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情思 撬动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情思教育之我见

2021-01-31陈晓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情思教学活动核心

陈晓霞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城北初级中学 226100)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情思教育主要包含“情思教学”和“情思德育”两大板块,其所强调的是情境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以情境为引导核心,以学生的独立思想为行动方案.这一教学理念与现代核心素养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都强调学生个体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表达.积极落实情思教育理念,展现情思教育的带动价值,对于教学活动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好处.

一、创设教学情境,深入激发情思主题

大部分教师对于情思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其认为发起情思教育的基本要求仅在于帮助学生表达情感,强调的是“情思教育”理论中“情”的引导价值,忽视了“思”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的文化教育活动来看,情思教育理论在保留既有教学理论的普适性的同时,对教学活动的柔性制度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情思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情感的主观表达,更强调个体情感对于教学活动的引导价值,“因情而思”,这才是情思教育的核心内涵.

要展现情思教育理论的教育价值,教师应主动尝试将情思教育与学生情感、能力结合起来,构建集教学材料、主观情感、学习经验于一体的全新教学体系.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丰富的课程内容、复杂的日常生活为学生打开了记忆数学概念的第一渠道,学生的数学情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萌芽.针对这一特质,教师可利用相应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促使其主动回忆数学知识,依靠丰富的数学灵感回应相关教学活动.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学习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导入相应的生活情境:当你在外地旅游时,你的朋友和你走散了,你们的手上只有一张地图,应该如何描述自己的位置?结合生活经验与地理知识,学生会提出“利用经纬度描述地理位置”.但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之后,原有的结论又会被学生推翻:经纬度的描述过于专业,由于缺乏科学的定位仪器,我们根本无法找到自己的朋友.此时,部分学生会提出,将该区域按照街道进行划分,确定相应的单位长度,通过长度与方向的相互配合,帮助两人确定位置.在这一理念下,“距离”“方位”“单位长度”等概念相互配合,学生已经构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初级模型,数学建模与数学抽象素养得到提升,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以更高的效率掌握新知识.

二、适当引入资源,培养学生数学情感

独特的数学故事与教学理论相互搭配,共同构成了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体系.在接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不断思考、实践的同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并积极积累数学概念.而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数学情感”的重要价值正在逐渐表现出来.在落实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对于学生能力的建设也有着一定的助益.

教师应结合所应掌握的核心素养适当引入教学资源,依靠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以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为例,部分学生认为,古人在数千年前所提出的数学理论必然是十分浅薄的,其对于现代数学课程的建设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但如果教师能够将有关理论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的情感必然受到冲击.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导入“九章算术”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之前,要求学生通过运算解答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的导入数据并验算数据,学习速度较慢,运算能力很难高效发展.教师可向学生导入有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计算方法,并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答相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二元一次方程的出现为学生高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在回顾“鸡兔同笼”问题时,结合先前的运算过程,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人独特的数学智慧,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组建交流小组,激发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被视为推动相关教学活动顺利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核心素养的建设及培养却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更愿意以积极、主动、科学的态度参与相关教学活动,当学生的交流水平与交流意识不断提升,学生也会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发起核心素养培训工作.

教师可在情思教育活动中落实小组交流制度,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同时调整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情感为线索,依靠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数学交流活动的发展提供新的灵感.依靠语言、实践等行动相互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与数据分析素养.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的相关教学为例,在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个三角形,思考哪些线段与三角形的特点有关.在绘制三角形之后,学生会通过对直观图像的观察提出: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的线段.但部分学生仍处于探究环节,在利用不同的线段对三角形进行分割之后,学生会提出,在三角形内有平分三角形的边长的线段,也有平分三角形的角度的线段,不同线段的绘制方法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选定不同的方法推理数学问题;有的学生依靠实践测量,有的学生依靠空间想象.不同的探究方法相互配合,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也在同步提升.

四、结合实际生活,深入挖掘数学技能

核心素养不仅仅表现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更包含学生主动解读数学概念的重要素质.结合情思教育发起实践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的数学技能应用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当丰富的数学情感相互交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趋于全面,当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碰撞,学生的技能应用欲望开始逐渐萌芽.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主动尝试在教学活动中调整教学方案,依靠生活实践、理论教育相互配合,为学生提供表达数学技能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情思教育为初中数学的发展打开了缺口,当情思教育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必然产生全新的火花.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圆的有关性质》的相关学习为例,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提出思考问题:圆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图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圆具备哪些性质?根据所接触的生活材料,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生活中的挂钟、车轮,都是圆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圆中涉及到了一个独特的概念“π”,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给出一个圆形,要求学生对圆形的面积、周长进行计算,依靠数据的相互搭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π”为例,针对相关教学知识,教师可对“π”发起探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历史说明“π”的发展历史,依靠理论与观察经验相互配合,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总之,当教学理念不断革新,教师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也应伴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成长需求同步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情思教育从学生的主观情感入手,对教学活动实施全面、具体的优化处理,强调学生思维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努力尝试帮助学生抒发情感,依靠学生的主观情感完成数学表达工作,促使其能够主动回答数学教育问题.

猜你喜欢

情思教学活动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飘落的情思(局部)
丝路情思
拗九粥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