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1-01-31陈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苏教版物理探究

陈忠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蔡官学校 225500)

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充分结合初中生的特点,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设计,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应以学生合作兴趣为导向,致力于良好合作学习主题的确定,并结合确定的主题设定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效地实施合作,并通过实施合作探究活动达到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升,最后通过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以下笔者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探究.

一、基于学生合作兴趣导向确定合作学习主题

1.理论分析

这一环节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首先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再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精心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并确保所设计的主题有助于学生探究欲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师需要在实际中灵活地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情境创设,并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确保所设计的合作学习主体有助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将学生的合作兴趣有效激发出来,为合作学习的实施奠定基础.

2.实践探究——以《直线运动》教学为例

《直线运动》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学习这一部分的物理知识时,为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将学生的合作学习参与兴趣激发起来,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致力于良好生活情境的创设,并结合物理知识学习的需要,确定相应的主题.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运动会上体育健儿参与田径运动的场景,再引导学生结合视频情境,分析学生运动的类型,并将其作为合作学习的主题,探究不同的运动方式所取得的成效.这样学生在确定的合作学习主题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启发,将学生对拟学物理知识提前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也会形成一定的兴趣.因为学生只是观看了体育运动视频,并不知道具体的知识点是什么,给学生的学习留下了悬念.有的小组通过小组研究后发现,有的采取直线运动的方式跑步,有的采用曲线运动的方式跑步,有的刚开始跑的速度较快,到中间跑的过程中放慢速度,后续保持匀速运动的状态,直到冲刺阶段加速跑.这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学习,加上教师的点拨,能自然而然地将本课学习的物理知识引出.

3.要点总结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切实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和讨论,避免对学生合作过程的干预,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导入环节中起到的作用.

二、基于学生合作有效导向确定合作学习目标

1.理论分析

针对导入环节采取设定主题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以促进学生合作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关键环节.加上每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合作学习前指导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并引导在目标的引导下进行高效沟通与合作,并在合作中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让每个小组在精心合作分工下完成目标,预防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和讨论的无效性.

2.实践探究——以《速度》教学为例

《速度》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教学的前一天,就告知学生按照小组为学习单位,根据教材中的要求,自主自制2个锥角不同的纸锥,再到课堂上讨论和思考如何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同时制作本组的实验方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有的小组采用的方案是:从某一段下落的距离,对纸锥从这一段下落距离所需的时间进行测定.有的小组的选取一定的下落时间,并对纸锥从这一时间段中的下落距离予以测定.有的小组则没有提前确定下落时间与距离,而是测定纸锥下落一定的距离所需的时间.这样每个小组都通过本组的合作确定了各自的方案,再引导学生对哪种测定方案的效果最好进行探究,最后得到最佳的操作方案,也就是第一种方案,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合作目标下促进合作效果的提升.

3.要点总结

为切实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需要紧密结合确定的合作主题来确定合作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引导每个小组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实现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方案,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保障.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合作学习成效提升,引导学生针对性的确定目标,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引导小组成员在协作下完成任务.

例如,在学习《光的色彩颜色》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出现的光,都有些什么颜色.再让学生看下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一般都会说,阳光早晨和傍晚是橙红色的,其他的时间是白色的.这是老师可以拿来三棱镜,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着阳光观察,学生就会发现阳光的奥妙所在.这个实验就会立刻让学生对于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利用生活的智慧,开启新的物理知识课堂.

三、基于学生合作能力提升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1.理论分析

合作探究是初中物理小组学习的关键环节,因为其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进而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带来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为前提,结合所学的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之中,并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来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在心中对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着良好的认知.

2.实践探究——以《水循环》教学为例

《水循环》属于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因为初中生对水资源并不陌生,而对物理世界是陌生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水循环这一物理现象的原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处于不同运动状态并时刻变化的水,比如蓝天白云、乌云密布、辽阔海洋、雪岭冰山、澎湃江河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自然界中的水存在形式有哪几种?这些存在形式的对应状态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小学合作过程中开展探讨交流活动,从而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最终学生将自然界中水存在的形式划分成对应的状态,强化学生对水循环知识的学习和热值.

3.要点总结

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探究时转变角色,在小组成员中,做到科学分工,采取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采取观察和探究以及操作和实验等方面的物理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时,这属于抽象类的知识,学生无法真实的触碰到,更无法靠想象去理解,而光源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物理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各种各样类型的光源,来帮助学生学习这节课程.再如,学习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电路初探》这节课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阅读电器上标注的电流分别是多少.在课堂教学中,告诉学生,每个电器都是有固定的电流的,如果实际电流无法达到电器的要求,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电流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来证明额定电流的工作原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物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才能更好地体验并享受合作学习带来的优势,最后主要是在实验环节,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做到如实记录和客观分析,而且不能与常理相悖,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基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强化合作学习评价

1.理论分析

当学生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反省,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要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总结经验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认知能力,尤其是要做好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

2.实践探究——以《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为例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这节课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三种状态的变化过程,并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在实验中证明三种变化,再结合生活实际来强化学生对其的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再引导学生对各自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评价来总结和反思问题,最终达到良好的问题处理成效.

3.要点总结

整个合作学习评价过程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认知能力,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

猜你喜欢

苏教版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