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STEAM 教学策略

2021-01-30汕头市公信幼儿园林琼娟

师道(教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相框相片花灯

文/汕头市公信幼儿园 林琼娟

由“STEAM”理念设计的系列课程,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强调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与合作学习,鼓励幼儿积极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有效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提升STEMA 教育效果,幼儿园可从以下四方面优化STEAM 教学。

一、教师思考在先,幼儿行动在先

教师应该注重在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研究如何建设切合生活实际的科学课堂,强调在开放的科学课堂中,问题来源于孩子,由幼儿提出问题,再由幼儿来探索问题的答案,鼓励幼儿探究,逐渐培养目的性探究能力和多向性思维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

例如,大班STEAM 项目“搭建海湾大桥”,该课程源于一次外出参观活动,孩子们对海湾大桥特别感兴趣,回到园内孩子们画出了海湾大桥的主要外形特征,打算在沙池里搭建海湾大桥。“搭建大桥需要什么材料?怎样搭建结构才能让车在桥上能正常行驶?”追随孩子们的需求,搭建海湾大桥的项目就生成了,孩子们分组行动,设计、测量、搜索材料,在项目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什么帮助,各方面能有怎样的发展,这就是老师在项目开始就必须思考的问题,才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资源。由于STEAM 理念倡导课程来源于幼儿需要而生成,尽管老师不能预设目标,在在项目活动过程中老师是需要思考活动本身的价值、目标,才能根据孩子的需要,引导孩子不断就挖掘新问题,启发孩子新思考。

二、 提供材料供幼儿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STEAM”教育理念的灵活性和探究性,教师教学也应随之变得更加灵活变通,园内的自然环境、室内环境通过教师的精心布置都是开展科学活动的上佳选择,教具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教学具供给也会促进幼儿更加灵活思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幼儿园新开设的木工坊,一开始孩子们就是学习如何使用工具,模仿制作简单的作品。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对木工坊里的活动失去兴趣。孩子们在摄影基地的游戏里,把拍摄好的相片冲晒出来欣赏时,有幼儿说:“要是能有相框把这些相片装裱起来多好呀?”其他幼儿接着说:“那我们去木工坊里面做一些相框吧!”孩子们通过上网百度等方式初步了解相框简单的制作方法,设计好相框的外形,他们来到木工坊寻找制作相框所需的材料、工具,然后根据相框设计图,合作制作相框。第一次制作完成,可是发现相片装不进去,“这是为什么呢?”这时老师适时引导“是相片大,还是相框太大呢?”有幼儿建议大家拿找来尺子量一量,孩子们找到了答案,相框的尺寸不能比相片小。然后大家就调整了设计相框图,经过几次设计、制作、调整方案,摄影基地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相框,幼儿园的木工坊也恢复了原来的热闹。

三、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科学思维

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掌控所有的教学过程,幼儿负责接收知识即可,但现在教师鼓励幼儿自主设计探究,幼儿主导教师辅助,共同享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例如,传统节日元宵节“好玩的花灯”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要自制花灯参加全园游灯活动,花灯能用什么材料做、怎么做?基于STEAM 教育理念,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如何做花灯,而是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观看“花灯展”,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可以用于制作花灯的废旧材料,通过绘画的方式设计好花灯的外形,然后进行亲子制作。

四、 鼓励幼儿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引导幼儿形成一套科学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探究实践,评价,改进,反思,再改进,全程团队合作进行,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循环。例如,在STEAM 墙面游戏“疯狂跑道”中,对于“小车在什么样的跑道上滑行快”这一问题,孩子带着问题,分组与同伴合作,细致地规划并绘制“跑道”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搭建跑道,并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将小车放在轨道上,观察小车的滚动轨迹和速度。在观察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无法比较、验证小车在跑道上的滚动速度。老师建议孩子们到科学室里拿来沙漏计时,哪一组幼儿设计的跑道小车滚动速度最快便很快有了答案,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设计心满意足。

猜你喜欢

相框相片花灯
看花灯
相框
挂花灯
我没有爸爸了
做花灯
相框
沙滩相框
黑白相片
赏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