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2021-01-31吴金龙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动画课件化学

吴金龙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乐桥镇初级中学 231581)

目前,电子白板、交互式液晶屏等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引进了课堂,其强大的超文本功能,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被普遍运用在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同时也对我们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为现代化学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通过情境创设,发散学生思维,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优化了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言,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一、多媒体的有效应用在化学教学中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动静皆宜、声像并茂,视听效果大大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大量的信息文字、图片、视频和动画进行组合,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人机交流,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比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很多.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针对化学反应的条件,伴随的现象等,配以加热、沸腾、破碎、爆炸等简单的视频和图片、声音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将传统化学教学无法表达的内容更完美地展现出来.

再如,在讲解灭火的原理时,可以利用课件创设多种情境,燃气灶、篝火、草原着火、森林着火、燃着的酒精灯等,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怎样进行灭火,再结合视频来演示,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记忆深刻,在视听效果的配合下,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运用,可以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既是这一节的重点,又是这一节的难点.在教学时可以先用课件动画展示水分子的模型,让学生感性认知分子的结构特点,为学习粒子的运动及粒子间有间隔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离子时,离子的形成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前,将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形象地观察到钠原子是如何失去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原子是如何得到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过程清晰,形象,直观,降低学习的难度,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想象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变困难为容易,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效运用教学多媒体,能缩短教学课时,增大教学信息,扩展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黑板上要板书知识点、习题、解题过程、实验步骤等,消耗课堂上的太多时间.电子白板、液晶屏这些交互式教学设备的推出,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可以完美的呈现出来,节省了教师的在课堂上的画图、板书时间,教学信息量也有了很大提升,课堂上有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巩固,还可以即时反馈,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可以优化实验教学,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

1.动画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生成的实验,或者模拟有毒、有害物质发生发应的实验,实现实验过程的绿色化.

许多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验过程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或者是有毒、有害物质参加发应的实验,如果操作不当,就会造成意外事故.当一些实验以现有的条件无法实施时,可以灵活地将其移植到多媒体中进行模拟操作.与常规的化学实验相比,整个实验过程没有任何有毒物质的排放,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没有影响,在无药品消耗的同时完成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极强的动画效果与对环境的零污染,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2.模拟化工生产过程,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利用课件,可以将化工生产的过程进行模拟,将生产的流程图简单的呈现出来,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气体、液体的流动情况展示出来.比如炼铁的过程,如何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等学生都未见过,我们老师大多也是在书本上学习的,对生产的过程缺乏感性认识,用课件和动画可形象、逼真地展现出铁矿石变成铁的工厂环境,对于每一个场景和环节也可局部放大或反复演示,让学生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的生产过程.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演示实验存在着效果不佳,有些实验做起来非常复杂,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flash动画等模拟真实的实验,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有些学校因仪器配置不全而无法进行实验的问题.仪器和药品损耗小,降低了教学成本.实验的进程可以随时控制,能够实现快速化,或者是快速过程的缓慢化,变缓慢为瞬间,变瞬间为缓慢,变模糊为清晰,有着真实实验无法比拟的优点.

3.数字化实验结合多媒体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统一起来.

近几年来,数字化实验逐渐走进了中学课堂,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提高,也为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字化实验可以将化学反应的现象转化为可监测的信号,增进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原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数字化传感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实验中的各种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后,输出到屏幕上,在屏幕上可以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在短时间内,优化了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参与,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三、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需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

不可否认,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也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但在应用多媒体时,相应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1.多媒体成了教材和资料的替代品,课件制作质量不高

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多媒体和课件的使用必须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有些老师把课件当成课本的翻版,把教材内容一字不落地复制上去,学生几乎不用看教材,极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课件的制作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流于格式化和程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应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时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要与知识、教学规律、课程标准相符合.

2.投影屏幕完全替代教师板书

教师在应用课件时,必要的板书还要在黑板上呈现,便于学生梳理.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堂课的知识脉络.好的板书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再现,对学生的学习、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

3.界面过于花哨,内容华而不实

课件制作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以服务于教学为目的,文字和图片不能过多.画面过于漂亮、华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分散课堂的重点,干扰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在使用时,要注意其合理性、适度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4.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替代化学实验

利用课件和动画,可以很方便地模拟实验,但模拟实验毕竟不是真实实验,它只是在扮演着“辅助”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是化学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互结合.教师规范的演示操作,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一些探究性的化学实验,如果用课件代替那就成了“纸上谈兵”,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才能避免学生只能“写”实验、“说”实验而不会动手“做”实验.

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情感互动交流的过程,课件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只手总是按在鼠标上,一直注视着屏幕,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必然减少.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要成为课堂交流和互动的引导者、促进者,通过教师的教,从而唤起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表现出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兴利除弊,把趣味性贯穿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力点,教学便会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必将使化学教学和学习走入新境界,登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动画课件化学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奇妙的化学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