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龄、流产史与胚胎停育孕妇的关联性分析

2021-01-31河南省原阳县中心医院453500马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电离辐射胚胎流产

河南省原阳县中心医院(453500)马银

胚胎停止发育是早期妊娠常见并发症,多由某种或某些因素导致胎儿死亡或胚胎停止发育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对家庭生活也产生了极大影响[1]。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认为,除遗传因素外,还与孕妇的生活环境、日常习惯等因素有关[2]。因此,临床应积极寻找胚胎停育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生育质量。回顾性选取我院102例胚胎停育孕妇,旨在探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102例胚胎停育孕妇(2020年1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98例我院胚胎发育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2.14±2.23)岁;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7.84±2.51)岁。

附表1 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

附表2 多因素分析

1.2 研究组选取标准 ①纳入标准:研究组均经B超检查显示胚胎停止发育;临床资料完整。②排除标准:由内分泌异常、子宫异常引发胚胎停育;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异常、认知障碍。

1.3 方法 收集、查阅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中学、大专及以上)、月经初潮年龄、家庭月收入(<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是否体育锻炼(是、否)、是否经常熬夜(是、否)、有无流产史(有、无)、每天接受电离辐射时间(<2h、2~4h、>4h)、是否学习护理知识(是、否)等。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②胚胎停育多因素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通过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两组孕前BMI、月经初潮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体育锻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年龄、家庭月收入、是否经常熬夜、有无流产史、每天接受电离辐射时间、是否学习护理知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以是否发生胚胎停育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过大、经常熬夜、接受电离辐射时间过长、有流产史为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高、学习护理知识为胚胎停育的保护因素(P<0.05),见附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年龄、家庭月收入、是否经常熬夜、有无流产史、每天接受电离辐射时间、是否学习护理知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年龄过大、家庭月收入低、经常熬夜、有流产史、每天接受电离辐射时间过长、未学习护理知识为胚胎停育发生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过大、经常熬夜、接受电离辐射时间过长、有流产史为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高、学习护理知识为胚胎停育的保护因素(P<0.05)。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内分泌及生殖功能逐渐减弱,染色体突变概率提高,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提高[3]。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的电离辐射明显增高,对孕妇产生极大影响;相关学者在胚胎停育的研究中发现,孕妇在每天接受电离辐射时间超过6小时以上,发生胚胎停育风险会大大提高,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经常熬夜、既往流产史均为胚胎停育危险因素,具有流产史患者,机体会产生免疫性反应,而这种免疫反应会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增强,进而存在既往流产史患者发生胚胎停育风险大大提高。同时,本研究中发现家庭月收入高、学习护理知识为胚胎停育的保护因素,月收入高的家庭生活经济压力小,对胎儿投入会更多,可促使胎儿健康成长,降低胚胎停育发生风险。通过学习护理知识,可使孕妇了解妊娠期相关注意事项,使孕妇主动远离有害环境,纠正不良生活作息,进而降低胚胎停育发生率。

综上所述,年龄过大、经常熬夜、接受电离辐射时间过长、既往流产史为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以上因素,家庭月收入高、学习护理知识为胚胎停育的保护因素,故应积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提高自身认识。

猜你喜欢

电离辐射胚胎流产
纷纭旋转之间:新兴技术回应型立法的舆论引导——以胚胎嵌合体为例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先兆流产,别害怕
植入前胚胎研究取得新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新鲜胚胎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低水平电离辐射危害小于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