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本土资源厚植家国情怀

2021-01-30清远连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易池德

师道(教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连州家国情怀

文/清远连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易池德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如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利用优秀本土资源作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挖掘其教育功能,在课堂中不断丰富它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让家国情怀融于学生心中并指引人生。

一、以“本土”资源,点燃学生的家国情怀

优秀的本土资源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最好的教科书, 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软实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这些优秀资源,特别是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更能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将自己思想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 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综合技巧, 使广大学生能够在思考与探究中同时融入到他们的心肺。例如,在讲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少年有梦》时, 我精心设计别出心裁的新颖情境, 先让全体学生深刻地了解和搜集有关于我军的杰出将领、军事教育家、人民军队航空专家连州人冯达飞立志报国的故事, 了解他从少树立自己的个人梦想, 把他个人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紧密联系了起来。然后我利用冯达飞的献身精神让学生去感受到红色的精神,引导学生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 用心灵去感受,在中国红色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和历史洗礼中,不断地突破自我,发展自我,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还点燃起爱国的情怀,达到从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架起自己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二、以“本土”资源,唤醒家国情怀

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中, 连州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 民族的振兴,不惜抛自己的头颅、奉献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以及在疫情抗击战中,也有很多连州人民牢记不忘初心跟党走的使命,他们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品质值得我们敬佩。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课时,我结合连州本地医护人员莫文庆、曾慧、丘金霞等人的正能量素材,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来挖掘他们的优良品质, 了解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大爱情怀,让学生体会到何谓家国情怀。因此只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本土优秀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讲好家乡本土资源故事,让学生身受感同,身临其境,既加深了学生认识,又丰富他们自身的情感,不断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认同感,使我们的学生的思想得到感悟与共鸣,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以“本土”资源,践行家国情怀

道德和法治课堂的教学中离不开现实生活的资源,而本土资源最能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连州有很多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的,如红七军在连州、抗战期间广东省府五迁连州、连州历史博物馆、连州冯达飞纪念馆、连州瑶安新八村红色基地等资源, 都详细记录了革命先烈们的高尚气节和革命精神,也展现了连州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之魂。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积极奉献社会》一课时,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生活,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有关连州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真实感人事例。让学生体验这些革命先烈们的高尚气节和爱国主义革命精神, 在实际锻炼中提升爱国情感, 体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理想和奋斗精神,转化为树立广大学生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这不但要唤起广大大学生在努力服务于社会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面发展自我, 而且还激发的学生有报国之行。

因此, 只要充分利用本地优秀本土教育资源, 有目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准确把握本土资源的时效性良好契机,将我们的爱国情化为报国之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怀, 让家国情怀融于学生心中并指引人生,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连州家国情怀
歌声中的古城更加美丽——原创歌曲专辑《最美连州等你来》出版发行
寿乡连州菜心甜 消费扶贫生活美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小城里的中国记忆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