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2021-01-31柳云萍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知识点生活数学

柳云萍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岭东山小学 362141)

目前正在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课堂趣味性同时,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以此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建合适情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并学会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解决数学教学实际问题.教学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点,由此体会到数学在实际中的作用.

一、数学与生活结合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自身特点,导致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以感性思维作为主导思维,因此,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复杂情况难以理解和消化,不能很好掌握数学知识点.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创建良好课堂学习气氛.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行动力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具备对知识点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正确转变教学方式,增强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科目,如果不能将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很好结合,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知识点,导致知识掌握能力不好,不能够进行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并能够灵活的应用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对学生学习数学科目有极大帮助.

二、数学与生活结合的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由于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经验,并且拥有足够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知识点主要是对事物的认知,需要教师进行观察和整理,对知识点提炼,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有效进行教学.学生在想象能力充分发挥的情况下,通过回答问题不断调动课堂气氛,让教学活动更加生活化,学生能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实践.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场景对知识点进行引导“以当前土豆市场价格为准,了解到土豆价格是0.2元一个,但是有时候土豆资源紧缺,价格会被抬高到0.4元一个,那么如果一个人买了6个土豆,这个人一共有3元钱,那么现在的土豆价格是多少.”通过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够利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数学知识点,在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创建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小学生处于锻炼思维能力的主要阶段,但是由于数学中包含抽象思维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在学生学习时不容易掌握数学知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创造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并理解数学知识点涵义.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结合实际情况,能够对知识点有全新认识,学生融入教学情景的同时,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开拓,培养良好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面积”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对于抽象性概念不能够很好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一平方米或者一平方厘米究竟有多大,可以进行课前预习活动.在教学开始前,可以让学生丈量黑板面积;或者用尺子在黑板上画出长宽分别是1厘米、一米的图形,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对比,从实物中感受到面积的真正概念.组织一次“找相似”课前预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理解,找出身边物体面积是5平方厘米的物品,学生通过掌握的生活常识,先进行知识点初步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理解和教材知识点进行结合,能够准确理解知识点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3.理解生活,充分挖掘素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深刻理解,从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新兴趣,就会通过不停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在充分发掘生活素材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在学习“分数”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后提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通过关键词调查,发现分数相关知识点.关键词可以是学生男女比例、课外活动参加人数比例、食堂饭菜选择比例等,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关键词,进行实际调查后作出解答.如编制课外活动参加人数比例试题时,小组学生分开行动,分别调查各项课外活动的参加人数,调查发现参加课外活动同学共100人,美术人数20人、音乐人数30人、书法人数20人、排球人数15人、英语角人数15人.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知道,美术学习人数占比为百分之二十,通过分数知识点解答应该是五分之一,音乐学习人数是百分之三十,最终结果是十分之三.这种类型的调查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对于问题有较大学习兴趣,也因此感受到数学知识点的亲切,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4.加强应用,深化学生认知

受到传统学习习惯影响,数学在教学中经常忽略实践应用能力,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不重视,不能进行相关培养.为了实现数学教学效果,一般方法是通过机械性做题等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点学习.虽然学生通过大量练习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定认知,但是这样做缺乏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感悟,不利于学生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到目前教育形式,让学生将知识点有效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学和用的方式,不断提升对数学知识点的兴趣,以此提升学习成果和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时,不能仅仅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消化和理解,也需要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可利用道具给学生展示圆柱和圆锥各个面的形状,以及各个面平铺后的样子.学习完成后,利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实物,运用所学知识点对物体进行计算和分析,如教师可以出题“教室里的水桶,是一个圆柱体,高是50厘米,桶的直径是30厘米,那么这个水桶容积是多少呢?”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物品,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理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认知,逐渐形成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

小学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难懂,学生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能够更好的将生活与知识点相联系,在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运用.因此在学习时,教师需要通过适当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把二者融合在一起,由此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对数学知识点的完美运用,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用数学知识点更好服务于实际生活,创建数学知识点和生活的良好桥梁,让课堂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真正做到知识点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

猜你喜欢

知识点生活数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生活感悟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