讯及娱乐需求。

作为具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视频制作上比普通网民具有先天优势,可结合区情深挖接地气、带露珠的内容,长带短、短接长,制作题材新颖、立意深远、结构紧凑、用户喜爱的长短视频,让美丽风光、城市文化、民俗文化、网红打卡、家乡味道、乡村生活等长短视频覆盖全网。2020年,以承办安顺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牵头制作了视频《梦想经开无问归期》及《安顺》《再见》《龙的故乡》等10余个短视频投放全网,这些视频时长在3-6分钟,植入了安顺的美景、美食,由视频+精彩动图+出彩文句组成,一经推出,就刷爆朋友圈,并被大量转发,既讲好了县域人文和风光故事,又提升了县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专业引领,细拍精编赋能短视频

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融合之前以做电视时政新闻为主,本身蕴含着视频基因,在制作短视频时具备的先天优势,在短视频成为传播风口的当下,将大屏端的传统优势转换为小屏端的创新展示成为了融媒体中心骨干们的必修课。

用镜头语言讲故事,拍摄时要注意画面有一定的变化,善用“推、拉、遥、移、升、降、甩”来实现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画面的切换,避免画面乏味。短视频分为竖屏和横屏两种,由于老百姓普遍喜欢用手机浏览短视频,使得9:16或3:4比例的竖屏短视频日益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因而手机拍摄的短视频更贴近大众。用手机拍摄短视频时要注意光线的运用,运用顺光、逆光、侧逆光、散射光等来表现物体与人物。同时,要重视后期制作。首帧画面铺设非常重要,全网海量的短视频中,第一帧画面的优劣,往往是吸引网民在划过这个短视频时要不要继续观看的理由,所以首帧画面要在立意、构图等方面精心打磨,力争抓住群众的眼球。标题色块也要配合整个视频的色彩,可以使用平台配套的剪辑软件,如抖音的剪映,熟练使用里面的快慢速、画中画、特效、智能字幕等功能。编辑时坚守“剃刀原理”,能少一秒是一秒,同时建立内容标签,情感共鸣才能出爆款。

总的来说,创意策略、拍摄技巧、剪辑手法、后期特效、生产要领是做出爆款短视频的关键。近年来,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发布的《梦想开始的地方》《人间烟火气最美夜经开》《云飞扬》《我和我的祖国》等短视频作品,都是在立意、拍摄、制作、精剪、配乐、专场等方面精雕细琢,推出后获得极高的浏览量。短视频《社区“活地图” 平安“风向标”》为胡鹏获评“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推波助澜;安顺人张果获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男子拳击冠军的短视频在获得流量的同时,还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

(五)注重运营,流量变现赋能短视频

在短视频风靡一时的当下,各类社会资本纷纷入局,抓住风口的社交平台、社会媒体及自媒体都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而县级融媒只是把短视频当做舆论传播的手段之一,没有考虑其商业价值。在经费日益短缺的情况下,短视频变现成为媒体融合和增加造血功能的一条有效路径,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由于地方政府财力紧张,更需要思考如何使短视频变现以获得运营经费。

县级融媒的短视频变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公司化运作。通过合资、参股的形式成立传媒公司实现体外循环。比如直播带货,就可以由融媒体中心策划、制作短视频在平台上推广、造势后,由公司来完成直播、销售、带货。二是要有产品思维。短视频变现不仅要打造优质新闻内容,还要围绕服务和营销探索新的模式。如“短视频+电商”“短视频+农业”“短视频+工业”“短视频+教育”等合适的运营模式。三是做强范围经济。发挥县级融媒的公信力优势,打造小而精的县域内生活服务类短视频,做强垂直领域的沉浸式体验和深耕本土美景、美食实现短视频变现。

总之,短视频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力量,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连接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一定要守正创新,以最新鲜、最本土的短视频吸引受众、服务受众,打通信息传播的神经末梢,成为受众获取本地资讯的主渠道,推动县级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天.传统媒体转型之道:短视频变现[J].新闻战线,2021.05.

(作者单位: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传播力短视频机遇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