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1-31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052刘金瑜张云鹤杜晓艳董辉马云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硬膜脑积水脑室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052)刘金瑜 张云鹤 杜晓艳 董辉 马云富

小儿脑积水是较为严重的脑部疾病,是由先天性导水管狭窄(或闭塞)、肿瘤、炎性病变等因素,引起脑脊液通路相关部位阻塞、狭窄、脑脊液吸收及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的疾病[1]。脑积水不仅可导致患儿头颅扩大,影响脑功能及其生长发育,严重时还可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为近年治疗脑积水的新型手段,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本研究选取我院32例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女12例,男20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2.61±1.03)岁,病因:15例导水管梗阻,9例肿瘤压迫,4例囊肿阻塞,2例感染性脑积水,2例脑室出血后脑积水。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积水者;就诊时均伴有头围进行性增大、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典型脑积水症状患儿;均拟行手术治疗者;无心血管疾病的患儿;患儿家属均签署手术同意书、研究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治疗期间死亡患儿;手术禁忌证;其他组织、器官严重病变;严重感染患儿;免疫、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先天性疾病。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具体如下。

1.3.1 手术方法 使用脑室镜(德国STORZ硬质0°),经患儿侧脑室额角穿刺,进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具体如下。全麻,气管插管后采取仰卧位,将患儿头部抬高30°,在右侧冠状缝前,约2cm中线旁边,作弧形切口,长度在8cm左右,使用磨钻,磨一骨孔,约5mm,之后使用铣刀锯开小骨瓣,约2cm×2cm;剪开硬膜,使用镜鞘穿刺脑室额角,拔出鞘心,将内镜置入镜鞘。内镜下进入侧脑室,探查其透明隔、脉络膜发育情况。于丘纹静脉、脉络膜丛交汇处,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于双侧乳头体前方、漏斗隐窝间最薄无血管处,电凝出造瘘口,约2mm,之后使用5F取血栓微导管的球囊,扩大造瘘口,约至5mm,需保证瘘口相通于脚间池。使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塞皮层造瘘口,严密缝合硬膜,使用生物胶封闭硬膜缝隙,之后复位额骨小骨瓣,固定;缝合皮下组织。对于肿瘤压迫引起的脑积水,一般需先行肿瘤切除术(除了位置特殊不能切除),之后实施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

1.3.2 术后处理 术后患儿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口服抗癫痫药物预防癫痫,无需使用脱水药物进行治疗。术后7d内,行2~3次腰椎穿刺术,以促进脑脊液循环,释放血性脑脊液,缓解患儿临床不适症状。术后复查头颅CT(1~2次),1周左右进行头颅MRI、脑脊液电影检查,观察患儿脑室系统缩小程度、造瘘口通畅程度,以及脑脊液通过造瘘口的流动状态。

1.4 疗效评估标准 ①显效: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脑积水消失,脑室系统缩小;②有效: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脑积水基本消失;③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脑积水基本无改变或增加,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室系统无改变或扩大。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①疗效。②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发热等。③预后效果。采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DS)评估,正常临界值为90分,<90分表示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后,32例患儿中1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1.25%,具体见附表。

2.2 并发症 32例患儿中出现2例硬膜下积液、2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4/32)。

2.3 预后效果 32例患儿术后GDS评分为(67.01±11.59)分,与术前(60.41±10.75)分相比较高(t=2.362,P=0.021)。

3 讨论

脑积水的产生与脑脊液出现循环障碍具有密切关系,其中脑脊液通路受阻、过度产生、吸收障碍等是影响脑脊液循环的主要因素。儿童脑积水可引起脑水肿,引发脑室周边弥散性损伤、神经元细胞弥散性变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系列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严重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术中无需置入分流管,可减少其相关感染等并发症,且其符合人体脑脊液生理循环,是有效、可靠的手术方式[2]。本研究结果显示,32例脑积水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且仅2例出现并发症。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患儿,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通过重建患儿脑脊液循环通路,可有效改善其脑脊液的循环状态,且在内镜技术辅助下,能及时了解患儿基底池、脑室的情况,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损伤,最大程度上保证造瘘术的效果,减少并发症[3]。但受到患儿年龄(<6个月)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脑积水患儿术后可能会出现造瘘口愈合效果较差等问题,影响转归。

附表 32例患儿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情况[n(%)]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4]。(1)优点。①体内无需植入外物,不会产生与分流管相关的并发症,如导管堵塞、感染、过度分流、腹部并发症、因为身高增长需更换引流管等;②基本接近脑脊液正常循环的生理状态,可同时进行其他处理,如透明隔造瘘、囊肿开窗术、导水管成形术、分流管脑室端拔除术等。(2)缺点。①手术创伤大,对颅骨、头皮、脑皮层损伤大等;②手术技术、设备要求高。术者需进行专业训练,基层医院推广难度大;术中并发症难以控制,如脑室壁组织损伤、动脉损伤出血,甚至是难以控制的大出血;③仅能缓解颅内压升高引起的症状,原发病仍需进行积极治疗等。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的并发症防治。①对于一般开颅术均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脑梗塞、皮下积液、引流静脉损伤等,术中需轻柔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刺点应尽量避开引流静脉区;还可先进行脑室穿刺,之后根据穿刺方向置入内镜。②对于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相对特异性的并发症,如脑室壁损伤、造瘘口闭塞、动眼神经损伤、基底动脉穿支损伤、脑室内血管损伤等,可将造瘘口选在动脉附近,直径控制在5mm左右,术中必要时可利用球囊进行瘘口扩张,尽量打开Liliequist膜;提高术者技术操作水平,术前详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为手术操作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③对于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脑脊液动力学、术后代谢变化引起的并发症,如术后发热、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等,可采取骨瓣开颅,严密缝合硬脑膜;利用地塞米松冲洗脑室;使用明胶海绵封闭皮层穿刺通道;减小切口长度,只需保证内镜通道即可;缝合硬膜前,可用医用耳脑胶粘连穿刺口周围皮层、硬膜。

综上所述,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患儿,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硬膜脑积水脑室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硬膜下积液及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