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1-01-31焦晓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函数思维同学

焦晓燕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阳光初级中学 22650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开阔,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学习需要启发,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无法通过阅读教材汲取重点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就应该将其发挥出来,让学生摆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形式,愿意学习,并从中获取知识.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的意义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地带动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形式,教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同学们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更加灵活、积极主动的思考.总得来讲,各位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给同学们的提问,能够对同学们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具体把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中起到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有探索的欲望,愿意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产生互动、交流.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教师给出的问题,更像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能够让同学们顺着教师给出的思路来进行问题的归纳和知识的汇总,并且通过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2)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成正比.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的思维呈现活跃状态,会积极的思考答案,得到答案后举手回答,而这一过程就是课堂互动的过程.而即便是腼腆的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他们也绝对不会做课堂上的旁观者,仍然会跟着教师的思路以及其他同学的答案来进行自我丰富和完善.而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把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好的展现给老师和同学,老师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发现,这位同学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是否存在哪些问题,一旦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的改变教学策略,或者是把问题告知给同学,通过沟通交流的形式完成对学生不足的指出.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可以将师生间的交流增强,塑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压力减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要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将新课改的要求贯彻落实.课堂提问可以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提问过于随便

有些教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只是在课堂上突发奇想便问了出来,并没有经过课前时间精心的备课环节.这些问题只能让同学们的大脑进行短暂的活跃,但是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不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通常会提出简单的问题,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学生的思维没有活跃起来,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听了一下,认同了教师所讲解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有时教师也会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想很长时间也没有思绪,浪费了时间不说,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回答问题的兴趣.

(2)教师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

教师为了教学进度,通常在教学中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课堂上更能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而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他们也会快速的进入思考状态,并且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回答问题,更能抓住问题的重点,所以回答的内容更接近于标准答案,会让同学们直接了解标准答案,会节省课堂时间.然而,课堂上不仅有成绩好的同学也有成绩差的同学,对于那些基础不够牢固的同学,思考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在思维发展的过程当中会存在更多的不足,这些问题教师很难在提问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来,教师会逐渐认为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进度,能够代表全班的学习进度,而那些成绩较弱的同学们在课堂学习中就会积累更多的问题,甚至大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

(3)教师过于重视提问次数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提问,回答的过于草率,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应用

1.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发挥作用

数学的特点是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光看教材中的概念和公式,学生是无法深入理解知识的,就更别提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之所以强调课堂提问,是因为通过问题,可以将数学知识“分层”,最浅显的知识提出最简单的问题,学生就能顺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将知识一点一点吃透,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不过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

因为课堂中提问的问题是否合适会对学生吸收知识造成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培养.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先摆正观念,明白问题在课堂中的作用,充分的了解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从而设计出合适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函数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看到函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难.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入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函数图像可以呈现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吗?”学生可以根据函数解析式将图像画出来,然后顺利找到最大值与最小值.这一过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可以适当地引入问题“做出y=2x2,y=2(x+1)2和y=2(x+1)2+1的图像.”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正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学生解答起来不太困难,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堂提问要少而精

初中生的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即便度过了启蒙期,各项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底蕴,但是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看到初中数学知识的时候仍觉得无从下手.教师为了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通常会提出大量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问题满天飞.

课堂提问的数量要有度,尽量做到少而精,毕竟课堂提问不是形式,而是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将问题设计得巧妙有效.课堂时间一般为45分钟,若是按照每五分钟提一个问题来算,每堂课应提出9个问题.而且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要围绕课堂教学重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升华的同时,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一般函数形式和正比例函数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然后让学生简述两者的区别.然后教师可以利用之前学过的函数图像与正比例函数图像做对比,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掌握了知识.

3.课堂提问要注意学生的具体情况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就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成绩一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提问优生而忽视差生,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差生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班级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树立自信,愿意学习.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给予相应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语气,尽可能和蔼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才能学有所获.

数学知识本就抽象难懂,想要让课堂教学有效化,教师就需要重视课堂提问,以解决教学重难点为目的,优化课堂提问.

猜你喜欢

函数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