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

2021-01-30鹤山市昆仑学校区志芳

师道(教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写作文手法文本

文/鹤山市昆仑学校 区志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时语文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精心设计作文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教师可尝试设计出一套写作指导和文本教学融通方案,在目标达成的路径和方式上进行优化,适时将写作技巧点拨和修辞鉴赏与仿写等融入文本教学,让写作指导与文本教学无缝对接,这有效解决写作课堂教学时间不足,训练不充分的问题。

一、积累素材,学以致用

让学生主动去发掘、积累写作素材。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文本教学的作用,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经常性地作一些写作点拨,频繁而又不经意地拨动学生的文学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受到教师的感染,也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挖掘写作素材并用文学的眼光审视,甚至在读书、看报、做习题时也会潜意识涌动着文学的思维。

积累素材是文本教学指向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是夯实学生写作基础的重要手段,最重要的是将教材展示的美的形式和丰富内涵呈现出来,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学性和谐融合投映到学生的心灵空间,并留下越来越深的心灵印记。这种印记就是最好的积累,也是情感深度参与的积累。

二、学习手法,举一反三

1.仿写句子。文章有许多优美的句子,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活灵活现的动词运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情感化的拟人等。如朱自清的《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又如《济南的冬天》描写小山的雪景:“山间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仔细品味,再慢慢仿写,在这持续的训练下,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慢慢进步了。

2.仿写手法。手法的恰当运用,使文章增色不少。例如《背影》中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高超的技巧:“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完全用白描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学完后,我让学生模仿此手法仿写一个印象深刻的慈母的场景,学生因为深有感触,有“法”可依,写作效果很好。

无论是仿写句子还是手法,其特点是写作训练目的性极强,字数少,有例子可参考,学生容易接受,且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效果非常明显。对比进行完整的作文写作训练,学生落入想到什么写什么的困境,看似洋洋洒洒写了长篇大论,其实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用心去运用技巧和素材,训练效果不理想。而且经常要求学生写完整的作文,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甚至导致学生对作文产生焦虑感。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更别说享受写作的过程了。

三、巧借结构,布局谋篇

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子,下笔前先进行整体构思,这样才能一蹴而就。教材就是个例子,只有在课文讲解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弄清段落间是如何衔接,如何揭示中心,才能进一步让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结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如《紫藤萝瀑布》的“总分总结构”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先叙后议”结构等,学生写作文时就可以借鉴。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可以设置题目,让学生拟写作文提纲,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谋篇布局技巧来突出不同的主题。

除此外,当堂训练并及时评价,多给指导,更能让学生提高写作及表达能力,从而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我的做法是用好课前5 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展示,主要是根据文本拓展,可讲一个精彩细节、一个经典人物、一种写作技巧、一种独特感受等。一位学生分享仿《背影》写《妈妈的唠叨》中说:“妈妈的唠叨犹如那彩虹,刹那闪亮了我的眼。妈妈的唠叨就如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母亲与我的距离,一切的误会由此打开,我的泪不禁流下来了。”语毕,全班掌声雷动,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实践证明,加强写作指导与文本教学的融合,既可提升学生选材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又可广泛地模仿运用文本所包含的丰富素材、精妙的思想、各类修辞和谋篇布局技巧,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整体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写作文手法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写作文的烦恼
七步洗手法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