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招建立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案

2021-01-31吴向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圆周率内角三角形

吴向华

(江苏省启东市东安中学 226200)

对于初中数学的讲授,其中新课的导入困难系数较大,因为初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性、抽象性等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所学的知识也更加深入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变大,对数学教师也有更高的挑战.但是新课导入的优良和学生新课学习的好坏又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新课程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一、基于实际内容导入数学课堂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其基础建立在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以及生活中,所谓其实际内容便包括良好的数学基础以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基于实际内容导入数学课堂就是强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让新的数学知识在认知发展水平上建立,从而能够高效地学习初中数学知识,让初中与小学数学知识衔接更为密切、合适,初中数学教师更要从实际出发,导入数学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节时,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再仅仅是观察三角形特点等浅层面的知识,而是要深入探究三角形内部、外部与其他三角形的关系,探寻三角形的各个性质,可以由此导入课程,让学生明确差别,如:“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三角形,大家以前都学习过三角形,有三个内角、三个边,那么这次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当两个三角形内角和边有什么关系时,这两个三角形才全等呢?全等的意思就是这两个三角形边长、角度都是相同的,大家来想一想.”,这样将知识合理的衔接,让学生既有对知识新的理解,又有将知识发展的空间,此时教师再将其引入新数学知识,学生也能够建立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的信心,不会产生畏难心理.或者教师将课堂导入生活化,把数学知识引入生活中的内容,如在学习‘概率初步’这一章节时,可以从生活中出发,提问一些贴合实际的问题:“同学们,一个随机的事件都有其发生的概率,比如一个硬币,向上抛有正面和反面两种情况,甚至会出现立着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概率非常低,正反面概率在做过多次试验后基本接近,或者在我们班,我们能够在一个班,相遇并成为同窗,都是有一定概率的,所以说概率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存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生活化的导入课程,学生会更加轻松,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学习数学内容,从而使整体课堂气氛活跃,效率提升.

二、利用故事内容导入数学课堂

利用故事导入数学内容,是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关注度的一种导入方式,非常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节省教学时间.但很多数学教师认为,故事性导入法仅适用于文科类科目,对于逻辑思维性较强的数学无法用故事导入课堂内容,其实数学也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法,将数学原理表达,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接受,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让课堂趣味横生.

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有一个关键性的内容“π”,代表的圆周率,学生首次接触,较为不熟,教师就可以从解释圆周率“π”为导入,讲述有关“π”的由来和故事,打开新知识的大门,如:“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但你们知道吗,圆周率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人进行计算了,无数数学家进行攻克研究,只不过碍于当时技术条件影响,进度较为缓慢,在祖冲之的时候,他结合前人经验,终于算到了小数点后六位,逐渐演变至今,运用当今的大型计算机可以将圆周率算得更加精确,那到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计算所用到的π,一般将其暂定为‘3.14’来计算,方便得出大致结果,而人类对于圆周率的计算也还在继续,什么时候计算完呢?我们大概也猜不到了.”这样,通过故事性导入数学知识,既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听取故事内容、放松心情,还能通过故事内容得出有关圆周率的性质,对其数学性质了解更多,记得更牢,再进行专业性的数学知识,教授有关“π”的公式,学生便会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目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数学课堂

对于传统的书面、口语的课堂导入,长期下来使得学生已适应其模式,且毫无新意,学生不仅对传统课堂导入产生无趣感,甚至产生厌恶感,使整体课堂效率下滑,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对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导入的软件设施,还要注意导入的硬件方式,了解学生喜好,结合多媒体等新鲜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资源合理利用,让学生直观看待知识,了解所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章节时,单凭书面上以及教师的口述表达,难以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轴对称这一知识点,而且教师讲题时需要在黑板上画出复杂费时的轴线,极为不方便.学生对图片的兴趣和注意力远远多于对单纯文字的兴趣,且文字太多的知识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会让学生产生厌倦,而图片会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用图片以及电子技术展示一些轴对称的物体,如“中国古代建筑”、“圆”、“正方形”等,再配合展示各类轴对称图形讲解知识点:“同学们,看了这么多轴对称的例子,你们能说一说这几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各自是什么吗?又有几条对称轴呢?像中国古代的建筑就是最中间的一条线就一条;而圆呢就是其任意一条直径,都可以作为其对称轴,所以圆是无数条对称轴;那么正方形是其一边的中点连线可作为一条,对角之间的连线也可以作为一条,所以正方形有两类对称轴.”这样用多媒体配合引出数学知识,使得教学效率也提升很多.或者在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章节时,仅凭书面绘画根本不能将旋转合理表达出来,就需要用多媒体技术,将书面知识动态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习时更为直观地理解旋转知识,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四、利用内容类比导入数学课堂

初中阶段有着很多内容相似的知识点,通过深入研究,也能够发现这些新旧知识点存在着较大的联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随后引导学生做好针对学习.帮助学生基于所学知识点的认知,将关联内容总结在一起,随后做好知识内容的整体总结.通过类比思想应用,数学知识教学结构会显得较为清晰.教师要善于总结出各类教学理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领悟所学知识.由类比思想导入数学课堂,区分新旧知识联系.突破课程教学认知方面的局限,让学生敢于进行类比,寻找不同知识结构关系.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课程时,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由此,他们对于该节课程大多有了一个知识铺垫.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之前对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了解,在课堂上做好类比,让学生形成属于自我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刚开始进行教学时为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三角形外角和是多少?长方形内角和是多少?正方形内角和是多少?这几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都不是十分困难,他们很快的就总结出了这一知识的学习奥妙.对于三角形而言,其内角和为180度,长方形、正方形内角和为360度.教师之后可以继续引入新课,让学生探讨一下所有四边形内角和都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学生通过分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发现,不管是什么四边形,它的内角和肯定是360度.在类比思想渗透模式下,教师可以将这些基本图形的边数进行增加,使其增加为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依次应用分割三角形的方法量出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引入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n-2)×180°(n≥3),让学生应用该公式对多边形内角和作出求解.通过使用类比思想导入新课,某些晦涩的数学知识会变得更加简单.它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进而完成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提高.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导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不能仅仅站在自身立场上思考,应转换角度,全方位思考,寻找适合学生的导入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建立完整严谨的导入方案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高效,让学生以更高昂的情绪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圆周率内角三角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说说圆周率
三角形分割问题
关于圆周率,你可能不知道这些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